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1107 4
2011-05-14
在产地山东批发两分钱一斤的大白菜,到北京的零售市场将卖到一元钱。“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的两难境地中,我国蔬菜流通体系以及中间的物流成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未来几年里,这种农民卖菜难,消费者买菜贵的“怪圈”可否有效解决?4月10日下午,在中央电视台《对手》节目录制现场,《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秉龙。在李秉龙教授看来,在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等各种成本上涨的大趋势下,“卖菜难、买菜贵”的问题很难彻底解决。
  《中国经营报》:“卖菜难、买菜贵”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李秉龙:农民卖菜为什么难,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农民种菜的时候,不知道其他农户种了多少、种了什么;第二,我国蔬菜种植的区域布局越来越远离城市,北京市民吃的很多蔬菜是来自山东、海南,甚至更遥远的西部地区;第三,农户蔬菜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换言之,农民只是种一种或两种蔬菜,一旦该菜价下跌,农户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消费者买菜为什么贵?首先,土地的价格在不断上涨;其次,肥料、石油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也越来越高;最后,供蔬菜流通的城市业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蔬菜销售是通过“马路市场”,不收任何费用,现在蔬菜进入批发市场要收费,而随着“农超对接”不断推进,蔬菜进了超级市场,将会面临更多进场费。

  《中国经营报》:对于蔬菜价格暴涨暴跌的“顽疾”,应该交由市场进行自动调节?还是通过**进行干预和指导?

  李秉龙:今年白菜价格下跌幅度较高,恰恰是**提供的信息导致的。市场的供求信息靠谁来提供?我认为该信息最有效的提供者主要是市场,其次才是**。

  《中国经营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农户组织起来,可否有助于解决“卖菜难、买菜贵”的问题?

  李秉龙:我赞成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展农业的合作机制。它有可能利于解决农民卖菜难的问题,但它并不能够保证消费者买到便宜的蔬菜。决定蔬菜价格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农户种植的组织模式之外,而且还有一系列其他因素,比如说供求关系。赵向阳 中国经营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14 17:56:06
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现在市场经济已经开始逐步确立,尽管市场经济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那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引导市场行为i,市场主体总是可以做出理性的选择,但是市场机制也并不是万能的,也存在失灵现象,比如信息不对称,因此还是需要**的指导,以及进行积极的信息配置,来提高市场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4 18:19:37
事实上,随着农民(农产品生产者)生产能力的提高,无形当中对其信息方面产生更高要求,我认为蔬菜难买难卖是因为信息渠道不通畅和信息的难以获取;

另外我们说蔬菜“菜贱伤农”一定程度上是农民的生产规模和单一菜种,让农民难以承担市场风险,**指导价很多地方是有名无实的,当菜价低的时候,菜贩(流通商)并不承担损失,但是农民的生产成本确实沉没成本啊,反之,在菜价高的时候,农民的批发菜价却收到多重挤压(有菜贩也有卖场),这样看来承担的风险与收益完全不对等

最后,我觉的终端市场的菜价只能说受供求影响,但不是由供求决定,我妈妈买菜更多是看价买菜,在中国买菜的消费者更多是对价格敏感,按需买菜并不是绝大多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4 19:01:28
第一,没看见标题所说的买菜还会贵,卖菜还会难的意思。
第二,流通成本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物流距离的延长、油价提高、商品市场发展规范化等因素,而这正是在ZF主导下逐步形成的。我总觉得商品市场规范化的发展,实质上是另一种ZF作用下的流通垄断。现在流通成本已经居高不下了,ZF再来主导一下也不会让它降低的。
第三,农民利益的保证应该靠法制保障、农民自身的组织化、农业保险等等,ZF可以去做好法制等等,直接去干涉恐怕不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5 14:16:43
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