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0F 发表于 2011-5-31 16:39 
马克思认为企业为追求利润而生产,不是为国民需求,也就是你的使用价值。这一点我也认同!但是也许你对古典经济学的完全充分竞争理解有偏差,在完全充分竞争中,企业的利润和国民需求是一致!当然现实中不可能全是完全竞争,所以有偏差!但可以说企业追求利润必须以国民需求为基础,不然产品就会卖不出去,实现不了利润!
1、国民的需求是什么虚幻东西?你去研究一下乞丐的需求怎么样?难道说乞丐就不想要美女、汽车、别墅等?在这里所谓的“需求”掩盖了社会经济实际上是交换关系,不是所谓的供给关系。说供给关系是有条件限制的。因此很反感那些玩文字表面意义上游戏。如果按这种表面逻辑,很容易推出很可笑的结论。
2、还要说一点,每个消费者是不是全能全知能预知未来过去?难道说消费者想到了才会出现,正如古代的人不一定想到电脑、互联网、手机、空调等,难道说因为想不到就不会出现。
实际上是供给决定需求,确切的说是“个人选择” ,个人在支付代价的情况下这种满足欲望的选择只是决定供给的具体生产组合的“量”,在这里依然还是交换关系。
3、利润与需求一致是什么狗屁不通的语句?描述的具体含义你解释一下。
利润是交换中和剩余劳动,这是毫无疑问的,在这里新古典与马克思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之争,在于剩余劳动的产生是否与技术有关,马克思通过资本积累式的竞争导致绝大多数行业存在平均利润率(统计已证实),排除剩余劳动的来源与技术改进有关。
另外在这里还有一个驳论如果剩余劳动与技术,那么资本主义的钱为什么不消失,相反发行速度成几何倍增长?
4、还要说一点你对西经还是马经一无所知,依靠媒体的宣传拼凑起来的东西,经得稍加深度的推敲么?
商品的价格只要下降一点,销售量是会增加的,卖不出去的很多东西也会因降价而卖得出去。
当然你降低价格就得考虑成本,在这里劳动者也是消费者,消费者也是劳动者,他们是两位一体的。如花3万元买一台电脑你不会干,3千元你确会买,而你的3千元是通过你的劳动与可变资本交换得到的。
因此所谓的文字“需求”都是狗屁不通的东西,它的含义是要加限制条件的,如一定的价格体系上,你可以使用这个词汇,但不要忘了,它只是对已知信息在支付的个人代价下一种选择。而不是文字面的这种所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