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外文文献专区
878 25
2022-05-09
英文标题:
《Information equilibrium as an economic principle》
---
作者:
Jason Smith
---
最新提交年份:
2015
---
英文摘要:
  A general information equilibrium model in the case of ideal information transfer is defined and then used to der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information destination) and demand (information source) with the price as the detector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We recover the properties of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supply-demand diagram. Information equilibrium is then applied to macroeconomic problems, recovering some common macroeconomic models in particular limits like the AD-AS model, IS-LM model (in a low inflation limit), 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in a high inflation limit) and the Solow-Swan growth model. Information equilibrium results in empirically accurate models of inflation and interest rates, and can be used to motivate a \'statistical economics\', analogous to statistical mechanics for thermodynamics.
---
中文摘要:
定义了理想信息传递情况下的一般信息均衡模型,以价格作为供需信息交换的检测器,推导了供需关系。我们恢复了传统经济供求图的性质。然后将信息均衡应用于宏观经济问题,恢复了一些特定极限下的常见宏观经济模型,如AD-AS模型、is-LM模型(在低通胀极限下)、货币数量理论(在高通胀极限下)和索洛-斯旺增长模型。信息均衡产生了经验上精确的通货膨胀和利率模型,可以用来推动“统计经济学”,类似于热力学的统计力学。
---
分类信息:

一级分类:Quantitative Finance        数量金融学
二级分类:Economics        经济学
分类描述:q-fin.EC is an alias for econ.GN. Economics, including micro and macro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of the firm, labor economics, and other economic topics outside finance
q-fin.ec是econ.gn的别名。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企业理论、劳动经济学和其他金融以外的经济专题
--

---
PDF下载: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5-9 06:48:36
作为经济学原理的信息均衡*抽象传递是定义的,然后用于推导供应(信息目的地)和需求(信息源)之间的关系,价格是需求和供应之间信息交换的检测器。然后,我们将恢复平衡应用于宏观经济问题,恢复一些特定极限下的常见宏观经济模型,如AD a模型、is-LM模型(在低通胀极限下)、热力学统计力学的数量理论。关键词:信息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文献期刊分类:C00,E10,E30,E40。*波音公司副技术研究员。华盛顿州西雅图3707号邮政信箱98124。电子邮件:杰森。Rsmith4@boeing.com.arXiv:1510.02435v1[q-fin.EC]8 Oct 20151简介1简介在自然科学中,由大量较小的子单元组成的复杂非线性系统提供了一个应用由大量经济因素组成的统计力学工具的机会。这种方法面临的一个严重僵局是,缺乏明确甚至明确的基本守恒定律,如形成经济系统基础的能量守恒定律。应用物理科学机械中使用的数学框架的想法“——指导欧文·费舍尔的论文[Fisher(1892)],在论文中,他对经济均衡应用了一种不同的方法。萨缪尔森后来将拉格朗日乘数法用于当今经济学中常用的效用最大化,而无需指定约束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5-9 06:48:40
这是指配分函数约束。它更直观一点:基本上,信息传递模型允许你在没有定义温度(拉格朗日乘数)和相关约束(系统观测值有一些固定值,即平衡)的情况下观察热力学系统。在不同的技术领域超载。我们对“信息”一词的使用不同于博弈论中的“完美信息”。而不是专注于一个董事会职位(比如包括三王在内的那些职位)。我们使用的信息定义是在所有可能的棋盘位置中指定随机棋盘时所需的定义,它来自Hartley和Shannon。这是一个数量Shannon(1949),“信息不能与意义混淆”。2信息均衡(存在许多可用的‘质量状态’)与Akerlof的论点无关。国际象棋棋盘中的完整信息表示i(C)<64log13\'237位;这个数量在博弈论中对国际象棋策略的分析中是不相关的(除了作为对所有可能的国际象棋动作计算的实际限制)。我们提出信息均衡应作为经济学的指导原则,并将本文组织如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5-9 06:48:43
我们将在第2节中首先介绍并推导信息均衡框架的基本方程,然后展示信息均衡框架如何定义市场力量无法通过信息损失达到均衡的机制。信息平衡原理的有效性从经验和经济熵两个方面讨论了名义刚性和克鲁格曼(1998)中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如何最好地理解为没有微观基础的熵力。2.信息平衡将信息Q从一个来源传输到一个目的地的系统(见图)。来源的单词是quelle。我们不想通过使用and D来混淆来源和目的地,然后再使用and D来混淆供求关系,因为它们在方程式中出现的顺序相反。2.信息平衡传输系统图1:从来源到目的地的信息传输≤ IqWe将遵循Fielitz和Borchardt(2014)的方法,使用Hartley定义信息i=K(s)nwhereK(s)=klogs表示符号的数量和k1/log2(q |δ| q |源信号)然后nq=|q |/δ|q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传输关系≤ IQ变为| u |δ| u | Ku(su)≤|q |δ| q | Kq(sq)(2.1)k≡ Kq(sq)/Ku(su)并重新排列,使|u |δ|u|≤ k | q |δ| q |(2.2)例如|q |变成| q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5-9 06:48:46
我们建立了信息论δ| q | | q |δ| u | u | u |的条件,如果Iu=Iq。现在,我们定义了一个过程信号检测器,该检测器将过程源qt发出的过程源信号δ| q |与过程目标u检测到的过程目标信号δ| u |相关联,并提供一个输出值:p≡δ| q |δ| u|对于概率相等的状态,哈特利定义等同于香农定义。这种区别并不重要。2.1供应和需求2信息平衡与我们的信号(nq、nu)相比,我们的来源和目的地都很大 1) 我们可以取δ| q |→ d | q |,我们可以重新安排信息传递条件:p=d | q | d | u|≤ k | q | | u |(2.3)在下面,我们将使用符号P:q→ uto指定一个带有sourceq、DestinationU和Detector的信息传输模型,用于≤ Iqp:q uIu=Iqq→ uq uto在不指定检测器的情况下指定信息传递(信息平衡)模型。接下来,我们使用这个模型推导出供应和需求。2.1供给与需求供给与需求的神经经济问题。我们将把绝对值spδDDδsspddescription放入供需语言:demand:D,S)中,并能够传递信息。信息传输是这样的:P=kDS(2.4)dDdS=kDS(2.5)Dit与检测器P.2.1供需2信息平衡Borchardt(2014),而不是沿着供需曲线移动,其中D=Dis是一个“恒定限制信息源”,同样在语言集成ZDDRE fdDD=kZSSre fdSS(2.6)logD中- log Dre f=k日志- logSre f(2.7)地址f=SSre fk(2.8),然后我们可以用等式来求解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5-9 06:48:49
(2.4)P=kDS(2.9)=kSDre fSSre fk(2.10)=kSDre fSSre fSSre fK-1(2.11)=kDre fSre fSSre fK-1(2.12)这些方程代表了一般平衡解,其中,D和S相互响应。如果我们有效地保持信息源或目的地不变,那么相应的解决方案将生成供需图。我们将采用d=Dto be(2014)并积分微分方程式(2.5)DZDDre fdD=kZSSre fSdSWe findD=D- Dre f=kDlogSSre f(2.13)等式(2.13)表示需求曲线上的移动,平衡价格根据等式移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