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2165 2
2010-02-22
摘  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但融资难已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改变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完善融资渠道和体系建设,对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源融资,外源融资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实有企业971.46万户,其中99%以上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然而,却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情形,特别是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更是加重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程度。资金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资金短缺、融资难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分析
    从融资主体角度,可将企业融资方式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第二层次将外源融资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第三层次是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作进一步的细分(见下表)。内源融资是企业依靠其内部积累进行的融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中的作用相当重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内源融资能力及其增长,会受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净资产规模和未来收益预期等方面的制约,融资规模受较大限制。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从外部融入资金用于投资,是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投资的过程。它可能不受企业自身积累能力的限制。在经济日益货币化、证券化和信用化的进程中,外源融资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在外源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中小企业更加依赖债务融资,在债务融资中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又占主导。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差。一是管理制度滞后及相关财务核算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大多是以家庭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制度,导致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未有效分离,企业资产与所有者个人财产未能明确区分,内部管理较为混乱。同时,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建立健全的财务核算体系,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问题严重,有的甚至没有会计报表,致使外界很难获取真实的财务信息,资信等级一般较低。二是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和适当的其他资产,抵押担保贷款方面成功概率偏小。大部分中小企业资产总额在4000万元以下,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同时抵押程序烦琐、各项费用较高。三是经营管理随意性大,信用评级普遍偏低。近年来,中小企业以破产、改制为名逃避银行债务之实等事件时有发生。据资料显示,中小企业的违约率要高于大型企业。信用观念缺失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银行不得不采取“惜贷”、“慎贷”措施严格控制贷款。
    2.银行慎贷、惜贷。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银行无法获得中小企业的真实财务数据,无从评估对中小企业放贷的风险,出于信贷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在放贷上仍然存在“成分歧视”和“规模歧视”,往往对中小企业信贷条件苛于大型企业,存在恐贷、慎贷、惜贷的现象。其次,收集、鉴定中小企业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型企业的5-8倍,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不足以覆盖银行的管理成本和风险,致使其不愿为资金需求急迫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加之,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倒闭或歇业比率。虽然在我国,没有关于企业倒闭方面的统计资料,但据一些银行管理人员估计,我国有近30%的私营中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近60%在4年内消失。中小企业高比率的倒闭状况,使银行向其发放贷款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贷款偿还的高违约率也是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末,我国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达到11.6%,比银行业整体平均不良贷款率高出9.6个百分点,风险较高。
    3.政府制度供给及扶持不足。从政府角度看,虽然近几年出台了一些政策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但总体看还未形成完整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财税减免支持力度不足,确保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市场发挥作用的法律、法规体制和市场维护制度、提供信贷担保以及信息服务体系等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社会信用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造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不合理、行为不规范和效率低下。
    4.资本市场不健全,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尚未成熟,缺少一个多层次、能够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从现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上看对中小企业较为不利,中小企业较难通过债权和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的渠道获得资金,即使是创业板,对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也设定了很高的门槛,众多中小企业无法进行直接融资。
    三、建议
    1.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增强融资能力。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信用意识,增强融资信誉度。中小企业应改革现有家族式管理的治理结构,强化经营者素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严格区分企业资产和所有者个人财产。同时,中小企业应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增强银行等资金供应者的信心。二是解决好自身发展问题,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还款能力。
    2.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合理降低中小企业实际税赋,减少行政收费。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率,允许中小企业加速折旧,放宽费用列支标准,实行设备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税收优惠。二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在已有的针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出口生产补贴基础上,启动对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补贴。三是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政府应投入一部分资金设立和启动风险投资基金,不断拓宽风险资本的来源,引导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基金进入,扩大风险投资规模,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资金来源。四是加大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投入,建立合理的信用评级标准和体系,使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环境更加规范科学。五是推进担保体系的建设,完善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机制,出台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信用担保资金补偿、奖励机制等政策,引导和规范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
    3.发展多种融资方式,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必须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国家应在进一步深化企业、金融改革的同时,适时推出新的融资渠道,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一是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在股票市场上市,适当放宽中小企业在股票市场的上市条件,通过增加企业规模和盈利标准的弹性,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和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到股票市场上市融资。二是建立多层次的债券市场体系,允许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允许其在不同层次的债券市场上流通转让,方便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三是除了要引导大型商业银行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部门外,应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中小型金融机构根植于地方经济,在获取信息、识别项目、控制风险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包括商业性中小银行、信用社、专业性贷款机构、金融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四是发展信用卡市场,适度扩大个人和企业信用卡授信额度,使部分微小企业短期、小额的流动资金需求可通过信用卡融资得到满足。五是积极推动民间借贷合法化,正确引导民间借贷,对于互助性民间借贷应承认其合理性,严厉打击高利贷性质为主的地下钱庄。
    参考文献
    [1]武巧珍 刘扭霞.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借鉴.融资体系的建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7,(4)
    [2]刘雅丽: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
    [3]黄永明:金融支持与中小企业发展[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0)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陈太玉 邓启峰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36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22 16:52:13
看看,长见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7 14:02:28
这个刚好有用啊!及时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