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4761 7
2011-06-10
最近一直关注乡村农田使用状况,发现随着现在外出人员增加和农业耕作本身的高风险、低收益情况,农田抛荒现象异常严重。但是另一方面,某些年轻人员着手承包被空置出来的农田却困难重重。我们一直所说的规模经济在农村实际上很难有效实行,这一方面是农田承包的各种障碍存在,另一方面即便是承包下来的田地,真想通过土地平整,消去田埂,农户们又诸多不愿。所以,现在的农村是个体经营不断减少,而规模经营呢又困难重重,这个困局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充分发挥。虽然,形成目前的困局可以说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是我个人认为ZF也许可以通过适当引导的方式来整体提高农业生产力。其中方法之一,就是是否可规定抛荒土地必须复耕或者转租出去,否则给以一定的经济惩罚(当然具体绩效还有待进一步论证),这样土地的出包方就有了相应的激励。那么,似乎有助于广大农村基本农田的运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10 18:25:21
不错的选择,这个是我国城市化过程的一个问题,现在诸多媒体总是说我国农村的劳动力剩余多少多少。其实不然,农村现在很缺劳动力,只是在农村耕作不但辛苦而且赚不了钱,ZF通过低定价将本属于农民的收益转移给了城市。农民的利益、福利和社会地位长期得不到提高,并且与城市居民差距不断拉大,也就没了积极性,工业劳动力的缺失给了他们离开农村一个很好的机会。关键还在于国家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公平性问题,不能再继续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去做大城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0 18:26:27
1# 张伟明 当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超过种田的收入时,谁还会去种田?在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的农民眼中,农民是处于社会最下层的,社会地位最低,收入最差(想要好收成还得看老天)。现在农村里留下来种地的绝大部分都是40以上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0 18:50:37
1# 张伟明 山区农村一些偏远的地被抛荒,在劳动力下降的情况下是必然的。用行政命令强迫种无收益或低收益的地,只会激起民愤。当有一天,农产品(主要是粮食价格)价格的上涨引起的收益超过外出打工的时候,自然会有人回去种田。关键是无论是国家还是经济环境都不可能允许现在的中国(甚至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出现粮食价格大幅上涨。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减少的数量到底有多少,剩下的是否足够满足人民的需要、支撑经济的发展。当前ZF的工作重点并不在此,而下面上报的可耕地数量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水分。真正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学者,不是官员。学者没有资源、权利,也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来做这件事。如果耕地减少的足够多,那么总有一天粮食价格会飙涨,涨到ZF和城市人都无法容忍的时候,那一天,才是ZF会认真考虑这件事的时候。相信你还有足够是时间,拿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0 18:51:51
1# 张伟明 纯粹是自己的感受,一己之见,胡言乱语,敬请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0 21:00:18
3# sypu
外出打工的收入水平对某部分来说提高了,这是事实!我的意思是,对外出打工这部分人的土地如果能够有效使用起来的话,是否也能够提高不出去打工人的收入水平。现在好多地区的现状是,我外出打工了,或者外面有产业了,但家乡的土地哪怕是荒芜着,也不愿意以一定的价格承包出去,或者哪怕愿意承包出去,也不愿意承包方根据自己的生产安排来有效平整土地。这是问题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