关于中国工资为什么低以及一些启示?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经历工资先低后高的一个过程。原因我想大致有以下几个
1.
原始积累
中国从改革开放开始,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科学技术还是国防科技等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很大幅度的飞跃,而这种飞跃就是得靠国民不断的积累的,我们可能GDP产出很多,并且GDP的增速比可支配收入要快,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去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因为我们需要积累。而看西欧国家,城市基本不会再大幅度地改造,这部分就不会消耗国民收入。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的积累是无效的,如面子工程和反复开挖道路,这是将来需要提高的地方
2.
人口红利
现在大家都感觉到了人工成本的上升,当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家超发货币,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口已经接近或者正在经历刘易斯拐点,在刘易斯拐点之前,由于人口的富裕,劳动力一直低廉,当刚好过供需平衡点以后,劳动力成本就会大幅度上升。
3.
行政成本
中国的腐败问题,三公开支,等等十分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导致了劳动力的产出被更多低再分配给了行政部门以及有权势的人。
启示:
1.
对于原始积累:
这部分即我们常见的GDP里的投资拉动部分,这个部分将来会越来越小,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西欧**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就没有通过投资来拉动消费的。一是由于他们的基础设施等已经够用,二是由于他们债务缠身,没有能力再干这种事。而中国**的话,在将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投资拉动的边际效应将会越来越小。而**的债务也随着这次08年的4万亿刺激而债台高筑,以后肯定也不敢如此大胆地花钱了。现在的税收高也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还债。毕竟国家投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事,国家投得约多,人民的负担越大。当然这是4万亿的一个trade off。有好处也有坏处。如何将这部分坏处变为好处?中国的产品由于价格低廉,现在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出口退税,**补贴,免地租等政策造成的。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对于这些低附加值的产业需要降低扶持,促进其转型。
2.
对于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是造成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很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现在也成为了阻碍产业升级的一个很大的掣肘。由于有低廉的劳动力,抄袭和代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对于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有优势的。根据适者生存,搞那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工厂胜出的概率大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现在中国缺乏创新,只有抄袭或者山寨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当越过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以后,企业主就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升级等一系列措施,并且这种措施的动力是内生的,不得不这么做的。这就会逼着企业主进行创新,升级等,这也会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平台合作,即知识和生产的互相转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创新,以及向高附加值的转移。纵观东南亚的国家发展历史,所有国家都是从山寨或低端劳动力开始起飞的,当到了瓶颈期以后,才真正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路来的。所以,中国只是才刚到了这个时间而已,不是说中国人的创新不够,而是创新的新天地才刚刚打开,由市场决定的。当然,这也需要很多的别的配套方面的支持,比如天使基金,私募基金,创新工场之类的。
当然,人口红利问题,我们也需要有很清醒地认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本的经济停滞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老龄化。劳动力不足,但是老龄人口的消费却一直在持续。日本虽然GDP一直保持在高位,不怎么涨,但是其外债在逐年递增,国家债务已经达到了GDP的250%,高居世界第一。其反映的基本事实就是:这个国家在消耗自己以前的积累。而中国的老龄化似乎会比日本的更加严重,所以,取消计划生育,降低孩子的抚育成本,包括保障房建设,教育经费的提高,医疗成本的下降等都是促进出生率的办法。当然,这部分的支出需要有较高的税收来支撑,当然,根据之前对于原始积累的分析,这部分支出将会下降,所以,在不需要太高的税收的情况下,可以把用于投资的财政收入用到这方面来。这将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向,相信**为了保持执政地位,会这么做的。当然,还包括将出口的优惠条件取消而分配到教育,医疗和保障房的建设上来。
3.
对于行政成本:
这个就政改..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