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pus在学术界可以算是后起之秀,是最近两年才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之中的,很多作者对scopus是比较陌生的,这也是有原因的,目前国内国内评职、科研交流或者各类考核中,scopus的应用并不多,更多的还是sci、ei这些检索工具,scopus之所以可以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就是因为它已经逐渐出现在一些评职文件中,在学术界慢慢占据一隅之地,因此也有了一种说法就是scopus比sci、ei还要厉害,事实确实如此吗?
01什么是scopus 全球最大的文献摘要与科研信息引用数据库。scopus是规模最大的同行评议文献(科学期刊、书籍和会议记录)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scopus提供全球科学、技术、医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等领域研究成果的全面概述,并提供跟踪、分析和可视化研究的智能工具。
scopus数据库是Elsevier公司于2004年11月推出的数据库,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摘要和引文(A&I)数据库,涵盖了15000种科学、技术及医学方面的期刊。该数据库收录了来自全球5000家出版社的20500多种经同行评议的出版物(完整收录了Elsevier, Springer/Kluwer, Nature, Scienc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Institute of Physics,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等出版商出版的所有期刊),文献类型包括期刊、会议论文、丛书、专利等,数据最早回溯至1823年。
该库收录学科全面,涵盖四大门类27个学科领域,医学、农业与生物科学、物理、工程学、社会学、经济、商业与管理、生命科学、化学、数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材料、计算机、工程技术、心理学、艺术与人文学等各个领域。
02scopus主要功能 最为全面的文献检索(涵盖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全领域);支持跨库一键下载全文(在学校图书馆订购了全文库前提下)
交叉检索专利,涵盖五大专利局(美国专利局、欧洲专利局、日本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英国知识产权局)多达2520万项专利信息。
机构库-支持机构检索和分析功能(涵盖了高校、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企业R&D等等,每个独立机构在Scopus中赋予了一个机构编码Affiliation ID);针对每个机构,统计了各机构的文献信息(总发文量,总被引次数)、主要作者、各领域发文占比、期刊源、专利信息等等。
作者库-支持作者检索和分析功能(涵盖了全球3000多万学者信息,每位作者在scopus赋予了一个作者编码Author ID);针对每位作者,统计了其文献信息(总发文量,总被引次数)、h指数、引文概览(可选择排自引,或排共同作者引用)、作者的个人文献输出分析图表(一键生成)。
03scopus国内认可度 scopus这个检索工具对于不少国内作者来说似乎是有些陌生的,scopus是Elsevier创立于2004年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相对于其他有一定发展历史、知名的检索系统,scopus更加年轻一些。
至于scopus是否受认可,需要看具体情况,整体来看,scopus的知名度影响力不及sci,但这并不意味着scopus没有发表价值,scopus有着严格的遴选机制并且成立了专门的内容甄别委员会,以此来确保检索文献的公正性、质量和学术价值,所以scopus整体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
目前来看发表scopus作者的有很多是高校毕业生,有很多国际院校对scopus发表有硬性要求,在国内,scopus的应用和认可也是越来越高的,如果作者有发表国际学术论文的打算不妨尝试下scopus,对自身的提升和发展绝对有益无害。
04scopus遴选标准 刊物被scopus检索收录对于刊物来说是意义非凡的,首先刊物会获得更高的国际知名度,同时增加刊物与国际上优秀科研人员合作的机会,也会提升期刊的引文率,提升办刊水平,更宏观的角度来说可以对学术界的发展做出贡献,所以刊物被scopus检索收录是对刊物莫大的认可。
刊物如果想被scopus检索收录需要符合多方面的标准,刊物最起码要满足最低遴选标准才有希望被检索,最低检索标准包括定期出版并且至少连续出版满两年、包含同行评审的内容,期刊应当是面向国际读者的刊物,期刊有关于出版道德和出版不当行为的声明几个方面,这也是期刊自我评估的几个主要方面。
随后刊物才会进入scopus的评审环节,最后会进行CSAB评估决定是否检索该刊物,所以刊物要想被scopus检索收录,与其他检索系统一样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与遴选。
05scopus与sci scopus和sci都是国际知名的学术检索系统,整体对比而言,sci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更高更广泛,sci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国际公认的,在职称评审、毕业考核等领域中认可度都是最高的,而scopus对于国内作者来说似乎是有些陌生。
scopus它其实不单单是检索系统,更像是一种多学科导航的数据库,检索的文献类型比sci更多,检索的标准和指标比sci更加灵活多元,scopus功能丰富,与Crossfire Beilstein 和Refworks 资源整合,功能方面更加个性化,scopus更新频率更高,是每个月都会更新的。
scopus和sci在诸多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从发表难度上来说sci更高一筹,但也不排除刊物同时被scopus和sci,这样的刊物学术价值也是极高的,发表难度可想而知,scopus和sci的含金量哪个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术检索系统,各有优势和特点。
目前国内做科研、评职称、硕博毕业等领域中,还是sci的应用更广泛一些,国外留学读研等比较认可的也有scopus数据库,是否要发表scopus需要作者看具体要求,最重要的是要适用于自身,单位认可的情况下当然可以发表。
06scopus与ei scopus与ei同为世界著名出版集团Elsevier下属检索引擎,但我们却可以认为EI就是scopus的子集,原因在于Scopus更便捷,相比EI较为繁琐的操作,scopus不仅提供其收录文章的引文信息,还直接从简单明了的界面整合了网络和世界上最大的5个专利局的专利数据。使得scopus比其他任何文献检索工具更为方便、快捷。
简单来说,scopus使用起来就像使用百度和Google一样简单,但同时,它所针对的又是科研类的专业信息检索,scopus更为2000多万的作者分配了独有的唯一识别号,并可以识别出某一位作者最近的150位同著者。将作者身份识别与引文追踪结合运用,可以方便的对特定文献的影响、作者的影响和特定期刊的影响进行分析,scopus更全面,ei源刊99%被Scopus检索。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Scopus涵盖了更多的学科门类,而ei则更侧重于工程类。
Scopus的优势显而易见,它在国外也是比较重要的检索平台。但是在国内尚属新鲜事物,鲜少被直接认可。是否要发scopus取决于单位是否认可,以及个人发表的意向大小。不可小觑是,或许在未来,scopus能在国内拥有更高的话语权,关于scopus的更多疑问可以咨询知实学术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