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602 6
2011-05-25


        真维斯,做到了!

        这个在营销学上的“四两拨千斤”的举动终于给真维斯获得了无限的眼球和赞誉:少许的投入,无限的回报——真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啊!从某种市场营销行为上分析,不存在任何失败的因素;再与中国媒体广告平台的投入相比,投资清华教学楼冠名权绝对是赚钱的买卖。试想CCAV春节黄金时间段的广告价位为每秒500wRMB(2008),而冠名权是郎酒集团中标价1亿1千零99万,短短的一个春节却巨大的冠名权投入;再试想冠名China体育的一个个球队的冠名费之高之巨收效却甚微的结果——结论出来了,真维斯做到了。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不相信我的电脑会如此搞人,所以重启了电脑打开google chrome继续去查看了一下,原来在论坛讨论得最火热的清华有了真维斯是真的。冠名权在法律上就好比一个人的名字,在中国从春秋战国留下来的“姓甚名谁”独特文化就告诉我们,那是一种尊严和存活的证明,所以古今中外死于名字、名声、名节的人多少留有佳话的,由此观点一脉相承下来,网络上偏激的言论汗牛充栋,我不置可否,却来评析观点之种种……

        卖身说:
        有些人看中“清华”这个牌子,如果随便买卖其冠名权,就会在今后的市场活动丢掉清华的纯洁和高贵,而让有一些市场操作能力超强学术道德能力不行的人操纵,好比一个人卖掉了自己的名字就好比卖掉自己一样!这样的观点不去评说对和错,资本市场已经进入CChina的各个角落,如果你还单纯的认为某一寸土地或者肌肤是单纯的、圣洁的、不卖的,那只能证明你生活在上个世纪的思维里活在现代的社会中!出售冠名权恐怕是体育行业的常规做法了,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的,为何真维斯不能买清华的四号教学楼的冠名权?

        行业区别说:
        有人说清华选择真维斯是因为出钱价格合理,但清华不应该选择一个做服装的企业来冠名。理由竟然是:清华是中国学子的梦想圣地,应该选择一些有励志的,对青少年成长有启发意义的行业来冠名。这样的观点也不能简单的用对和错去评说,如果读过中外成功企业、人士、哲学、科学和道德人物传记的人一定能明白一个道理:中国所有的企业家都有“原罪”,而国外企业家、成功人士、成功哲学家、科学发现、道德标杆人物都有一个完整的、毫不做作的、率真的故事,即使不成功也在用一种相对公平的规则去游戏着!而中国企业逃不过原罪就是因为五千年文化中,我们必须走接触黑白两道,必须在黑的时候黑,白的时候白。很多真实感人的故事都是故事存在,人的肉体却消逝了——如邹容;而很多真实感人的故事都是故事存在了,人也存在了,但之后就会暴露出“原罪”!所以,清华由谁来冠名并不需要去甄别企业的行业性质和个人奋斗故事等等,而是需要解决国家给予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努力达到教育投资占GDP的4%。要知道每年China GDP都是疯狂的增长的,那么教育投资的4%显然是水涨船高,那么,教育不投入,财政不投入,你让清华去喝西北风么?

        ……

        还有种种观点,不值得一驳。

        谈谈几种启示:
        1,教育是治国之本,这是江主席时代就定下的“科教兴国”战略。但制定政策容易,实施起来难啊——每个有计划的人都应该能体会到这一点,一个国家也是这样。China没有工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说China没有教育,恐怕你我都要卷起袖子和他对干起来——凭什么我们就没有教育,凭什么我们就不是教育?《江主席传》里面充分说明了江主席在那个十年的重要性,但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远不及对经济发展的推动,由此而知,教育重任留给了下一任。这个十年又即将过去,我们都从美帝国的教育实质中学会了、明白了、看懂了一个叫做教育的名字——那就是“尊重学生,尊重教师,学不干政,政不压学!”,不去比较诺贝尔,不去比较普利策,我们做到了一个让十三亿人读书、写字、上网的环境,我们做到了一个全国识字率大大提高的政绩!教育即将迈入二元异次方的世界,Sheldon的那份天才脑袋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做到了一种普世的教育,却无法满足精英的成长——于是一批批烤鸭、SAT满分、TOEFL双百、Gmat狂人、LSAT高手等等牛人纷纷出现,他们留学于世界顶尖学府,游走于知识的顶端——却依然无法改变China教育系统。

          2,冠名权的开放给了世界一个新的China。华为全球九大服务区域应该收编清华、北大、人大等国内一流大学学校的冠名权!以后华为大学就可以收编中国内地一流大学,改名曰华为大学清华校区,华为大学北大校区,华为大学人大校区……;Google应该收编包括清华、北大、人大在内的所有大学教学楼的冠名权——google每年的广告足以养活这些学校;IBM应该收编清华、北大、人大等中国一流大学教学楼、教师楼、实验楼和图书馆等的冠名权——因为IBM“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盖茨基金应该收编清华、人大、人大等一流大学教学楼的冠名权,以资帮助中国贫困儿童求学升学之后实现它曾经的誓言!……

         3,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至少温家宝总理在十二五规划时候说的努力实现GDP的4%教育投资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要知道真维斯给清华是上亿的冠名权,如果在武汉、河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等二线城市,你给一个不是985,211的学校哪怕是几千万,如果政策容许,他会愿意让你冠名学校的名字,比如杜蕾斯贵州大学,保洁郑州大学,玫琳凯武汉大学,迪斯尼四川大学,福特重庆大学等等等等……对于钱的问题,China各级人民都明白怎么来赚取,却不知道钱赚来之后去了哪儿。

         4,冠名之争,我觉得合法就行。中国人太喜欢用道德的标准判断法律的问题,可惜我们是大陆法系,只能按照已有的法理发条去判断和实施。所以,用一个不可能的道德思维判断一个合法的案件,得到的答案和获得答案的过程本身就大多是一场闹剧!

         真维斯又一次掀起了舆论的潮流,这让中国广告界似乎又神奇了不少!用世界一流的的广告原理总是无法解释中国的各种流行词汇、现象或者是讨论话题的生和死,似乎中国人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和意识明白某些东西会火起来而某些东西广告投入再多也没有太多起色。中国人真的要去给外企做企划,那么不至于一个几亿的广告费收效甚微,既影响了我们吃饭的心情又浪费了他的钞票!

         每次企宣,都需要费劲脑汁想出能火的点子,然后求爷爷告奶奶的去实现——结果大部分都是引不起什么反响。《手机》里面的一个研究美学的教授费墨却看穿了中国人的某种习惯,于是各种问题看起来就那么顺其自然、落落大方了。反观真维斯的这场算是导演亦或是“无心插柳”却收到了“柳成荫”的效果,真维斯真的做到了!

         湖北干旱,我表示很怀疑——千湖之省。
         十省电荒,我表示很怀疑——煤矿之都。

         回头看看《明朝那些事》,我感觉某些征兆特别的像!再回头读读《康熙 大帝》,我觉得这简直就是真的!看完《吴three桂》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似乎明白了,我们现在到了一个转折点了,内心里不愿去想去承认——这就是现实。我们遇到了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逻辑陷阱,总是愿意去实现某些梦想,当梦想慢慢靠近之后,一个接一个的噩梦开始在现实生活中成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25 22:32:34
分析得很好,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8 23:12:07
我们遇到了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逻辑陷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9 02:33:33
“《手机》里面的一个研究美学的教授费墨却看穿了中国人的某种习惯”
有同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9 10:12:45
为什么我写的东西部能在空间发表却可以在这儿发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0 19:51:49
写的相当好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