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4659 35
2011-06-10
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于2011年6月9日起正式对外发布。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是自2009年以来的第三次年度报告。本年度报告共分为三个子报告:“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报告”和专题研究“高等教育人口流动分析”。本报告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的满足程度、为读研所做的本科学术准备的分析,来反映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就业质量是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最主要的社会评价指标。

    “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是对全国层面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的分析。就业率、薪资、专业对口率、职业吻合度、毕业半年内离职率、毕业生满意度是主要的分析指标。其中,职��吻合度是为新增分析指标,反映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是否认为目前的从事的职业符合自己的期待,是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之一。重要的就业指标与满意度指标都有跨年度的趋势分析。失��严重的专业���预警分析是用于宏观层面的专业结构调整的参考之用,与去年相比无明显变化。今年新增的分析还有“自主创业所需能力和知识”。

    “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报告”是本年度报告的全新部分。该子报告是基于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半年后和三年后两次跟踪调查而得。对同一届大学毕业生不同时点的全国性抽样跟踪,是非常必要和宝贵的。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和研究者共同认为,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常常不是毕业后短期能够充分体现的,需要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毕业后3-5年的中期跟踪、毕业10年后的跟踪,以反映大学毕业生的中长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毕业三年后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毕业生的职业转换、就业的稳定性、晋升、能力要求、培训、自主创业的变化。

    每年本书都有一个研究专题,今年的研究专题是“高等教育人口流动分析”。其中分析了各地区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吸引力,大学教育引起的区域性人才流动,家庭的职业阶层上升和“北上广”地区的流动。

    《就业蓝皮书》的作者——麦可思是国际水平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专精于高等教育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测量与评估,为中国众多高校提供基于数据库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评估报告和教育咨询服务,帮助高校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结果评价为依据的数据化管理。

    麦可思公司自2007年以来,每年对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每3年对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和雇用情况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从2010年开始,连续两年对之前调查过的全国2006届和2007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毕业三年后的职业发展跟踪调查。目前,麦可思已经调查了2006届、2007届、2008届、2009届、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和麦可思数据库已经为中国的众多高校、各级ZF教育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术研究机构、大学毕业生和高考生等广泛参考。

1.2011年调查规模及覆盖面

    2011年度麦可思-全国大学毕业生调查分为以下两类:

    (1)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该调查于2011年3月初完成。抽样达到46万余人,回收问卷约22.7万份,回收率约49%。共覆盖2093所高校、分部、分院,其中“211”院校为116所,非“211”本科院校(部)为968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为1009所(部)(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共调查了1247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606个,高职高专专业为641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75个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07个职业,共计640个职业,占全国所有职业分类的94%(《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11版)》);覆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315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316个行业,共计316个行业,覆盖全国所有行业分类(《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11版)》)。

    (2)2007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职业发展的抽样跟踪调查。该调查于2011年2月完成。本届大学毕业生曾经在其毕业半年后进行过调查(2008年2月份完成,回收问卷约20.3万份),2010年底到2011年初的调查为该答题群体三年后的连续跟踪调查,回收问卷约10.95万份。共覆盖2006所高校、分部、分院,其中本科院校(部)为1062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为1619所(部)(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共调查了1197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570个,高职高专专业为627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93个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05个职业,共计609个职业,占全国所有职业分类的84%(《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11版)》);覆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316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309个行业,共计316个行业(《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11版)》)。

2.调查对象

    毕业半年后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包括“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的毕业生,不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的毕业生。

    毕业三年后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包括“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的毕业生,不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的毕业生。

3.调查方式

    分别向毕业半年后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和毕业三年后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帐户号,两类调查答题问卷不同。答卷人回答问卷,答题时间约15至30分钟。



1-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毕业去向  
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更多选择直接工作
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泛渤海湾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2-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就业数量分析  
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
绝大多数专业门类的2010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比2009届明显上升
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主要职业类为销售
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主要行业类
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为民企
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规模是3001人以上的大型单位
22%半年后处于失业状态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为“待定族”
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

3-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就业质量分析  
全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479元
2010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专业门类
2010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城市
2010届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4%
2010届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本科专业门类为医学,高职专业门类为材料与能源大类
60%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
34%的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半年内发生过离职

4-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专业预警  
201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

5-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能力与知识培养质量  
2010届大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2010届大学毕业生最重要的核心知识是销售与营销知识

6-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求职分析  
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难度降低
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期待底线连续两届上升
2010届大学毕业生最主要的求职成功渠道
......

http://www.mycos.com.cn/report/list.action?category=1060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10 17:16:40
不错的资料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1 12:56:40
大学生就业,一个字,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1 16:39:55
这东西不错     推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2 11:55:11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0 19:29:21
不错的资料哦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行业分析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278094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