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1183 0
2022-05-06

数据名称:2006-2019年(地级市)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研究、CO2排放量

数据说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用电量于17年及之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因此测算了按照统计年鉴数据和统一口径数据的碳排放(excel中包含两个子表),根据需求使用,由于数据都是统一变化的,所以用哪份数据可能实证结果区别不大。

参考文献:吴建新,郭智勇.基于连续性动态分布方法的中国碳排放收敛分析[J].统计研究,2016,33(01):54-60.

数据用途:可以进行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研究,可以用来衡量环境污染水平,也可以直接用于衡量被解释变量,具体示例论文如

[1]张华,丰超.创新低碳之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碳排放绩效评估[J].南方经济,2021(03):36-53.
[2]张华,冯烽.非正式环境规制能否降低碳排放?——来自环境信息公开的准自然实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41(08):62-80.
[3]张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降低碳排放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经济管理,2020,42(06):25-41.
[4]张华,丰超,刘贯春.中国式环境联邦主义:环境分权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J].财经研究,2017,43(09):33-49.

附件列表
727f303c9214b6878cb3fa19f0b29a9.png

原图尺寸 116.43 KB

727f303c9214b6878cb3fa19f0b29a9.png

2fb12a0e71693db4a1a74a9e8d7ec19.png

原图尺寸 386.86 KB

2fb12a0e71693db4a1a74a9e8d7ec19.png

碳达峰、碳中和研究(CO2排放).xlsx

大小:205.42 KB

只需: RMB 28 元  马上下载

2006-2019(285个城市面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