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外文文献专区
448 18
2022-06-25
英文标题: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in an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Environment: Evidence from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
作者:
Dongbo Shi, Yeyanran Ge
---
最新提交年份:
2019
---
英文摘要:
  Does academic engagement accelerate or crowd ou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university knowledge? Research on this topic seldom considers the impact of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when a formal institution for encouraging the commercial activities of scholars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is ques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which is in th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stage. Based on a survey of scholars from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we demonstrate that academic engagement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commercialization and that this impact is greater for risk-averse scholars than for other risk-seeking scholar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an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sider encouraging academic engagement to stimulate the commercialization activities of conservative scholars.
---
中文摘要:
学术参与是否加速或排挤了大学知识的商业化?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很少考虑制度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尚未建立鼓励学者商业活动的正式制度的情况下。本研究以处于制度变迁阶段的中国为背景,探讨这一问题。基于对上海海事大学学者的调查,我们证明了学术参与对商业化有积极影响,而风险厌恶型学者的这种影响大于其他风险寻求型学者。我们的结果表明,在制度转型环境中,政府应考虑鼓励学术参与,以刺激保守学者的商业化活动。
---
分类信息:

一级分类:Economics        经济学
二级分类:General Economics        一般经济学
分类描述:General methodological, applied,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s.
对经济学的一般方法、应用和经验贡献。
--
一级分类:Quantitative Finance        数量金融学
二级分类:Economics        经济学
分类描述:q-fin.EC is an alias for econ.GN. Economics, including micro and macro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of the firm, labor economics, and other economic topics outside finance
q-fin.ec是econ.gn的别名。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企业理论、劳动经济学和其他金融以外的经济专题
--

---
PDF下载: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6-25 04:49:17
制度变迁环境下的学术参与与商业化:来自上海海事大学董波史、叶燕然葛[1]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证据摘要:学术参与是加速还是排挤了大学知识的商业化?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很少考虑制度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尚未建立鼓励学者商业活动的正式制度的情况下。本研究以处于制度变迁阶段的中国为背景,探讨这一问题。基于对上海海事大学学者的调查,我们证明了学术参与对商业化有积极影响,而风险厌恶型学者的这种影响大于其他风险寻求型学者。我们的结果表明,在制度转型环境中,政府应考虑鼓励学术参与,以刺激保守学者的商业化活动。关键词:学术参与、商业化、风险偏好1。导言大学是公共研究体系的核心,大学创造的知识的商业利用在世界上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因为它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学术知识的商业化包括披露、专利、许可、专利转让和学术创业活动等活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6-25 04:49:20
事实上,商业化本质上代表了大学的“第三使命”,在许多国家受到鼓励(Foray&Lissoni,2010)。然而,商业化并不总是像现在看起来的那样合法。商业化活动最初是有风险的,并受到体制环境的制约。20世纪60年代,由于商业化活动的利润与政治尴尬风险之间的权衡,美国科学家对商业化的态度模棱两可。直到1980年颁布《拜赫-多尔法案》(Hausman,2018),大多数学者才开始从事学术商业化。该法案改变了美国大学鼓励商业化的态度,如今,商业化被视为美国大学的使命之一。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以其商业化成果而闻名,许多大学都设立了技术转让办公室(TTO),为其教授提供服务(Siegel、Waldman、Atwater和Link,2004)。最近的研究强调了学术参与的重要性,“学术研究人员与非学术组织之间的知识相关合作”(Perkmann et al.,2013),目的是将科学知识从大学转移到行业。学术参与是指合作研究、合同研究、咨询、提供特别建议以及与从业者建立联系等活动。与学术商业化相比,学术参与在科学家中更为普遍和可接受,因为学者无需担心学术参与对其科学生涯的合法性和不确定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6-25 04:49:23
然而,学术参与和商业化之间的关系仍有待研究(Perkmann等人,2013年)。一方面,学术参与可能促进商业化,因为与行业合作可以启发研究人员哪些科学发现更有商业化潜力,使他们能够投入更多精力为这些发现申请专利,以获得进一步的许可或衍生产品(Shane,2001)。另一方面,学术参与可能会排挤商业化努力。通过学术参与,公司为其业务吸收了足够的学术知识,研究人员和大学获得了可观的回报(Cohen、Nelson和Walsh,2002)。这项研究是在中国的背景下进行的,中国还远没有建立起一个正式的学术知识转移机构。虽然中国政府鼓励大学参与商业化活动,并在1996年、2002年和2015年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但在实践中,科学知识很少被商业化。中国学者仍然担心商业化进程中涉及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同行压力到流言蜚语,甚至是隐藏在早期制度交易过程中的腐败相关危险。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傅林12的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6-25 04:49:26
1.http://www.sixthtone.com/news/1001620/tsinghua-renews-contract-of-academic-charged-with-corruption   傅林,清华大学人才科学家,参与学术创业。2016年,傅被指控学术腐败并被捕。我们的研究发现,学术参与对商业化有积极影响,这种影响在风险厌恶的学者中更大。此外,组织支持改善了商业活动。本研究至少从两个方面对现有文献做出了贡献。首先,我们在研究中深入考虑了学术参与与商业化之间的关系。其次,我们的模型中加入了个人风险偏好,因为风险偏好对学术参与和商业化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组织结构如下。第2节介绍了理论框架并概述了假设。第3节解释了方法策略。实证分析的主要结果见第4节。最后,第5节给出并讨论了结论。2、理论背景和假设2.1中国的商业化商业化是指通过话语、专利和许可(Thursby&Thursby,2002、2004)或通过创办营利性公司(Ding&Choi,2011;Etzkowitz,1983;Shane& 在商业化过程中无意滥用其大学的科学资金。库拉纳,2003年;Stuart&Ding,2006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6-25 04:49:29
商业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术知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影响商业化的因素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还发现,制度和组织因素对商业化有影响(Heinecke,2018)。因此,“将制度纳入进化增长理论”(Nelson,2002)和制度转型阶段的商业化值得学者们关注。在中国,鼓励学者特权的正式制度尚未建立。中央ZF启动了多项政策和法律改革,大学和学者已经开始对商业化进行非正式探索。最重要的三项政策分别于1996年、2002年和2015年推出。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技术转让法》,以鼓励技术转让,并提供了有关技术转让的细节。分配给发明人的奖励份额不得低于转让回报的20%。这项法律首次正式承认研究人员的特权,但没有关于如何实现这一特权的进一步信息。2002年,科技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明确了公共资助科研项目的产权属于高校而非Z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