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断有呼声反映: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GDP的逐年增长,但是居民收入却没有增长多少,看着电视上说的GDP保持每年8%以上的增长,而反观个人收入增长的相对滞后,希望收入与GDP接轨的呼声越来越高。
据笔者了解,吉林与江苏两省已出台相关政策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促使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而在十七届五中全会 公报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由“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而“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更是令人看到一个财富分配方式转变的信号。
贸易顺差带来了滚滚财富,而有些人却感到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人民币三年内升值20%,而大家却感觉购买力反而下降了;这些问题说白了很大程度上讲就是一个财富分配的问题。
有观点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有些地方几乎没有增长,民众很难直接感受到GDP增长对于自己的影响,缺乏认同感与社会归属感;而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又不能有效地利用或激经济发展,使得很大一部分用在了“三公开销”与重复性建设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如何才能实际提高居民收入?如何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如何才能让房地产这个大“袋子”中的钱流到每一个公民手中?我们不禁要问,居民收入能否与GDP接轨?居民收入如何能真正地与GDP接轨?居民收入与GDP接轨能否解决这些问题?与GDP接轨的居民收入在分配上能否相对公平? 这是十二五期间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