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答辩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涯顺利“收官”在离校之际论文归档、毕业典礼、拍毕业照…还有一系列琐事需要处理但是不管再怎么忙碌有一件事也一定不要忘记毕业生记得随时关注你的档案动态

关于毕业生档案有很多同学存在疑问它有什么用?需要办理哪些转存手续?需要本人去取吗?…问题已整理一起来看看
Q1
毕业生档案里面装了哪些东西?
学历材料:学籍卡、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招考材料、学年鉴定表、毕业论文及评定表、学士学位申请书、实习手册或实习鉴定表、其他录取材料等。
党团材料:入团志愿书、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转正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预备党员培养考察表、入党政审材料和各种培训材料等。奖惩材料:学校获得各种奖项,如奖学金登记表、优秀干部及获得国家奖项等材料。其他参考材料:如报到证、体检表等材料。
Q2
毕业生档案有什么用?
毕业生档案在校时称为学生档案,毕业后被称为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德才能绩、学习和工作表现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未来工作中办理职称评审、报考公务员、入党政审、养老待遇核准等事项时,都用得上档案记录的这些信息。
Q3
毕业后,档案的寄送与去向?
毕业后,毕业生档案由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方案、升学情况进行交寄。本科毕业生的档案由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统一办理交寄手续,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处理:
Ø如果你工作了,档案去向需考虑工作单位权限1.若工作单位有档案管理权限:可以将档案发至你所在单位。2.若工作单位没有档案管理权限:①可以委托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市场进行管理。②可以发至生源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进行管理。Ø如果你没有工作,正处于待业期:1.申请档案留校管理,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2.可以发至生源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进行管理。Ø如果你继续求学、读研:1.将调档函交至就业指导中心,档案可发至你即将就读的学校进行学籍档案管理。2.如果你是考研二战、三战的:①可以申请档案留校管理,待到考研上岸,及时到校进行档案调动,两年之后如果还没调动,会发至生源地。
②可发至生源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进行管理。
Q4
什么样的机构可以存放毕业生档案?
县级以上(含县级)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机构,可保管在非公单位就业和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档案。在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档案由本单位保管。
Q5
可以自行取走毕业生档案吗?
不可以,人事档案是国家规定的机密文件,不允许个人自带或委托他人代领。档案转递过程也是采用“公对公”的形式,由学校通过邮政EMS毕业生档案专递进行邮寄,绝对不允许使用普通邮寄或其他形式的快递进行邮寄。
Q6
生源地和户籍所在地不一致,地址应填哪个?
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当生源地和毕业时的户籍所在地不一致时,一般将档案邮寄至户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Q7
应征入伍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档案存放在哪里?
被确定为预征对象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应征的,将户口迁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档案转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存放。在学校所在地应征的,可将户籍和档案暂时保留在学校。
高校应届毕业生批准入伍后,其户口档案予以注销,档案放入新兵档案。
Q8
毕业生档案存放需要收取费用吗?
不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应提供免费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自2015年1月1日起,已取消收取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查阅费、证明费、档案转递费等名目的费用。
总而言之
个人档案十分重要不管是毕业还是日后工作变动时一定要留意个人档案的去向情况做到“档随人走”或“档随户走”以免影响到工龄计算、职称评定等其他各项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