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外文文献专区
1383 30
2022-05-16
英文标题:
《Growth,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al change at the firm-level: The
  example of the PR China》
---
作者:
Torsten Heinrich and Jangho Yang and Shuanping Dai
---
最新提交年份:
2020
---
英文摘要:
  Understanding the microeconomic details of technological catch-up processes offers great potential for informing both innovation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policy. We study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of the PR China from an agrarian country to a high-tech economy as one example for such a case. It is clear from past literature that rapidly rising productivity levels played a crucial role.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of labor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firms has not been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and it remains an open question if this can be used to guide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analyz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the dynamic change of labor productivity in firm-level data for the years 1998-2013 from the Chinese Industrial Enterprise Database. We demonstrate that both variables are conveniently modeled as L\\\'evy alpha-stable distributions, provide parameter estimates and analyze dynamic changes to this distribution. We find that the productivity gains were not due to super-star firms, but due to a systematic shift of the entire distribution with otherwise mostly unchanged characteristics. We also found an emerging right-skew in the distribution of labor productivity change. Whil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31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of the P.R. China, we also show that there are systematic relations between micro-level and province-level variables. We conclude with som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development policy.
---
中文摘要:
了解技术追赶过程的微观经济细节为创新经济学和发展政策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我们以中国从农业国向高科技经济体的经济转型为例进行研究。从过去的文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生产率水平的迅速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中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布尚未得到全面调查,这是否可以用来指导经济发展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分析了1998-2013年企业层面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变化。我们证明,这两个变量都可以方便地建模为LSevyα稳定分布,提供参数估计并分析该分布的动态变化。我们发现,生产率的提高并不是由于超级明星公司,而是由于整个分布的系统性变化,而其他方面基本不变。我们还发现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分布正在出现右倾。虽然中国31个省和自治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我们也表明微观层面和省级变量之间存在系统性关系。最后,我们总结了这些发现对发展政策的一些启示。
---
分类信息:

一级分类:Economics        经济学
二级分类:General Economics        一般经济学
分类描述:General methodological, applied,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s.
对经济学的一般方法、应用和经验贡献。
--
一级分类:Quantitative Finance        数量金融学
二级分类:Economics        经济学
分类描述:q-fin.EC is an alias for econ.GN. Economics, including micro and macro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of the firm, labor economics, and other economic topics outside finance
q-fin.ec是econ.gn的别名。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企业理论、劳动经济学和其他金融以外的经济专题
--
一级分类:Statistics        统计学
二级分类:Other Statistics        其他统计数字
分类描述:Work in statistics that does not fit into the other stat classifications
从事不适合其他统计分类的统计工作
--

---
PDF下载: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5-16 18:12:29
企业层面的增长、发展和结构变化:以中国公关公司Sten Heinrich 1,2,3,+,Jangho Yang2,3,4和Shuanping Dai5,6,7为例,开姆尼茨理工大学经济和工商管理学院,开姆尼茨,牛津大学牛津马丁学院德国新经济思想研究所,牛津大学OX1 3UQ,英国牛津马丁技术与经济变革项目(OMPTEC),牛津大学牛津马丁学院,牛津牛津大学OX1 3BD,英国滑铁卢大学工程学院管理科学系,滑铁卢,on,N2L 3G1吉林大学经济学院,130012,中国长春,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研究所,杜伊斯堡-埃森,47057,德国中国公共部门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130012,长春,中国+托尔斯滕。heinrich@uni-不来梅。de–2021年1月1日摘要了解技术追赶过程的微观经济细节有助于为创新经济学和发展政策提供信息。我们以中国从农业国向高科技经济体的经济转型为例进行研究。从过去的文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中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布尚未得到全面调查,这是否可以用来指导经济发展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分析了1998-2013年企业层面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变化。WedeMol和EvNstMol都是动态分布的参数,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建模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5-16 18:12:35
我们发现,生产率的提高并不是由于超级明星企业,而是由于整个分布系统的变化,而其他方面基本不变。我们发现劳动生产率的分配也存在偏差。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31个省和自治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我们也表明微观层面和省级变量之间存在系统性关系。最后,我们总结了这些发现对发展政策的一些启示。内容1引言32文献52.1企业级数据的分布模型。52.2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力。62.3公关中国公司层面的生产力和增长。83.1数据来源。83.2数据处理。93.3变量。94方法114.1分布模型。114.2安装。134.2.1 L’evyα稳定分布。134.2.2不对称指数功率(AEP)分布。134.3福利的好处。144.3.1 SOOID指数。144.3.2 Akaike信息标准(AIC)。145结果155.1拟合生产率分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5-16 18:12:42
. . . . . . . . . . . . . . . . . . . 175.2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分布的系统性变化。175.3区域差异。215.4生产率分布及其参数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256结论29A聚合、最大熵和分布模型的技术解释36A。1聚集和最大熵分布。36A。2经典中心极限定理。36A。3随机变量分布的傅里叶域表示。37A。4 L’evyα稳定分布。38A。5不对称指数幂(AEP)分布。39A。6尾部行为。41B回归模型的先前规格41C关于中国生产力增长的历史注释42D额外结果431简介近三十年来,中国一直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在此期间,中国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转变为世界第二大工业经济体。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SOE)在这里大放异彩,如今,这个国家拥有众多具有国际重要性的私营企业。中国曾经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在技术方面落后多年,但今天,它的发展轨迹在科学和创新、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对隐私、监控和个人自由的技术影响方面,对世界越来越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5-16 18:12:49
在过去几十年里,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许多宏观问题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哪些是生产力最高的,哪些是转型过程的核心?生产力是如何在企业间分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过程能在所有地区观察到吗?在所有领域?它是否反映在盈利能力和投资率上?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能否达到同样的增长和发展水平?对于发达国家,企业层面数据的分布已在文献中得到广泛调查和讨论。许多程式化的事实是已知的,尽管有些问题仍然存在争议。Ijiri和Simon(19641977)提出,企业规模是高度倾斜的,遵循帕累托分布,其根本原因是遵循Gibrat定律的过程。这一观察结果后来被更详细的数据集证实(Axtell,2001;Ga ffeo等人,2003),尽管一些文献倾向于将分布建模为对数正态分布(Cabral和Mata,2003),并提出了其他生成算法(Heinrich和Dai,2016),以供概述)。显然,这对竞争法、创新政策、劳动力市场治理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干预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5-16 18:12:55
与企业增长、创新和技术变革的联系(Yu等人,2015年;Li和Rama,2015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分配方法的重要性,后者也同样强调了企业增长率(Bottazzi和Secchi,2006年)和生产率(Yanget al.,2019年)分布的重要性。发达国家企业水平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无论是时间(Yang等人,2019年)还是企业年龄(Cabral和Mata,2003年),都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变化。然而,发展中国家可能有很大不同。它们在部门结构、技术、经济政策和社会组织方面都会发生重大而迅速的变化。对发展中经济体的这种分配变化进行调查,可能有助于揭示推动这种发展的机制、政策措施的有效性、技术变化的微观结构影响,以及发达国家的潜在历史。研究发达国家的类似历史过程将需要更古老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几乎肯定无法以高分辨率获得。对于PR China而言,查看数据立即表明,一个系统性的转变正在进行:图1以半对数图(水平轴线性,垂直轴对数)显示了企业层面劳动生产率的分布(密度)函数;分布的形状保持不变,但右侧(正尾)向外移动,峰值变得不那么明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