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02 0
2011-05-17

在中国GDP一路高歌猛进,达到世界第二的同时,中国国内经济矛盾逐渐暴露出来,这自然让人对GDP能否持续增长产生了疑问:中国GDP能否持续额增长呢,到2020年GDP会翻两番吗?


根据经济学原理,拉动一国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我想大家都知道,他们分别是消费、投资、出口。关于GDP能否持续增长我想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从以下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很大问题,长此以往GDP难以持续增长。另有不到之处请指点。


首先来看出口。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贸易活动频繁,这也是对改革开放的深化,并取得了不小成效。数据显示: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出口额约占GDP的37%。然而这华丽的背后是高污染,低利润。中国出口长期以来不是以科技竞争为依托而是以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材料。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必细说了。但是,是不是所有制造业都会低效,低利润呢?事实并不是这样。利润高低与否关键是看企业是不是握住了产业链的七寸。我国制造业目前大多数是以纯制造为主,也就是MADE IN CHINA。这样企业将失去定价权,商品价格完全听人家的,而勤劳的我们成了打工者,只能靠出卖廉价劳动力生活。因此,我想制造业的明天应该是握住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 仓储运输 订单处理 等等。就像美国苹果一样,紧紧握住产业链各环节,让富士康生产去吧!到头来富士康赚的钱只是苹果总利润的一个零头而已。


再来说投资。自金融危机后我国动用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使得08 09 年实现了GDP保8的计划。这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也为经济复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那么对于这4万亿就有两个问题了。第一:我们的钱都投向了哪些行业;第二,我们的钱都让谁花了。关于第一个问题先来看一组数据。2008年钢铁水泥占GDP57%,而2009年占67%。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钱都用来搞基础设施建设了。而两年的保8也是靠这些钢筋水泥。大家都知道这些知道一次性的投资,不能长久的拉动GDP增长。大量的有生资源都被浪费了,都变成了石头块。相对于**投资来说,民间投资在风险回报率周期等方面都会比zf投资好。然而,由于受国资的挤压,民间资本投资机会小,占全社会投资总额一直不高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刺激计划的4万亿大多数都流入了央企。因此应该政策上大力支持前景和业绩较好的民企,并且在技术上给予支撑。使市场搞活,而不是单纯的靠一百多家国有企业。

最后说消费。在这三驾马车中,消费应该是最主要也是最持久的动力。然而我们是怎样的呢?先来看组数据。2008年消费占GDP35%,2009年占29%。再来看一组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消费平均增长率为7.6%,而GDP为10%。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消费严重不足。在当前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zf不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消水平而是继续扩大投资,这将会使资源严重透支并且加剧钢铁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造成居民消费税品很低的原因有很多。居民收入低是根本原因。因此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方法就是提高居民收入。然而还有其他因素。比如说国企的垄断造成无端的涨价,并且赚取了居民大量的可消费收入。来看一组2010年的统计年鉴。2009年居民消费支出额为12112.9亿元,其中交通和通信消费为13224.9亿元,占到总消费的11%。因此对于垄断企业zf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打破垄断,保留必要的垄断(是指涉及到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的企业),是民间资本额能够很容易的进到垄断行业,展开充分竞争,能优者胜。第二,设立职业经理人,其权限由企业所在地居民直接授予并监督。利润除了企业扩大生产和发展必要的费用外全部上缴国家。(可能的话国资委解散了吧,国资委造成了国进民退,对央企过于偏向把很多资源都无偿或廉价给了央企,这其实是对民企的不公平)。第三,要限制央企吞并其他企业,防止他们上下游通吃。最近中粮就打算吞并蒙牛。我想这应该是不应该的,这样央企上下游通吃后,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三辆马车的比重根本的反应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结构。进入十二五的第一个开头年。国家应该努力优化产业结构,使消费当先,在消费当先的首要前提是是居民收入增长,而这就需要我国对央企利润、制造业发展、收入分配等等相关领域做调整。

最后请友友们指导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