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外文文献专区
755 36
2022-06-25
英文标题:
《Exponential Structure of Income Inequality: Evidence from 67 Countries》
---
作者:
Yong Tao and Xiangjun Wu and Tao Zhou and Weibo Yan and Yanyuxiang
  Huang and Han Yu and Benedict Mondal and Victor M. Yakovenko
---
最新提交年份:
2017
---
英文摘要:
  Economic competition between humans leads to income inequality, but, so far, there has been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underlying quantitative mechanisms governing such a collective behavior. We analyze datasets of household income from 67 countries, ranging from Europe to Latin America, North America and Asia. For all of the countries, we find a surprisingly uniform rule: Income distribution for the great majority of populations (low and middle income classes) follows an exponential law. To explain this empirical observation, we propose a theoretical model within the standard framework of modern economics and show that free competition and Rawls\' fairness a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producing the exponential pattern. The free parameters of the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in our model have an explicit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and direct relevance to policy measures intended to alleviate income inequality.
---
中文摘要:
人类之间的经济竞争导致收入不平等,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支配这种集体行为的潜在数量机制知之甚少。我们分析了67个国家(从欧洲到拉丁美洲、北美和亚洲)的家庭收入数据集。对于所有国家,我们都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统一规则:绝大多数人口(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遵循指数规律。为了解释这一实证观察,我们在现代经济学的标准框架内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并表明自由竞争和罗尔斯的公平是产生指数模式的潜在机制。我们模型中指数分布的自由参数具有明确的经济解释,并与旨在缓解收入不平等的政策措施直接相关。
---
分类信息:

一级分类:Quantitative Finance        数量金融学
二级分类:Economics        经济学
分类描述:q-fin.EC is an alias for econ.GN. Economics, including micro and macro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of the firm, labor economics, and other economic topics outside finance
q-fin.ec是econ.gn的别名。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企业理论、劳动经济学和其他金融以外的经济专题
--

---
PDF下载: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6-25 00:20:30
1“收入不平等的指数结构:来自67个国家的证据摘要: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竞争导致收入不平等,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支配这种集体行为的潜在数量机制知之甚少。我们分析了67个国家(从欧洲到拉丁美洲、北美和亚洲)的家庭收入数据集。对于所有国家,我们都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统一规则:绝大多数人口(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遵循指数规律。为了解释这一实证观察,我们在现代经济学的标准框架内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并表明自由竞争和罗尔斯的公平是产生指数模式的潜在机制。我们模型中指数分布的自由参数具有明确的经济解释,并与旨在缓解收入不平等的政策措施直接相关。关键词收入不平等·一般均衡·罗尔斯公平·技术进步·熵-杰尔分类D31·D51·D63·E14作者:“陶勇1、吴向军3、陶舟4、阎微5、黄彦宇2、韩愈2、本尼迪克特·蒙代尔6、维克托·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6-25 00:20:33
