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危险迫使金融界酝酿新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一事实充分说明美国并未进入平稳的经济复苏,美联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很不理想,不得不冒着引起投资者恐慌情绪和美元信誉危机的风险,推出这一明知将会遭到世界各国强烈反对的政策。但是,美国显然无法容忍滥发货币政策导致美元霸权衰落,因为这将从根本上动摇美国全球经济军事霸权的基础,同时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凭借拥有强大国家调控能力的优势,较好克服危机冲击恢复增长与美国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在奥巴马访华后随即采取一系列措施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包括为朝韩冲突、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等推波助澜,甚至派遣航空母舰到黄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蓄意加剧中国周边地区紧张局势以遏制中国崛起。2001年美国陷入网络泡沫破灭后的经济衰退,曾通过伊拉克战争实施军事凯恩斯主义措施挽救危机,这次美国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网络泡沫后的衰退,美国将转嫁经济危机的目标瞄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意味着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安全和国防安全构成全面挑战。
问
2010年底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绷紧了世界各国的神经,西方媒体甚至认为紧张局势已经接近了爆炸性的临界点,人们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朝韩冲突的突发事件,你却认为偶然突发因素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层的国际金融背景,能否解释一下你的颇为与众不同的看法。
答
2010年11月韩国首尔召开的G20峰会上,美国滥发美元的量化宽松政策遭到了各国首脑的孟猛烈抨击,德国总理默克尔批评美国实行双重标准,指责中国操纵汇率的同时却自己滥发美元人为操纵汇率,当时国际媒体称韩国首尔掀起了货币战争的嘴上风暴,但是,我却认为美国滥发美元政策引发的世界各国对货币战争的担忧,将会很快演变成真正的国际局势动荡。果不其然,朝鲜半岛一度缓和的紧张局势骤然升温,美韩连续在敏感区域内举行军事演习,2010年11月23日发生了朝韩在延平岛交火和伤亡的事件。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刺激了投资者的避险情绪,美元指数迅速反弹并且短短数日后一度突破了80关口。
问
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是由偶然的突发事件引起的,直接因素似乎与美国数量宽松政策无关,虽然实际结果刺激了投资者避险情绪和美元指数反弹。
答
美国这次对待朝鲜局势的态度与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美国在朝鲜发射卫星和试验核弹后也相对克制,仅仅威胁经济制裁而没有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威慑,原因是朝鲜不像伊拉克、伊朗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美国缺乏足够的经济利益动机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而且朝鲜拥有核武器后军事冲突的代价太大。
美国积极进行伊拉克战争期间,即使朝韩之间发生偶然的摩擦、冲突,美国也从全球战略出发约束韩国军队,不允许朝鲜半岛局势过度升温分散美国力量。但是,这次同经常发生的朝韩军事摩擦冲突相比,美国摆出的姿态不是劝架而是煽风点火,还摆出打群架的姿态派航空母舰进入黄海,一次示威演习不够还要连续不断演习,模拟射击不够还要向争议海域反复实弹射击。
问
美国在全球各地卷入的麻烦争端已经够多了,为何还要卷入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新麻烦呢?
答
倘若像美韩宣称的那样军演为了促进局势稳定,完全可以在更为安全的海域展示军事威慑力量,也可以延续美国经常使用的经济制裁手段,完全没有必要在朝鲜明确表示反对的情况下,在双方有争议的海域举行实弹军事演习,甚至在俄罗斯强烈呼吁暂停演习后继续坚持实弹射击,致使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到千钧一发的爆发关头。
倘若通过精心策划的挑衅事件制造紧张局势,美国可一箭双雕获得多方面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刺激投资者避险情绪扭转美元急剧下跌的态势,既能够继续滥发美元又能维护美元购买力和美元霸权,这样可立刻获得成百上千亿美元的巨大经济利益;扭转国际舆论高度关注美国滥发美元的不利形势,将舆论焦点从抨击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上转移开来;有利于军火工业综合体争取国防预算和订单,向亚洲国家扩大军火销售获取巨额利润;在局势不失控条件下制造借口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将航空母舰开到中国周边进行战略性侦查和威慑。其实,美国知道朝鲜反应激烈也是局部摩擦、冲突,根本没有必要为此调动美国三个航母战斗群,美国的目的更像是寻找借口加剧紧张局势和遏制中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