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谈谈共产主义及共产主义的建设
在马恩格斯理论中,共产主义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之所以会是这样?这缘于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分不清楚什么是社会,什么是集体导致。
-
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对这个问题有系统的阐述和明确的定义。如:
什么是社会——以集体的名誉和利益与外界形成的这个关系,叫社会关系,因而便形成为社会。
-
之所以这样界定社会?社会关系所产生的效应它是对整个集体的推动与促进,从而实现集体人们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
什么是个人关系——就是以个人的名誉和利益与外界形成的这个的关系。个人关系以称私有关系,个体关系等。其作用只是促进个人的进步与发展。个人关系的另一作用是有可能促进人与人之间形成集体。
-
什么是集体——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能促进人们之有效制约和监督,从而实现向平等演进的这个群落。
-
因此,所谓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丛林法则的关系,而集体,是具有统一生存法则的群落。
-
一直以来,社会关系与个人关系,我们是混乱使用的,因此直到今天我们分分辨不清楚什么是社会关系和个人关系,也就分不清楚什么是社会,什么是集体。
所以共产主义,在马恩格斯那里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共产主义有共产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集体的区别。
-
在现实中,当我们提到共产主义事业时,一般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把丛林法则转变成为统一法则,从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当我们提的是共产主义生活时,指的是共产主义集体,因为共产主义集体和个人的生活才息息相关。
-
如果我们把我们的今天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就是建设共产主义集体,依次的高级阶段就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我提出的参考集体以县级为单位。
-
再进一步的我们可以得出:建设共产主义集体如果以国家为单位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这里面存在有几个不可攻破的技术难题:
-
其一、国家这个范围太广阔,其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高度自觉起来。
其次、对国家没有可靠有效的监督,国家能不能做到绝对公平的平均分配。
其三、国家保障不了地方官员不贪污腐败。
-
因此,要在国家这个层面上来建设共产主义集体,这基本上只是一个幻想。但是,如果把共产主义集体的建设交给县长,把县这个集体的一切管理权全交给县长,就是中央不再参与对县这个集体战术上的管理,只是针对县长作战略上的管理。如,几年完成县集体犯罪率为零,几年完成县集体的经济翻番,几年完成集体中人们的医疗、住房、就业、教育、养老全由集体承担。
-
之后中央就建立起与老百姓之间高效的信息通道,时时掌握县长们的为官能力,为官作风和为官的态度等等。
-
其实这个管理方法,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有着系统的阐述,正是循环式管理模式中的复杂循环式管理模式。与复杂循环式管理模式相应的是简单循环式管理模式,即原始部落时期的集体管理体。就是说:原始共产制的形成并不是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结果,而是人类形成的第一个管理模式下的产物。后来之所以形成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这些都是管理模式下的产物。一句话,一种管理模式决定一种意识形态。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这些都属于私有制形态,造就这个形态的是阶梯式管理模式的结果。具体造成奴隶制形态、封建形态、资本主义制形态的,是阶梯式管理模式中的:“单阶式”、“阶循式”和“双阶式”管理模式的产物。
-
在这里总结的说:人类为什么没有第二次进入奴隶制?因为我们的管理模式在进步。就是“阶循式”进步于“单阶式”,“双阶式”进步于“阶循式”。正是在人类历史以来管理模式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得出了复杂循环式管理模式,即人类未来的管理模式。
-
历史以来的管理模式进步是怎样表现的?除简单循环式管理模式之外,管理模式的进步表现在平等上的进步。就是新的管理模式在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比旧管理模式更加的平等,从而取代旧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实现推动人类文明向一个台阶的进步。管理模式中又是怎样来体现平等的?就是管理模式中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言下之意:复杂循环管理模式之所以能建设共产主义集体,正是复杂循环管理模式中存在有完善的监督体系(这里管理模式都有直观的图表法,在这里省略了)。
-
全文至此,共产主义,包括共产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集体,不仅可以实现,并且具有极为科学的建设方法。这个方法,正是由笔者编写的《一般管理学原理》。只是这涉及到一门新的科学领域,即“一般管理学原理”,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人们才能接受这门新的科学。其实说新吧,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理由人人都是熟识的。但是说熟识吧,“一般管理学原理”就是所谓的狭义管理学,除了笔者有了深度研究之外,至今在科学上还是一个空白的研究。我们今天所研究和认识的管理学仅仅只处于广义管理学的范畴。
-
反正一句话:共产主义什么时候能实现,就看《一般管理学原理》什么时候能推销得出去。如果始终推销不出去,按人类发展的自然演进法,人类不在自我伤害的战争中毁灭的话,那就可能还有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