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44 9
2011-05-24
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7个8,是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副教授尹晓冰昨日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
        昨日,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创新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召开。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冰应邀为同行作报告。
      “教师用不着讨好学生。”对MBA课堂上以堵车为迟到借口的学生,尹晓冰毫不客气地反问:我开宝马就不遇堵车吗?对课堂上接打电话者,他毫不留情:“把你的破手机扔掉,你用的手机我去年8月就用了,我的电话号码有7个8,你买得起吗?”
         尹晓冰表示,毫不畏惧地批评学生,既是保证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维护师道尊严的需要。他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
         尹晓冰认为,大学教师如果想顺着“金字塔”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已有11年高校教龄的尹晓冰是“70后”,3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2009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他告诉记者,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
         尹晓冰昨日作报告时,部分与会者觉得他的风格、观点让人很“惊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24 12:38:54
各方评论:
“望此事不至于给大家造成更多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议!”昨日,面对全国十余万名网友的热议和媒体广泛关注,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冰撰文回应。
开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7个“8”、任3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尹晓冰,21日应邀到武汉给同行作报告时,讲述了课堂上对MBA学生的一些要求;同时,他把大学教师划分成“金字塔”式的6个层次。他称,想顺着“金字塔”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尹晓冰的观点引发广泛议论,仅一家门户网站上参与讨论的网友就达9.4万余名。他也被部分网友称为“宝马教授”、“学界任志强”。22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跟进当日本报报道。“你开车会迟到,我开车也会迟到。”他在节目中说,“过激的话可能不妥当,但本意不是为了讽学生。”
昨日,尹晓冰在博客上撰文解释:“‘开宝马车’和‘手机号’是在特定背景下说的,是遇到某些MBA学生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下的非常说法。至于大学教师‘金字塔’式分类,纯系个人根据现实感受提出的看法。”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被普遍认为是高校教师的三大职责。尹晓冰认为:“天天忙于教学挣课酬反而影响教学质量提高,适当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工商管理教师而言,适当的商业实践是必要的。”
面对“被议论”,尹晓冰认为,对此事各种形式的关注,都说明大家关注教育和教育改革,以及教育改革进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7个8,是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冰21日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5月22日《长江日报》)
尹副教授的“毁灭”说让人惊诧。“毁灭”说简直彻底颠覆了两千多年来人们对教育和教师的理解。 不过,放眼大学校园,你又不能不承认,尹晓冰的惊人高论未必不是事实。潜心教学者默默无闻,收入微薄,甚至连自己的职称晋升都受到影响。反之,许多如尹晓冰一样“有思想”的教师,只花小部分精力用于教学,却能够“功成名就”,不但在公司企业身兼数职,还能到处受邀讲学,生意学术两不误,何其潇洒自如!
某种意义上讲,尹晓冰不过是那个揭穿了皇帝新装的小男孩,其直白而又赤裸的语言让我们对大学校园中的某些现实生态进行反思。近些年来我们常常批评大学教育不如人意,可在“毁灭”论的思维主导下,教师如何能全身心投入教学?怎会有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呢?
“毁灭”论下的教师需要拯救,这包括,其一,信仰“毁灭”论的教师需要拯救,需要制度的力量约束他们重视教学、分清主次;其二,那些默默无闻终年如一日耕耘在教学前线的教师,更需要制度的救济与保障。“毁灭”论必须得到纠正。教师乐于教学了,教育才不会毁灭。(刘楚汉)

尹晓冰是在全国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创新研讨会发表此番言论的。他教授的是MBA课程,其学员基本是来自商界的企业高管、老板、总裁之类的人物。在商言商,大谈物质、财富自然不算为过。由此看来,这跟“4000万教授”董藩的论调一样,不过是一次师德和物欲问题上的讨论而已。
不过,我还觉得,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状呢?尹晓冰实际上道出了几分内情。他表示,大学教师呈现“金字塔”式生态,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大学教师如果想顺着“金字塔”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这一番话,倒是有另外一番味道在背后。我们都知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的问题是,有些时候大学教师的身份和职责有些错位,教学似乎成为了排在最末位的工作,以至于名教授、院士之类的亲自给本科生上课成为了“新闻”,教学任务委托给了助教、甚至高年级的学生。大学教授、老师越来越忙,但是不是忙于教学,而是忙于论文、课题、项目、走穴……上课反倒成为了“打酱油”,教授、导师被冠上了“老板”的帽子,就是一种犀利的讽刺。
尹晓冰的那番话,有他自己的认识问题,但我们也不妨将其看作对当前高校评价体系的另类控诉。这样的生态,显然是源于一种扭曲的机制,也就是大学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轻授课的考核方式,教学任务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参照。有能力、有办法搞到项目的人,往往又能掌握更多学术和行政资源,名师更名,赢者通吃,甚至出现“职称越高、离讲台越远”的怪圈,而常年在教学一线的“教书匠”,成了高校中的“弱势群体”。


