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估值建模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
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本益比 (P/E) 估值法、股价净值比 (P/B) 估值法、企业价值倍数 (EV/EBITDA) 估值法、PEG估值法、股价营收比估值法、EV/销售收入估值法、RNAV 估值法
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如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模型等。
1、DCF 估值法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 DCF 估值法提供了严谨的分析框架,系统地考虑影响公司价值的每一个因素,最终评估一个公司的投资价值。
公司自由现金流 (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 ) 为美国学者拉巴波特 (Rappaport) 提出,基本概念为公司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公司资本供应者 (即各种利益要求人,包括股东、债权人) 分配的现金。
2、DDM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中,DDM模型为最基础的模型,目前最主流的 DCF 法也大量借鉴了 DDM 的一些逻辑和计算方法。
理论上,当公司自由现金流全部用于股息支付时,DCF 模型与 DDM 模型并无本质区别;但事实上,无论在分红率较低的中国还是在分红率较高的美国,股息都不可能等同于公司自由现金流,原因有四:
- 稳定性要求,公司不确定未来是否有能力支付高股息
- 未来继续来投资的需要,公司预计未来存在可能的资本支出,保留现金以消除融资的不便与昂贵
- 税收因素,国外实行较高累进制的的资本利得税或个人所得税
- 信号特征,市场普遍存在“公司股息上升,前景可看高一线;股息下降,表明公司前景看淡”的看法
3、P/E 估值法
PE一般比较适用于那些弱周期的消费股、医药股,因为它们的净利润更稳定,更易预测。对于强周期行业,比如银行、证券、汽车等一般采用PB估值法。
4、PB估值法
PB,即市净率,公式为PB=每股价格/每股净资产=公司市值/股东收益。一般而言,PB越低,投资价值越高。比如PB为0.5倍的银行股,是指你可以用五折的价格,跟上市公司一起开银行,你干吗?
对于周期股而言,PB<1时,大概率是底部区域,是比较好的买入机会。比如前段时间的金地集团和保利地产。1月底金地集团股价下跌至10.7元附近,保利地产股价下跌至13.3元附近,对于这种每年10%以上增长的公司,PB竟然小于1,这就是市场的偏见,是买入的好时机。
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也欢迎坛友在评论区积极讨论。最后,大家一定要记住,估值是个体系,要多方位分析,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