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的致命错误
——供给曲线
王金贵
供给曲线的错误笔者在2003年就已发现了,经过这么多年反反复复的研究,已经确定供给曲线是错误的。供给曲线的错误还是现代经济学的致命错误。
一、供给曲线为什么是错误的
供给曲线同需求曲线一样表示,需求量与供给量都是价格的函数,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表示有什么样的价格,就有什么样的需求量或供给量。需求曲线表示:价格高,需求量低,价格低需求量高。供给曲线表示:价格高,供给量大,价格低,供给量小。同时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还推论出: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请注意,这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推论出的理论,不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原理,它们的原理就是他们所表示的。)
我们知道,需求量与供给量都是会随价格的改变而改变的。但是需求量是可以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价格改变,需求量也就会马上改变,期间几乎是不需要时间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就是静态关系。而供给量则不同,供给量的改变是需要通过生产而改变的,无论是供给量的增加,还是供给量的减少,都是通过生产的,都是通过生产增加或减少的,供给量不能不通过生产而改变(增加或减少)而生产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是需要时间的。这就是说供给量虽然也能因价格的改变而改变,但不会同需求量一样,随价格的改变而马上改变,供给量不会随价格的改变而马上改变,期间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价格上升了,市场上的供给量不会自行增加,需要通过生产,供给量的增加数量大了,还需要通过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价格下降了,市场上的供给量也不会自行减少,商品的供给者不会因为价格下降把自己的商品销毁或扔掉,从而使自己的商品减少。
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不是静态关系,在静态中,或者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供给量是不变的,是一个常量,而不是一个变量。供给曲线在静态中是不成立的。
在静态或短暂的时间内,供给量是不变的,是常量,供给曲线是不成立的,那么在动态或长期内,供给量是可变的,供给曲线是否成立呢?同样是不成立的。
我们知道,在长期,供给量是会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价格上升,供给量会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会减少,但是在现实经济中,供给量不只是受价格的影响,而价格也受供给量的影响,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是供给量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供给定律,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个价格随供给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供给定律,我们把前一个供给定律称为现代经济学的供给定律,后一个供给定律称为价格的供给定律。
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当供给量随价格的改变而改变时,供给量的改变也会使价格改变,那么在这时,供给量又是如何随价格的改变而改变呢,在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还能成立吗?
假如一个商品的价格由5元提高到10元,商品的供给量就由2万增加到4万。但是商品的供给量不会一下子就由2万增加到4万,而是要有一个过程,当供给量增加到3万而不是4万时,按照价格的供给定律,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这时价格就会下降,那么这时商品的供给量是按照现在下降了的价格进行供给,还是按照10元进行供给?
这就是说供给曲线所表示的供给定律与价格的供给定律是相矛盾的,是不能同时成立的。我们知道价格的供给定律是现实存在的,那么供给曲线所表示的供给定律自然就是不存在的,供给曲线就是错误的。
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拿出铁一样的事实说明供给曲线及其所表示的供给定律是不成立的,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在近十几年,我国的汽车的价格是在不断下降的,而汽车的产量或供给量却是不断增加的,按照供给曲线所表示的供给定律,价格下降,供给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而我国近十几年的汽车却是,价格下降,产量或供给量增加,不仅汽车市场是如此,电视机、手机等许多商品,都出现过同样的情况。这充分说明供给曲线及其所表示的供给定律是不成立的,是错误的。