朱永华
大学教授因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思维不同于一般人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超越了常人的心理承受底线,特别是道德底线,就不是让人不理解的问题了。这其是在利用自己的影响,不仅让自己,更在教唆他人堕落。
“教师用不着讨好学生”是尹晓冰副教授的观点,为了体现自己的观点,尹副教授可以毫不客气地对因堵车迟到的学生反问:我开宝马就不遇堵车吗?可以对课堂上接打电话的学生讥讽的训斥:“把你的破手机扔掉,你用的手机我去年8月就用了,我的电话号码有7个8,你买得起吗?”尹副教授的这种高调炫耀是在激励学生吗?我看不是,倒是把自己的极端自私、冷漠和低俗的暴发户心态暴露得充分无遗。
民间有句俗话,不怕流氓好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事实证明,有文化的流氓是相当可怕的,因为他祸及的不仅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试想,尹副教授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自然是有很多教师和教授“毁灭了自己”把他给“照亮”的,但照亮之后,回头就开始骂起了那些曾经为他“毁灭了自己”的辛勤园丁们,这难道不是流氓的表现吗?
现在的小学有一门道德品质课,笔者以为人的道德品质从孩子抓起很有必要,如果这种道德品质能作为高考的一个门槛就更值得推崇了。因为有道德问题的人进入高等学府并充实很多知识之后是很可怕的,普通人会对自己违反道德羞于启齿,但某些具有知识的无道德的人会把挑动道德底线的言行通过包装,堂而皇之的拿到前台进行传播,并以此作为噱头来获取利益。对像尹副教授的“理论”,我们权当是社会转型时期教育领域里的一种噪音,或许也可以认为是一起“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是添加剂吃得太多的胡言乱语罢了。


这样的说法背后,其实我们更看到了,一个畸形的教育体系是如何扭曲与异化了一个教育从业者的基本心智。
其次,正如古语所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点,是任何说法与理由都不能掩盖和忽略的价值基点。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教书育人就是一项最基本的职业本分,甚至应该说是天职。教授们的知识与水平,不应该只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绽放成果,更应该是在课堂上展示与教授,使之得以普及与传承。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那些教授,他们在被异化的高校教育体系之下,或许也算是一个受害者。而且现实地讲,在给学生上课所能够得到的收益是最少的,一个月课时的酬劳,或许还顶不上一场讲座或者其他的社会兼职的报酬。于是,对于教学的无心顾及,也便是一种理性选择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位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副教授,不深谙此道也就白混了。
于是,这些原因都在造成教授与学生开始越走越远,学生们在学业上的自生自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最后就是教授“照亮了自己”,开上了宝马,却很可能在“毁灭别人”。另外,我们也看到,在“用不着讨好学生”这种教学伦理指导下,一直被人人津津乐道的师生亲密关系逐渐被稀释,诸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亦师亦友”等,早已在1/3精力的前面,消逝得无影无踪,而这,也已成为了大学精神沦陷的直白写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50:08
这个难道不比4000万更触目惊心值得反思吗?如果这个是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认同的话,4000万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2:58:30
换位思考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3:13:14
真鸡脖扯淡,照他狗日的言论,大学还不成了流氓培训基地了吗?师生关系成什么鸡脖了/   还教授呢,什么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4 13:35:19
我觉得挺好,大学教授应该有钱,而且有创业经验才对。
国外商学院教授大多是教学--商业--商业成功或者失败---教学。
但是人家很少作为喉舌。喉舌是机构“经济学家”的事情。大家都很鄙视。比如什么高盛首席经济学家,瑞银首席经济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