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28日 13:56:29 来源:新华网综合

图表: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2% 新华社发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不减反增,在上半年都超过了GDP。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增8.1%。该数据见诸媒体后,在各大门户网站和网络社区,网民纷纷留言发表自己的切身看法。
“以往GDP增长都超过收入增长。今年金融危机,收入增长竟然能超过GDP增长?太奇怪了!”新华网友质疑道。“本人一餐饮业小老板,上半年收入倒退,还剩微薄利润。哪来的增加?”搜狐一网友介绍自己收入。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个人所得税同比去年增速却大幅下降,这之间相互矛盾。许多网友对周天勇的话表示赞同,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收入增长之快,与他们自身的真实收入相比,存在很大偏差。
很多网友则对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所统计的人群提出疑问,“我们家好几年的收入都没有增长了,怎么新闻上老说收入增长了,是公务员和垄断国企的员工收入增长了吧?”
“我是事业单位的,今年都没涨工资,请问到底是哪些 “居民”的收入增长了?是普通工人吗?”“或许国家统计局只统计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民企和私企员工不在列……”“怎么抽的样?如何统计的?是不是只统计了公务员啊?!”
一位新华网友在博客中写道,制约公众工资增长和消费“感觉”的,不单是收入和消费的绝对增长幅度,还有住房、养老、医疗、教育、保险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与保障。但事实上,目前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却始终难以让人乐观——昂贵的医疗救治、动辄大谈市场化的教育、坚挺飞涨的房价犹如三座大山,压得在俗世中生活的人们喘不过气来。尤其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之下,人们生存的状况更是步履艰难。如此情境下,可支配收入自然感觉不到涨;消费支出,更是分分都要花在刀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