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有个奇怪的现象:在不能创造价值的艺术品领域,聚集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造成极高的泡沫,包括和田玉,字画,古玩等。一个元青花可以买到1.5亿美元,一块老坑水种翡翠,小小的一块可以卖到150到200万,一个象牙雕价格起码在100万以上,甚至达到了300,400万。这里充斥这大量的资金。
而反过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小企业却经历着非常巨大的融资难,尤其以浙江,广东的中小企业为主。大量企业停工甚至倒闭,历史悠久的很多企业也出现了老板失踪的现象。这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当中极少出现。
以上的对比实在是非常强烈:艺术品市场热钱涌动,而实体经济却因资金短缺而叫苦连天。在国家之前大量发行货币和最近的紧缩政策下,为何艺术品成为了暂时的幸运儿,而实体经济却受伤严重呢?我想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1.
资本的逐利性。
之前由于ZF财政刺激导致的经济过热,CPI高企使企业成本上升,库存的增加,使需求下降,而又由于中国经过了刘易斯拐点,导致了人力成本的进一步上升,让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江浙的企业利润降低,风险提高,对资本的吸引力下降。这部分是经济周期导致的正常的原因。
2.
金融制度的缺陷,加上之前的财政政策以及东南沿海的外向型经济特征。
这里指的金融制度的缺陷主要是指利率非市场化,以及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过于频繁。
利率非市场化怎么导致了以上的现象?我认为是经过以下的逻辑:
市场利率低,导致了社会闲散资金不愿回流,从而导致了银行的储备不够,而央行每次只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不调整利率,这样就更进一步造成了银行无法放贷。企业一下子资金链短缺,无法支撑。而社会上的闲散资金的几个选择:存银行,明显不划算;投资实业,由于CPI高企,出口竞争力下降,投资环境恶化;投资股票,由于货币紧缩最先反映在股票市场上,并且企业业绩下滑也造成了股票市场的整体疲软,也不是很有吸引力;房地产,被调控着。只有艺术品投资或者普洱茶是最好的渠道。但是这就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错配:宝贵的资本进入的是泡沫领域,而不是生产消费领域。这极大地伤害了做实业的热情,也为将来的泡沫破裂做好了准备。
我们知道,ZF刻意不调高利率的原因在于,之前的ZF投资过大,4万亿的投资加上各地ZF的投资导致了其负债比率的提高,一旦加息,ZF的还债成本将大大提高。其实,在西方的自由经济体中,ZF提高支出之后的有一个效果是经济学中很简单的挤出效应,是通过市场利率的提高降低了民间的投资等的支出。而中国ZF不这么做,他给国企的利率还是很低,而不肯发货币,利率又低造成的那个剪刀差,就行政化地不贷款给中小企业,这样做是非常不公平的,相当于在用民间的资本和民营企业来给国企输血。
对于第二点的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启示:
1.
艺术品泡沫何时破裂?
在国家银根全面收紧的情况下,艺术品价格还在节节攀升,我觉得很大原因就是之前的金融制度缺陷造成的。当然,一旦ZF开始放弃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开始使用利率工具的话,那么以上的错配就会得到缓解,资金回流到银行,银行有钱发贷款给中小企业。艺术品市场将不再有如此多的资金的支持,在现有的如此高的价格下,风险将会大增。
2.
保持现有政策的一些后果
坏的后果包括:财富的进一步分配给国企央企;中产阶级的减少;中小企业的非正常倒闭;社会效率的下降,公平也同时下降,这个到挺厉害的~ 一般都是trade off,在**居然可以两个都下降。
好的后果也有: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3.
采取比较市场化的利率的后果以及一些配套措施
由于中国是一个赶超型经济,完全市场化的利率目前来说是有困难的,在于其一旦市场化,利率可能会升高得很快,因为资金需求庞大,或者资金发放量很大,无论如何都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如果利率太高,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就业神马的都会下降;如果保持低利率而造成资金发放量太大,那么通胀的压力将会更大。所以,只能按部就班地慢慢接近市场化利率。在这个阶段,就是指稍高的利率,我算数能力不行,就当提高到一年期4.5%吧。这样的话,热钱能被吸收回去,企业能够贷到款,CPI能一定程度被降低。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事。当然这也要配合江浙地区的经济结构的改革,更高附加值,更智力密集的产业,或者放眼内需市场,让资本对这些产业更有兴趣也是当务之急。当然,在产业升级的时候,ZF也需要发挥比较大的作用,比如在搭建科研-生产平台(这点浙大走在了前头),比如产业集群化的规划与部署,上下游的配套,政策对于重点产业的扶持等等。
4.
后市的投资机会展望
当然,林毅夫在其《中国的奇迹》当中已经指出中国的经济的循环特征,现在就处于一紧就死,即将进入一死就松的过程。即GOV发现:我靠,这样搞得民营企业不行了,国家GDP增长率啊,财政收入都上不来了,这不行不行,我们还是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接下来就会放松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控制了。在中国之前的改革过程当中,有许多牌可以打,因为束缚太多了,各种比如行业准入,牌照发放,还有一些工具比如免税,免地租,补助等。现在可打的牌不多了,而且有效的也不多了,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最有效且为数不多的好方法。
所以,可以期待在一年之内,ZF会采取对中小企业宽松一些的做法,不会有利率市场化,那也应该会有相应的有效措施的,因为这符合PARTY的利益。所以,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抄底时期,主要是对于产业资本或者私募基金,比如buyout或者私募股权基金的好时机,因为现在价格低。但是股票市场的话,还得慢慢来感觉。
5.
历史教训
在由于之前的货币放宽导致CPI高企之后,ZF用准备金率来调节货币的时候,赶紧投资于艺术品市场,或者房地产(当房地产没被压制的时候),不用这个策略的时候,赶紧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