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2271 0
2011-06-09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我的大胆假设!

——給老同学的信(3)

老同学:你好!我的第二封信即从人的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上发表以后,一方面网民认为马克思的那些理论是空想的理论,因此,不予理睬。另一方面一些网民认为用马克思的那些理论解决当前中国的问题是水中捞月,因此,讥笑、讽刺挖苦。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呢?难道马克思说的不对吗?

我从马克思《给维 ·伊 ·查苏利奇的复信》(马恩全集19卷)中读到以下观点:“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时,我说过,它的基础是‘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的彻底分离’(“资本论”法文版第315页第 1栏),并且说过,‘这整个发展的基础就是对农民的剥夺。这种剥夺只是在英国才彻底完成了…… 但是西欧其他一切国家都正在经历着同样的运动’(同上,第 2栏)。可见,我明确地把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是“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的彻底分离”是对农民的剥夺。这个历史的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

俄国的历史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或者说,俄国的农民是不是也要发展到资本主义呢?俄国的农民情况怎样呢?“我的回答是:在俄国,由于各种情况的特殊凑合,至今还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的农村公社能够逐渐摆脱其原始特征,并直接作为集体生产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正因为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所以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俄国不是脱离现代世界孤立生存的;同时,它也不像东印度那样,是外国征服者的猎获物。”这里马克思认为,俄国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农村公社,它能够逐渐摆脱其原始特征,并直接作为集体生产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

“在俄国公社面前,资本主义是处于危机状态,这种危机只能随着资本主义的消灭、现代社会的回复到‘古代’类型的公有制而结束,或者像一位美国作家所说的,现代社会所趋向的‘新制度’将是‘古代类型社会在一种更完善的形式下的复活’。因此,不应该特别害怕‘古代’一词。”这里马克思引用摩尔根的话,说明资本主义必然消灭,必然要回到“古代”类型的公有制。


接着马克思谈到了“农业公社”不同于较古的类型的公社的某些特征。

“首先,所有较早的原始公社都是建立在自己社员的血统亲属关系上的;农业公社割断了这种牢固然而狭窄的联系,就更能够扩大范围并保持同其他公社的接触。

其次,在公社内,房屋及其附属物—— 园地,已经是农民的私

有财产,可是远在农业出现以前,公有的房屋曾是早先各种形式的

公社的物质基础之一。

最后,虽然耕地仍归公社所有,但定期在农业公社各个社员之

间进行重分,因此,每一个农民用自己的力量来耕种分配给他的田

地,并且把生产得来的产品留为己有,然而在较古的公社中,生产

是共同进行的,只有产品才拿来分配。这种原始类型的合作生产或集体生产显然是单个人的力量太小的结果,而不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结果。



不难了解,‘农业公社’所固有的二重性能够成为它的强大的

生命力的源泉,因为,一方面,公有制以及公有制所造成的各种社

会关系,使公社基础稳固,同时,房屋的私有、耕地的小块耕种和产品的私人占有又使个人获得发展,而这种个人发展和较古的公社

的条件是不相容的。”马克思认为,正是这种农村公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资本主义的消灭进入俄国农村公社的古代类型的公有制是理所当然的。


“俄国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农业公社’保存到今天的欧洲唯一的国家。它不像东印度那样,是外国征服者的猎获物。同时,它也不是脱离现代世界孤立生存的。一方面,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地、逐步地把小土地个体耕作变为集体耕作,并且俄国农民已经在没有进行分配的草地上实行着集体耕作。俄国土地的天然地势适合于大规模地使用机器。农民习惯于劳动组合关系,有助于他们从小土地经济向合作经济过渡;最后,长久以来靠农民维持生存的俄国社会,也有义务给予农民必要的垫款,来实现这一过渡另一方面,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


马克思告诉俄国的同志们:“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环境是独一无二的!在欧洲,只有俄国‘农村公社’不是像稀有的现象和罕见的怪事那样零星地保存下来,不是以不久前在西方还有的那种原始形式保存下来,而几乎是作为巨大帝国疆土上人民生活的统治形式保存下来的。如果说土地公有制是俄国‘农村公社’的集体占有制的基础,那末,它的历史环境,即资本主义生产和它的同时存在,给它提供了大规模地进行共同劳动的现成的物质条件。因此,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它能够以应用机器的大规模的耕作来逐步代替小土地耕作,而俄国土地的天然地势又非常有利于机器的使用。因此,它能够成为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体系的直接出发点,不必自杀就能开始获得新的生命。可是开始的时候,恰恰相反,必须使它处于正常的状态。”


综上所述,马克思认为,在俄国的农村公社的条件下,俄国农民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这个成果就是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的生产技术,资本主义创造出来的强大的生产力。所有这些肯定的成果,在俄国公社面前,它能够以应用机器的大规模的耕作来逐步代替小土地耕作,而俄国土地的天然地势又非常有利于机器的使用。因此,它能够成为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体系的直接出发点,不必自杀就能开始获得新的生命。因此,在俄国农村公社里,完全不必要进行用钱赚钱的活动!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的阐述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明的是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作为生物的组成部分的人,作为由细胞体组成的人,或者说叫做自然人的历史发展过程。因为,自然人的劳动的异化,导致了私有财产,导致了人的异化——把人划分为劳动的人和不劳动的人。所以马克思在这里的结论就是要进行共产主义运动,这种共产主义就是把异化的人复归到自然的人。


第二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是异化的人即工人或者无产者,作为异化劳动或者雇佣劳动,或者打工的劳动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劳动者异化为工人,劳动产品异化为商品,而且劳动产品还异化为货币,货币异化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在这里的结论是:由于工人无偿地不断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地把剩余价值变成资本。资本越是增加,工人就越是贫困,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要消灭,


第三部分,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古代史笔记》以及《给维 ·伊 ·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阐述的是,东方社会(包括俄国、中国等)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的发展过程。因为亚西亚的所有制,和古代公有制有相似性,特别是它们和三百多年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历史同时存在,同时发展,但是,并没有像西欧那样发展到资本主义。马克思的结论是:这些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也就是说不要把生产变成用钱赚钱的手段,就可以达到作为自然人需要的共产主义社会。

    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