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下午2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后的短短几天时间里,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会同其他金融当局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确保受灾地区的基本金融服务,向金融市场大规模注资以防止震灾恐慌可能造成的流动性不足。
迅速建立灾害应对体制
地震当天,日本银行立即设立了由总裁白川方明担任本部长的“灾害对策本部”,把握、应对地震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带来的影响,迅速查明并及时公布日本银行总行和分支机构建筑物受损情况,立即检查并及时公布日本银行窗口业务、支付结算系统运行状况。为保证存款支取通畅,以东北地区为业务中心的灾区金融机构周末照常营业。为此,日本银行主动与这些金融机构联系,保证其现钞供应。此外,日本银行还与东北灾区之外的金融机构保持密切联系,确保灾害时期现钞供应的灵活机动。自地震发生即日起,日本银行网站主页连续、及时公布日本银行已经或将要采取的应对政策和措施。
确保受灾地区的基本金融服务
地震当天,日本银行总裁白川方明和日本内阁府特命金融担当大臣自见庄三郎立即联合发布“平成23年(2011年)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地震灾害金融应对措施”。要求各金融机构根据受灾居民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灾民对基本金融服务的需求。
对银行类金融机构提出的要求:一是在确认存款人身份的前提下,即使存款人存款证明、存折等丢失,也应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的要求。二是在没有登记印章的情形下,用拇指印代替。三是根据具体情况,满足定期存款和零存整取储蓄存款提前提取的要求。四是对因地震影响而超过支付期限的票据,经与相关金融机构协商,应予承兑。五是兑换污损纸币。六是对国债丢失的情形予以充分协商。七是根据对应急资金的需求情况,采取便利受灾居民的适当措施,譬如设立融资咨询点、简化贷款审查手续、缩短贷款获得时间和延缓贷款偿还等。八是适当考虑在节假日和正常营业时间以外营业。针对无法进行窗口营业的情况,要在充分考虑顾客和员工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自动取款机为受灾居民提供取款便利。并且规定,上述八项措施要在金融机构店头予以公布。而且暂停营业的网点、以自动取款机替代窗口营业的网点等除应尽快店头告示之外,还要在报纸和互联网主页公布。
对证券公司提出的要求:一是在顾客丢失注册印章的情况下,证券公司要尽可能采取措施提供便利。二是如果顾客丢失了有价证券,证券公司要协助补办手续。三是如果受灾顾客提出出售有价证券或终止合同并期望当天支付,证券公司要尽可能采取措施提供便利。四是对采取停止窗口营业措施的网点,其名称需店头公告,并在报纸和互联网主页公布。
对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和小额短期保险业者提出的要求:一是如果保险合同人丢失保险契约和注册印章,应当尽可能采取措施提供便利。二是对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理赔支付应尽可能迅速。三是根据保险合同人的受灾情况,对其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的保费缴付尽可采取适当廷缓措施。四是对采取停止窗口营业措施的网点,其名称需店头公告,并在报纸和互联网主页公布。
对火灾共济协同组合提出的要求:一是如果共济合同人丢失保险契约和注册印章,应当尽可能采取措施提供便利。二是共济金的支付应尽可能迅速。三是根据共济合同人的受灾情况,对其共济费的缴付尽可采取适当廷缓措施。四是对采取停止窗口营业措施的网点,其名称需店头公告,并在报纸和互联网主页公布。
大规模紧急注资稳定货币市场
地震后第三天,恰逢日本银行货币政策会议的预定日期。会议原定下午1点开始,会期两天。但为了对地震和海啸带来的影响作出迅速反应,不仅会期缩短至一天,而且提前召开。会议讨论针对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地震大规模紧急注资并实施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
会后,日本银行宣布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包括银行等在内的短期货币市场紧急注入18万亿日元,其中即日注资15万亿日元。日本银行希望通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紧急注资,安抚因大地震及次生灾害影响带来的市场恐慌心理,确保货币市场稳定和资金结算顺畅,力争在流动性供应方面万无一失。充足的流动性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防范灾区金融机构面临资金周转不灵或升息风险。
为防止企业经营情绪恶化和金融市场风险厌恶情绪增高对实体经济带来不良影响,日本银行决定采取进一步的宽松货币政策,将2010年10月启动的资产购买计划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再增加5万亿日元,达到40万亿日元的规模。
几点启示
地震发生后日本银行政策应对的以下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反应迅速。地震发生当日,日本银行就设立了“灾害对策本部”,构建灾害应对体制,发布旨在保障灾民基本金融服务需求的“地震灾害金融应对措施”。地震后第一个工作日,日本银行即开始连续向货币市场大规模注入流动性,安抚地震造成的市场恐慌,并及时调整货币政策。
二是侧重稳市场、保民生。稳市场是稳定金融市场,尽最大努力防范地震带来的恐慌,确保流动性充足和支付结算体系运行正常。保民生就是敦促金融机构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给灾民造成的提款、获赔和保费缴纳等方面的不便,满足受灾居民对基本金融服务的急切需求。
三是政策透明、公开。已经或将要采取的政策措施都在日本银行网站主页及时予以公布,而且对金融机构的相关信息公示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日本是地震灾害多发国家,在地震灾害的金融政策应对方面积累了比较系统成熟的经验。对同为灾害多发区的我国来说,日本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