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211 1
2011-05-23
我们的眼前是数不清的成见,只有破除成见,才能看见现实。成见一方面是善的成见,一方面是邪恶的成见,成见就是对事物的一次性的见解,而且长期不能改变,即使是对象已经变化,成见还是不变。历史的成见,文化的成见,习惯的成见,价值成见,意义成见,地域成见,种族的成见,。。。。成见顽固地维护了最初的认识,而且以此为万世不变的成见。在成见之中,对象永恒是成见的那样,不会好转,不会变化。     成见出于第一次的见解,一次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种成见最初是被看成是经验,后来这种经验固定化,就是成见,成见成为文化就是偏见,这样带着偏见的眼睛始终看不见现实。看不见现实的变化。成见几乎阻隔了人和现实的实际关系,指鹿为马,颠倒是非,始终要维持成见,而不顾及现实。这样成见就是眼睛的白内障,,是意识的癔病。一旦被成见占据,思维就是停止的,意识就不会变化。即使是世界怎么变化,成见还是几千年前的。成见拒绝革故鼎新,成见一丝不苟地维护最初的认识,这种认识成为偏见,就无视于对象的变化。
    人的认识不能带着成见,带着成见,就无所谓认识,我们几千年是在孔子,老子,甚至是上帝的成见中认识世界的,他们的语言最初是认识,在我们的偏执中是理论,在对理论的崇拜中,就是成见。几千年就一直是孔子,老子的认识,而不会出现新的认识。人们首先是进入历史成见,从成见认识成见的世界,如果不能走出成见,就一直是几千年前的认识,而不是现实的鲜活的认识,变化的认识。
    认识随着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而成见不是这样,认识不用看见现实的变化,而是维持第一次的认识,不管现实是不是变化了,成见永恒是成见。这就是圣人的判断。一种是现实变化引起认识的变化,一种是观念的变化引起认识岁现实变化,这样无论如何认识变化是对的,不变化的认识就是成见,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成见就违背了这样的规律。永恒真理是不变化的,但是现实中不会遇到永恒真理,智慧遇到相对的真理,这样成见无论如何都不会正确。盲人摸象说明,各自的成见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会引起彼此的争斗的。只有成见会引起斗争,因为对方会看出别人的成见,但是看不见自己的成见,都以为自己是对的,这就是成见的规律性。人性喜欢自己的成见,不喜欢别人的成见,不知道人与人的斗争是以成见斗争成见。
    认识要革故鼎新,不能还是以老黄历看今天的日子,这样认识就是紧跟现实的,认识才能正确和明确。认识不带成见,思想不带经验,这样就是新鲜的认识。成见就像腐败发烂的食物,人们以此为最好的食物,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一个人很难超越自己的成见,不是超越自己难,而是超越自己的成见难。我见过一个年迈的人,评价自己的姑娘和媳妇的差别,他看到自己的媳妇很好,因为自己的姑娘打了自己的婆婆在此躲避。这就没有成见了。
    成见之一是家族亲情的成见,任人唯亲,自己的孩子最漂亮。第二是故乡,故乡的陋习也是好的,第三是民族成见,外国先进的东西也是错的。第四是文化偏见,几千年维持圣人的看法不变。第五是世俗传统的成见,传统的落后部分也不舍弃。第六是个人遗传,教育,性格中的偏见,唯我独尊。成见会刚愎自用,成见会不顾现实,人们不是为了现实的适应性,而是为了做给人看,这就是迎合别人的成见。这就是务虚名而得实祸。为了迎合大众的成见会降低对现实的认识,成见不是直接的错误,但是成见会把人们引入错误,就像盲人摸象。成见是基础是经验,经验是变化的,不可靠的东西,人们仅仅靠着自己的经验,就会局限自己的认识,这就是在门缝中看世界,门缝就是成见,狭隘的视界会看不清现实。带着成见看不见别人。
    原创性的知识没有成见,但是后人的记忆背诵会变成成见,所以尊重传统和维护成见是一样的,传统就是古人的认识,保护传统就是维持成见,后人没有新的创造,就一直是几千年的成见。这样传统的气息越浓,成见和迷信越严重,人们的落后和错误越多,越是愚蠢。我早年听过“一年学个大匠人,三年学个没匠人”,为什么?第一年是没有成见的,接受新的认识,三年后接受许许多多的经验,被经验阻碍,结果什么也学不到。
