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新医改倒逼,公立医院必然要从从粗放型发展模式走向质量效益型精益发展。本文,从5个方面谈医院的精益管理方法:
1.精细化目标管理
随着医院经营管理的战略定位,实施战略需要有目标管理。医院目标管理体系的每一级都将目标层层分解,最终分解为员工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协调员工的行为,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综合效益。
2.精确的全面预算管理
如何实施目标管理,需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总的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的来源和目标计划是目标计划的数字体现,是实施目标计划的重要工具。
3.准确的成本核算
目前医院成本核算还停留在粗放式的核算管理阶段,已经实现了院级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等。主要是历史成本的归集,属于事后成本。大部分医院根据成本核算结果与绩效挂钩,反映出收得多,刺激收入多,造成看病贵,不太注意节约成本。随着新医改新形势的变化,面对不断加大的医保管控力度和政府的公益性考核,传统的医院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功能显然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要求。
4.精确的成本控制
经验告诉我们“成本不是计算出来的,成本是管理出来的”。传统成本会计不能充分发挥事前预测成本预算和过程监控成本的功能,特别是DRG征缴制度改革和公益性考核,对当前粗放的成本会计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5.精益的操作和管理
对于医院来说,精益管理是医院最高层为了实现绩效目标而主导的有意识的、持久的运营变革。它可以通过持续改进员工的能力、理念、系统和流程来提高员工的绩效。医院经济管理作为院长必须掌握的学科,大多是专业的专家,对医院经济规律不太关注。在新形势下,要想当好院长,必须补上这一课。经济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你不能带着一千美元逃走。面对新的形势,你需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医院经济,认真分析医院运行效率,为经济决策提供良好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