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 | 农村综合 |
农村与农业生产条件 |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 |
农村文化、教育、卫生 |
国有农场 |
主要农村经济指标 |
乡村、城镇就业养老 |
农业生态与环境 |
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比重(%) |
农村投资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间消耗及增加值 |
主要农产品种植(养殖)面积与产量 |
农村市场与物价 |
农产品进出口 |
部分指标如下:
|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第一产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 |
镇区及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 |
镇区零售额(亿元) |
乡村零售额(亿元) |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比(农村居民=1)(元/人) |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元/人) |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元/人) |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农村居民=1)(元/人) |
乡村人口(万人) |
乡村人口(万人) |
乡村就业人员数(年末)(万人) |
乡村就业人员数(年末)(万人) |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 |
小学程度(人) |
初中程度(人) |
高中程度(人) |
中专程度(人) |
大专及大专以上(人) |
农用机械总动力(万千瓦) |
大中型拖拉机(台) |
小型拖拉机(台) |
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部) |
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部) |
农用排灌电动机(台) |
农业排灌柴油机(台 |
农用水泵(台) |
联合收获机(台) |
机动脱粒机(部) |
节水灌溉类机械(套) |
乡村办水电站(个) |
装机容量(万千瓦) |
发电量(万千瓦时) |
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 |
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 |
旱涝保收面积(千公顷) |
机电排灌面积(千公顷) |
实际耕地灌溉面积(千公顷) |
新增耕地灌溉面积(千公顷) |
节水灌溉面积(千公顷) |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千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