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精神和内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的学习,确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立场,从而甄别不同类型的信仰特质、差异,塑造信念与信心。新时代下,教育引导马克思主义指引方向,时刻把理想信念作为精神上的“钙”,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武装自己。
      一、以马克思主义指引方向
      要时刻牢记自己“姓马”,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强对“姓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甚至表面对马克思主义说得头头是道,实际上却是“不信科学信迷信,不信马列信鬼神”。
      二、以马克思主义强化担当
       马克思主义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指导,更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并自觉做到维护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一种理论责任,更是一种政治担当。
      三、以马克思主义推进工作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治国理政的“指南针”“望远镜”和“显微镜”,只有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好马克思主义,才能走得稳、望得远、看得深,从而确立坚定信仰。
      实践证明,只有在理论上清醒和成熟,才能真正做到政治上的坚定和实践上的自觉。只有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占领思想意识形态阵地,才能在工作中创造性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