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变化,自从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中私营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可是,私营经济也有很多弊端,比如:经济实力不够强,科技水平不够高,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却使中国的经济水平提高了,说明他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可是因为是私营经济,又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没有一定的规则.记得有位外国企业家曾说:中国经济的状况是“一盘散沙”。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随着入世的深入,竞争越来越大,面对价格低,质量好,名气大,信誉高的外国商品,中国私营经济生产出来的商品可以和他们竞争吗?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可以采取"抵制洋货"的方法保护中国的经济.但我想说:目前中外合资经济也很多,我们可以抵制"洋货",但我们可以抵制中外合资经济生产出来的商品吗?毕竟这种这种商品里面有中国商品的成分在里面.如果这种商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很大,那外国商品岂不是在不知不觉中占领了中国很大的一部分市场.
"中国经济拉动世界贸易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拉动中国经济"到底哪一种更好?中国经济的增长又是依靠的哪一种呢?
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经济社会的竞争,随着入世的深入,私营经济可以在这种竞争中生存下来吗?依靠外国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可以吗?中国已加入市贸组织,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中国经济的状况是“一盘散沙”。面对中国经济目前的状况,我觉得"中国私营企业应进行兼并和重组".
但是有为网友回答我:"要想让“中国私营企业应进行兼并和重组".”只怕是很不容易的。私营企业不只排斥企业间的联合,甚至会排斥有用的人才。对于多数私营企业而言,实质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方式而已;就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很难再进一步发展的了"。
我问:"象这样没有活力的企业,可以继续生存下去吗?可以去面对激烈的竞争吗?"
回答"维持目前还是可以的,但要想发展却很难"
如果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私营企业应进行兼并和重组”的方向是正确的,只是实施起来很难.
那我想,这不会很难,只是有没有人做的问题.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起来很难的话,那可不可以先拿一个市做试验,如果取得良好的效果之后,再向全国普及,就象三十多年前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那样.如果政府通过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的兼并、重组,也会对“中国私营企业应进行兼并和重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也许社会中有我还未经历过的无奈,也许商界中有我还未看到的黑幕,但是古人说"燕过留声,人过留名"与其平淡的度过自己的一生,倒不如在史册中留下一笔.
呼吁:有没有一位省长或一位市长或一位有能力的人敢拿一个市赌一把-----为了
中国经济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