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57 12
2011-05-25
这一事件值得反思的地方不仅在于工程质量或**责任,还有必要重新审视保障房的政策用意及其实际运作情况。如此,才能从根源上发现问题之所在,并解决之。  房子还没完工,却已获得“楼脆脆”殊荣。被检出21栋楼存在质量问题的青海最大拆迁安置工程——康川新城,目前所有在建工程已停工。
  据报道,康川新城属限价类保障性住房,总投资8亿元,用于安置西宁甘河工业园西区征地所涉5371户搬迁户,一次性集中安置22600人。这么大的拆迁安置工程,牵涉这么多农民的切身利益,还发生这么严重的质量问题,真不应该。遗憾的是,从报道里却看不出当地**有反思或检讨的诚意。这让人困惑:为什么有这么多保障性住房变成了“楼脆脆”?
  康川新城由6家拥有特级、一级施工资质的知名施工企业共同承建,这也成了相关方面推卸责任的理由。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称,从这么多投标企业中“优中选优”,没想到最后6家企业都盖出了问题房。这个说法太牵强。不管找什么施工企业盖房子,施工过程都会涉及工程监督等程序,而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么简单。面对如此重大的安置工程,有关方面应该反思,为什么楼盖起来了才发现问题。这说明相关人员要么漠不关心,要么就是基于某种原因选择性失明。
  康川新城的工程质量事故,背后暴露的是市场诚信和**角色的双重缺失。
  企业要讲效益,更要重信誉。不管标的多少,企业签下承建合同,就有责任保证工程质量。**搞拆迁安置,更不是随随便便盖栋楼把拆迁户搬进去就算完事。民生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甘河工业园是省级经济开发区,此次征地拆迁大概也是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名,结果为赶工期却闹出这么大“动静”,这何尝不是将民生与GDP本末倒置了。
  从这件事中,我们还应该反思保障房的政策执行问题。今年全国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房共1000万套,青海今年要完成17.62万套保障房建设目标。各地普遍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倘若不严格监督,很难说不会发生类似康川新城这样的质量问题。此外,央企借保障房名义搞自建房、某地人行建别墅当“福利房”等报道也引起了公众质疑。种种迹象表明,保障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已经出现偏差,当引起高度关注。
  保障房的属性决定了,保障房既不能成为党政机关或国企额外的福利蛋糕,更不该是建给老百姓的劣质住房。与此同时,还须防止有些地方为完成保障房任务,拿福利房、集资房或拆迁安置房充数。比如,康川新城本是当地建设的拆迁安置房,如今却被光明正大地纳入保障房范畴。而类似情况在其它地方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做即便不是歪曲概念,恐怕也有违保障房建设初衷。
  从这个角度看,这一事件值得反思的地方不仅在于工程质量或**责任,还有必要重新审视保障房的政策用意及其实际运作情况。如此,才能从根源上发现问题之所在,并解决之。
                                                                                                                                                                                                                        魏英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25 08:33:51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5 08:37:53
质量是不怎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5 08:41:50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5 08:47:30
有的时候不需要讲人权(特别是对待这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5 08:48:43
无语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