当然价格的变化的确能使供给量发生变化,这也的确是经济的一个规律,是经济的一个动态规律,需要经济学在理论上推论出这一经济规律。现在我们只要知道这一规律存在就行。
这里请注意:我们可以用供给曲线所表示的供给定律推论出价格影响供给量这一规律,但不能由价格影响供给量这一规律推论出供给曲线所表示的供给定律。
二、供给曲线的错误与微观经济学
供给曲线是错误的,用供给曲线所研究的局部市场均衡理论自然也就是错误的。
西方经济学的局部市场均衡理论有两个,一个是马歇尔的局部市场均衡理论(供给曲线最早就是由马歇尔创立的),一个是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市场均衡理论,这两个局部市场均衡理论是不同的。马歇尔的局部市场均衡理论是以数量(供给量)作为市场的调节者,研究市场如何使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就是马歇尔的市场均衡。而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市场均衡理论则以价格作为市场的调节者,研究如何使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相等,使市场既不出现过剩,也不出现短缺,供求相等就是现代经济学的市场均衡。为什么会存在两个局部市场均衡理论,现代经济学家们并没有否定马歇尔的市场均衡理论,没有说马歇尔的市场均衡理论是错误的。
其实在两个局部市场均衡理论都是错误的。可惜的是笔者不能在这里进行作图,不能详细分析这两个局部市场均衡理论的错误。这里笔者只能简单阐述一下。
在马歇尔局部市场均衡理论中,出现了逻辑错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都是以价格为自变量,数量为因变量,数量是价格的函数,数量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而在市场均衡理论分析中,马歇尔把数量作为市场的调节者,通过数量的改变来使价格改变,使市场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这里马歇尔则是以数量为自变量,价格为因变量,价格是数量的函数。
在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市场均衡理论中。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过剩。按照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出现过剩时,价格会下降,趋向均衡价格,趋向市场均衡。但是过剩的商品应该怎样解决?
这两个局部市场均衡理论都只能研究局部市场均衡,都只能研究某一个市场的均衡,不能由此去研究所有市场的市场均衡,也就是不能研究一般市场均衡,不能使市场均衡理论由局部市场均衡理论演绎至或发展到一般市场均衡理论,从而使局部市场均衡理论与一般市场均衡理论不能相统一,不能成为一体。
这两个局部市场均衡理论还混淆了市场均衡。实际上的市场均衡应分为生产均衡与交换均衡。供给量只能在生产中改变,生产均衡实际上是供给量可变的市场均衡,在市场交换中,供给量是不变的,交换均衡也就是供给量不变的市场均衡。
在生产中,通过供给量的改变来实现生产的市场均衡的,在生产中,数量(供给量)是调节者,价格在数量的调节下改变,在这里价格是被调节者,而不是调节者。实际上马歇尔的市场均衡研究的就是生产均衡。
在市场交换中,供给量不变,价格才能发挥调节作用,通过价格的市场调节,达到市场交换均衡。市场交换均衡也就是供求相等的市场均衡,在市场交换中,价格调节可以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使市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过剩或短缺问题。而在商品生产中,不存在供求相等的问题,因为供求相等的问题在商品交换中就解决了。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市场均衡理论实际上所研究的只是市场交换均衡。
显然,无论是马歇尔,还是现代经济学,他们都没有区分出生产均衡与交换均衡,混淆了生产均衡与交换均衡,混淆了市场均衡,混淆了生产理论与交换理论,混淆了市场经济理论。
由于供给曲线的错误及市场均衡理论的错误,使现代经济学至今不能研究实际的市场经济。现代经济学只能假设所有的商品需求者与商品供给者同时到市场上,共同决定价格,共同决定怎样的价格能使市场均衡,共同决定怎样的价格能使市场供求相等,市场的商品交换也是在找到了市场均衡的价格后才进行的,或者是找到了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后才进行的。
而实际上商品需求者与商品供给者不是同时到市场上的,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价格也不是市场均衡的价格,不是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市场均衡只是经济学家们头脑中的想象,是抽像的经济事物,而不是实际的经济事物。实际上的经济不是市场均衡的经济,不是处于市场均衡状态,而是处于市场失衡状态,经济学更重要的是研究市场失衡,而不是研究市场均衡。
现代经济学能研究得了市场失衡妈,能研究得了实际经济吗,能研究得了实际的价格吗?这些现代经济学办不到,如何使经济学走向现实这一直困扰着现代经济学,问题的根本就是由供给曲线的错误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