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054 10
2006-10-03

中国汽车工业前几年可是“井喷”哪,可是随之而来的WTO过渡期的结束、国际大企业的纷纷抢滩内地市场,能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等等 问题随之而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将走向何方。税收政策如何改变,是否增收燃油税、对高档进口车的消费税是否依然停止征收?

各位,对国家应该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来鼓励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鼓励节约燃油消费,保护环境有什么高招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1 16:47:00

鼓励自主创新,是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唯一出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 20:52:00

这本不是一个问题。中国的汽车工业当然得依靠自主开发与有自主知识产权,之所以现在成为了一个问题,是我们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过多的依赖外来技术与知识产权——从内部机械到汽车的外型模式。

自主知识产权将决定中国汽车工业的生死存亡,即中国汽车工业不可能在依赖外国产品的条件下继续生存下去。中国搞合资企业,目的是希望以市场换技术,绝大部分合资企业拿着人家现成的技术照着做就是,结果是不但是处处受制于人,而且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绝大部分利润交给别人,因此合资模式并不能促进中国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 23:02:00

曾经看过一汽设计的一款车的图纸,很大气,很有中国文化特色,但不知道为什么没生产,难道不符合潮流?技术上实现不了?

企业应该学会引领潮流,攻克技术难关的

总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走,什么时候能走到前面去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 15:17:00

WTO框架下政府可作的事情已经很有限了,现在政府可以灵活做的策略有以下:

1:促进"市场换技术"策略到"自主创新"策略的转变.

可以吸收借鉴"国家竞争理论"推进行业支持能力,持续营造有利环境.采用各种合法手段扶持民族汽车公司.

2:购买力引导.

目前的民族汽车工业处于成长阶段,吉利,华晨,奇瑞等都需要市场方面的支持.想想韩国国民对韩国汽车的支持就更明白这个道理.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正面宣传,荣誉奖励,采购等方式促进购买力支持民族汽车工业.

---------------------------------------------------------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3 05:20:00
研究和实施支持振兴民族品牌政策,规划国产汽车品牌行业发展计划,建立汽车高新技术科技开发中心.惟有生产我国自主品牌且品质高,达到国际燃油排放标准的汽车,汽车工业不在受制于人,才是我国汽车产业的唯一出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