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kevin0815
我没有说实证不重要,两者从来就是分不开的. 我说的是那些不考虑理论模型,直接拿着中国数据run regression的文章没有多大意思,理由如下:1. 用计量模型(我指的是reduced form, 不是基于DSGE的结构模型的MLE或者Bayes方法)来做宏观问题 ,基本不靠谱,Lucas早批评过了,理由很简单,你都不能分清楚系数是不是结构型的还是非结构性的.政策每天都在变,你怎么能保证回归的系数是time invariant的? 我想这也是现在宏观都是基于DSGE做的原因吧. 2. 实证宏观的如 VAR, 我做过一些,结果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比如控制协整阶数阿,或者Choleski分解换换顺序阿,滞后阶数挑个最合适的阿(AIC,BIC检验通常会给你好不同的选择),再不然多加点变量或者少加的变量也行. 3. 中国的数据时间序列这么短, 1992-现在的季度数据,才几个样本点? 很多人闭着眼睛就上VAR,还滞后好几阶, 试想下, 如果是 N个变量,滞后K阶, 总的要估计系数个数大于 N^2*K, 我不知道估计出来的结果有多少是可以相信的, 很多人连脉冲反应的区间都不画,即使画了也完全不显著的. 这些都是我的审稿经验, 我说了这么一大堆, 只是想说国内做东西太急功近利了,看了个国外模型就直接run 中国数据,至少你也改改人家的模型,让它更适合中国一点吧.
BTW, 我是做宏观的,以上都是针对宏观文献,微观的我不是很熟悉,不过很多用Panel做的, 结果一样可以操纵,我做过用世界国家的Panel做估计,结果随便挑,什么都可以做出来. Robustness check? 你挑几个好的报告就行,referee谁会吃饱了没事把你模型的所有组合都整一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