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参与了几项老板的社科基金项目,现谈谈一点感受:
1.中标与不中标重点在过程,项目书写好了,有创新点,不管人家评论有多么不公平,机会总会亲睐你的,至于结题,搞定专家,你懂的~~。
2.国家花这么多的钱,看看都用在什么地方了,先看预算表吧
四、经费概算
序号 | 经费开支科目 | 金额(元) | 序号 | 经费开支科目 | 金额(元) |
1 | 资料费
| 8000 | 7 | 专家咨询费
| 5000 |
2 | 数据采集费
| 18000 | 8 | 劳务费
| 4000 |
3 | 差旅费
| 16000 | 9 | 印刷费
| 8000 |
4 | 会议费
| 10000 | 10 | 管理费(重点项目不超过3000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不超过2000元。不能重复提取。)
| 2000 |
5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8000 | 11 | 其他
| 1000 |
6 | 设备费
| | 合计 | 80000
|
年度预算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30000 | 30000 | 20000 | | |
这是已经中标的国家社科青年项目预算表,最后的成果
预期成果 | D
| A
| A.专著B.译著C.论文集D.研究报告E.工具书F.电脑软件 | 字数(单位:千字)
| 150 |
搞出一本书,几篇引用不高的文章,纯粹浪费啊!
3.拿着这个项目的钱,挂着几个课题(小硕我一片文章挂上4个课题,1个国家社科,1个教育部优秀人才,2个省级课题),那些睁着眼要钱的杂志社能不发吗?即使文章一般。结论:拿着项目的钱去投标文章,概率可明显增大!
4.关于报账,看坛子里的老师、学生抱怨报账难,那些高校的xing正人员一个个很牛,给大家支一招:“以暴制暴”,他牛,你比他更牛,我一小硕,去报账,从未遭到很大的为难。一到计财处,人家问你给谁报,报上老板(副校长)的大名,那些人哼都不哼一声,高效率报账(其实是给我自己报书费,老板已经签好字了并强调“如果那些计财处的人不让报就直接打电话给我”)
5.很担忧一点,国家社科这么个评审方法到底科学吗?能激励青年才俊吗?自己也能熬出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