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SLS(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中,你的结果表明,在第一阶段,内生变量x与它的滞后值(l.x)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在第二阶段,内生变量的系数变为13.148,这比未考虑内生性问题时的0.575要大。
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几种解释:
1. **工具变量不合适**:有可能你的工具变量(l. x)并不是一个有效的代理变量,没有完全捕捉到x的全部影响。这可能导致2SLS估计的系数偏离实际情况。
2. **内生性更强**:有时候考虑内生性后,发现原来的内生性问题比预想的更严重,这可能会导致系数增大。
3. **模型设定错误**:检查一下你的控制变量(i.year, i.ind)和命令是否正确。可能有遗漏或者多余的变量影响了结果。
4. **异方差性或序列相关**:如果数据存在异方差性或序列相关问题,可能会影响2SLS的估计。
为了进一步分析,你需要:
1. 检查工具变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 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变量或者设定来验证结果的一致性。
3. 进行残差诊断,检查是否存在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或者其他模型设定问题。
4. 考虑其他内生性处理方法,比如GMM(广义矩估计)等。
如果你已经确保了模型设定和工具变量的正确性,那么这个更大的系数可能意味着x对y的影响在考虑内生性后变得更加显著。如果仍然困惑,建议咨询统计学或经济学专家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