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gxyzp 发表于 2011-7-20 17:03 
回答ayaya200605和进步兄:
1、本帖一开始以完全竞争市场为例进行讨论,这意味着信息完全,要素完全流动,如果现在情形如yaya200605所言,自然给定,这至少意味着信息是不完全的或者说等价于信息的不完全,此时,你们的答案是正确的,这在我的第三帖的第八个问题中,也有非常明确的回答,那儿,我列举了三种情况,可以按MR>=MC的目标来生产.
 2、好多人没搞清楚长期和长期均衡的区别,我感觉你们两位仁兄就没有清楚这两者的区别。简单地说,长期均衡只是长期调整的终极状态。从这种终极状态,无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还是如我的厂商那样,追求利润率最大化,最后确实都是一样的,经济利润这0,利润率也为0。
但不同的是,在长期向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中,一切要素投入都是可变的,利润和利润率一般也不为0,此时,当然是我的厂商赚取的利润更多,相信两位肯定理解的。
3、再强调一下:在完全信息下,短期也是我的厂商赚取的利润多!信息不完全,这正是我们前面讨论的,就不用多说了。
我觉得有必要对该贴做个回复
1、我这里不甚明白楼主“信息完全”的含义。如果说,限定了某些要素不能改变就意味着信息的不完全的话,我承认我见识了一个新名词。
话说回来,且不论给我举得例子冠以个什么名字都好,这个例子是能反映现实的。现实中的这个情况下(限定了部分要素后),将生产推进MR=MC最后得到的利润是大于MC曲线最低点的。
2、关于长期与长期均衡的区别。
楼主自认为的优势应该是体现在中间的调整过程中的。
如果各种要素投入可以从一开始就精密计算然后一步到位,那么两种意见一致,利润最大化和利润率最大化导致结果一致。
如果考虑成是一步步调整(这里的调整应该是固定资本投入吧),那么每两步调整之间,还是有些生产要素是不变。在这个部分要素相对不变的短期内,利润最大化还是要胜过利润率最大化的。
3、如果楼主所谓的完全信息就是要素完全流动,我怀疑楼主研究的不是厂商理论,而是资本理论。
从资本角度讲,追求并保持资本利润率最大自然是最佳选择。
但是如果这个资本是通过生产来获取利润的,那么在生产阶段还是要考虑厂商理论的。
你可以将自由的生产线推向利润率最大化,然后将剩余资本投入下一个生产线、、、、、、、、、、、、
如此下去,自然保证了资本的充分利用。
但是请注意,这么做的一个影响就是你这个资本拥有者的成本曲线在不断的改变,就想象一下长期成本曲线上面所包络的一个个短期成本曲线吧。资本投向新生产线的过程,就是你所面临的成本曲线不断右移的过程。
希望能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