Yakovenko7作者所属单位:1西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中国2汉虹学院,西南大学,重庆400715,中国3杭州电力大学经济学院,杭州310018,中国4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成都611731,中国5 Xi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Xi 710049,中国6马里兰州大学帕克分校物理系,马里兰州20742-4111,美国7马里兰州大学帕克分校CMTC和JQI物理系,马里兰州大学帕克分校,马里兰州20742-4111,美国致谢:作者感谢两位匿名推荐人和编委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所有的错误都是我们的。维克托·雅科文科(Victor Yakovenko)获得了新经济思想研究所(INET)的“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统计物理方法”资助,而陶勇(Yong Tao)获得了中国中央大学基础研究基金(SWU1409444)的资助。通信地址应为谁。电子邮件:taoyingyong@yahoo.com(Yong Tao)或yakovenk@physics.umd.edu(Victor M.Yakovenko)2“1。经济不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尽管各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经济不平等模式,但人们对其来源知之甚少,争论激烈(库兹涅茨1955年;Acemoglu和Robinson 2009年;Autor 2014年;Piketty和Saez 2014年;Ravallion 2014年;Nishi等人,2015年)。为了解释经济不平等的根源,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的机制,如制度结构(Acemoglu和Robinson 2009;Piketty和Saez 2014)、技术进步(Acemoglu和Robinson 2009;Autor 2014)、经济增长(Ravallion 2014)、心理因素(Nishi et a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6-25 00:20:35
2015),等等。事实上,由于经济不平等涉及人类社会的许多不同方面(如收入、财富、社会地位等),寻求一种普遍的经济不平等模式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一些研究人员试图找到收入不平等的普遍模式。一位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雷托(Vilfredo Pareto)提出,社会中的收入分配可以用幂律来很好地描述(Pareto 1897)。尽管许多研究已经证实,高收入阶层的人口遵循幂律(Mandelbrot 1960;Kakwani 1980),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不适用于大多数低收入人口。Yakovenko和Rosser(2009)利用美国的收入数据表明,美国社会有一个明确的两级结构(Dragulescu和Yakovenko 2001a,2001b;Silva和Yakovenko 2005;Yakovenko和Rosser 2009;Banerjee和Yakovenko 2010):绝大多数人口(中低收入阶层)遵循指数规律,而其余部分(高收入阶层)遵循幂律。Dragulescu和Yakovenko提出了基于统计力学的热平衡理论来解释收入分配的指数模式(Dragulescu和Yakovenko,2000年),最近的实证研究(Nirei和Souma 2007年;Derzsy、Néda和Santos 2012年;Jagielski和Kutner 2013年;Shaikh、Papanikolaou和Wiener 2014年;Shaikh 2016年;Oancea、Andrei和Pirjol 2016年)为其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然而,应注意的是,指数定律并不适用于超低收入数据,而超低收入数据通常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或伽马分布进行拟合(Banerjee、Yakovenko和Di Matteo 2006;Chakrabarti等人,20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6-25 00:20:39
此外,尽管指数定律在描述中低收入数据方面相当成功,但主流经济学家对热平衡机制提出了质疑(Cho 2014)。这些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分配的热理论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Cho 2014),因此,这无助于制定“政策建议”。针对这一批评,我们在本文中表明,收入分配的指数规律可以从自由竞争和罗尔斯的公平原则中推导出来(罗尔斯1999),从而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陶2015,2016). 由于我们引入了严格的经济处理,指数分布的适用范围已经确定,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它无法拟合超低收入和高收入数据。此外,我们的结果可以作为现有文献的有力补充。理解收入不平等的社会影响和量化特征是一个具有重大社会和政治意义的课题。对于不平等的定量描述,虽然有大量的个案研究(Piketty和Saez3”“2003;Piketty 2003;Banerjee、Yakovenko和Di Matteo 2006;Piketty和Qian 2009;Clementi、Gallegati和Kaniadakis 2010、2012;Jagielski和Kutner 2013;Shaikh、Papanikolaou和Wiener 2014;Saez和Zucman 2016;Oancea、Andrei和Pirjol 2016),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收入不平等的基本普遍数量结构,也就是说,看不见森林,看不见树木。在这里,我们提供了来自67个国家数据集的压倒性经验证据,证明“收入分配的中低部分遵循普遍指数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6-25 00:20:42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其他现有分配,我们分配中的拟合参数具有明确的经济解释,并与旨在缓解收入不平等的政策措施直接相关。关于不平等的社会影响,有两类文献。其中一行重点关注市场结构和制度如何影响收入不平等(Katz和Autor 1999;Autor、Katz和Kearney 2008;Heathcote、Storesletten和Violante 2010;Moretti 2013)。另一条线调查再分配减少收入不平等的机制(Piketty和Saez 2003;Piketty 2003;Atkinson、Piketty和Saez 2011;Golosov、Maziero和Menzio 2013;Jones 2015)。本文试图将这两条线结合起来。在实证研究的一方面,我们表明,自由经济呈现出普遍的两级结构:绝大多数人口(中低收入阶层)遵循指数规律,而其余部分(高收入阶层)遵循幂律。在理论研究的另一方面,我们表明,指数收入结构是自由竞争与罗尔斯公平相结合的结果,而权力收入结构则是“富人越富”(即马太效应)的结果。为了减少不平等程度,我们建议重新分配政策应基于向高收入阶层征税以支付失业补偿金的原则,符合皮克蒂的政策主张。指数收入分配事实上,现代经济学的数学工具受到物理学的强烈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