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所列项目为与举办奥运会相关的主要清洁能源建设项目,所需投资为2002~2007年所需投资。
(一)天然气
根据能源结构调整方案,2008年需50亿立方米天然气。目前第一条陕京长输管线最大供气能力约33亿立方米/年,其中最多能向北京供气24亿立方米/年。因此北京必须立即着手引进第二条长输管线。
气源。建设天然气进京第二条长输管线工程、大张坨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扩建工程及其他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工程。
市内管网。建设天然气市内管线、门站、调压站、球罐等设施,改造人工煤气管线和调压站用于输送天然气。
加气站项目。根据申奥承诺,2008年我市90%和公交车和全部的市政(环保和邮政)用车为清洁燃料车。建设天然气加气站和液化气加气站(约290个),购置及改装清洁燃料的公交车、出租车及市政用车。
锅炉煤改气工程。2005年完成城区内5000台燃煤锅炉的改造工程,2007年完成城近郊区剩余3000台燃煤锅炉和远郊区城关镇有条件改造的燃煤设施。完成高井发电厂燃气改造工程。
区域燃气热电联产工程。建设北京电子城燃气热电厂工程 、清华燃气热电厂工程、亦庄燃气热电厂工程 、上地燃气热电厂工程。
(二)电力
电源建设项目。建设草桥燃气热电厂、太阳宫燃气热电厂、第三热电厂燃气发电机组一期和二期工程。在北京境外建设王滩电厂一期、内蒙古正蓝电厂一期、内蒙古岱海电厂一期、下花园电厂六期工程。
电网建设项目。完成500千伏、城区220千伏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实施城区主要街道和奥运场馆周边地区架空线路入地工程、奥运场馆及相关地区电力设施改造工程、城区危旧房改造配套电力设施改造工程。
旧城保护区的电采暖项目。完成为保证二环路内平房保留区600万平方米建筑使用电采暖所必需的电力建设与改造工程。
(三)热力
完成双榆树供热厂扩建工程及草桥燃气热电厂新建工程。完成高碑店热电厂外网配套工程以及其他管网工程。完成奥运公园及周边地区的供热系统新建及改造工程。
(四)新能源和能源新技术
地热采暖及水源热泵。至2008年,全市共完成地热井160眼。建设奥运公园地热供暖工程,为奥运场馆提供地热采暖面积40万平方米。
太阳能利用。大力推进太阳能利用,实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在奥运公园内实现光伏发电3兆瓦,同时实现90%的生活热水由太阳能加热。建设奥运公园光电利用工程、奥运公园光热利用工程。
风能发电。在北京周边地区现有及计划建设的风力发电厂装机容量约为5万千瓦,其能力基本达到奥运公园所需电力的20 %(申奥承诺),争取在举办奥运会期间向周边地区购买风力发电,同时积极探索在延庆建设风力发电厂的可行性。
生物质能。提高农村用能品位,改善农村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实施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工程和大型沼气能环工程。
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汽车。研究和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汽车,以改善交通所造成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