   人随着年纪,文化,知识,习惯,性格会积累许许多多的成见,进入现实不是按照现实,而是按照成见办事,这样成见会把人引入错误的泥沼,人们反过来会说现实错了。这种现象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中,在历史上,现实中,个体中,群体中都是普遍的。各地的人具有地方主义的成见,即使本地是落后的,也拒绝接受外地的先进。时间会在不活跃的思想中形成成见,就像器皿中的水垢一样。老年人的成见多,一般是维护传统,年轻人的成见少,紧跟时代,所以每个时代的年轻人是鲁莽而先进的。
    保持思维的年轻,扫除一切成见,才能公正地看待一切,这样才能有正确的认识现实,认识中不带任何成见,偏见就是准确的认识。认识不是先按照。。。。而是无依无靠,这样才能是新的认识,认识一旦是依据什么,就是所依据的对象的认识,而不是自己的认识了。所以要目空一切,眼前没有障碍,才能认识正确。眼前充满成见,障碍,就只能认识障碍,就说大象是柱子,绳子。。。。
    经验主义会变成成见,成见会陷入错误,这样要防止自己的经验欺骗自己,也要防止别人的经验欺骗自己,因为经验具有极强的时间性,经验是最特殊时间的经验,而把这样的经验扩大到任何时间,空间就必然是错误的。我们甚至把外地的,古人的,别人的,自己原来的经验当作救命稻草,这样经验实际是障碍物,阻挡了人们的新的认识,孩子的眼睛没有经验的障碍,所以无私无畏,童言无忌。大人的眼睛充满经验障碍,虽然知识多,但是被知识组织的障碍物更加顽固,会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理论,这种理论实际是最顽固的成见。这样大人要积极学习现实,扫除成见,不要以任何成见,文凭,典籍作为依据,而是以鲜活的“现实”作为依据,认识本着现实,不是本着谁谁所说的话,因为任何古人的话都是在古代的特殊的时间而说的,不是就眼前的现实而说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推理出,-----现实是认识之本。(而不是谁的话是认识之本,甚至不是上帝的话,孙子兵法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仅仅根据现实而认识战争,而不是依据皇帝的圣旨)
    目空一切,这是认识的基本条件,如果眼前充满各种各样的阻碍,眼睛就只能看见障碍物,看不见现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认识是直接进入现实,而不是从谁的话曲曲折折进入现实,当一般人没有批判的精神,被各种各样的话所迷惑,一辈子也不能进入现实。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历史成见,文化成见,经验,偏见。。。。是认识之敌。这一切东西不是引入现实,而是引入其自身的家里,这样认识的人反而忘记了目的。无论任何派别的认识都是局限性的,正确的认识没有任何派别。无门无派才能公正正确。从儒释道,基督教任何一门出发,就是成见。佛家为了反对成见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反对文字障碍,语言障碍,才能见到真谛。俗諦是别人的认识,真谛是自己的切身的认识,就是只有走路的人才知道走路的艰苦,而听说的艰苦是别人的经验。
     一个学术的派别没有成见,就要广大包容,无所不包,这可能是佛教最彻底,佛教甚至破除自己的语言经卷,扫除偶像,不立文字尽得风流。柏拉图说的洞穴现象,人们都是从洞穴中看世界的,实际是看到的世界的折射现象,幻影。这就是成见。孩子反而会清晰地认识世界,因为他们没有成见,大人成见很多,认识第一是符合成见,而不是符合现实,这就是错误的根源。
     直接进入现实认识现实,不经过中介,中介,中介。。。。认识现实,这样就得到各自的鲜活的现实。经过中介,中介。。。认识的是中介,而不是现实。有点人一辈子见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媒人(文化中介),而不是对象(现实)。一辈子和媒人打交道是没有孩子(结果)的。许多人引经据典无非是媒人说什么,而不是对象(现实)反映的什么。六根清净,目空一切实际是认识的前提,耳朵,眼睛中没有成见的声音和色彩,才能听见看见世界真实的声音和色彩!(元因哲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23 15:13:54
个人的主观成见确实影响决策及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