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80 0
2011-06-10
“蒜你狠”是时下流行的一句时髦用语,这是源于大蒜疯涨超过100倍,甚至比肉、鸡蛋还贵。价格居高不下,“炒”蒜者日益增多。每天开门七件事,。面对近日价格飞涨,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菜贵了就吃肉,肉贵了就吃菜,都贵了就少买点儿,搭配着吃。
   细看今年的菜价,土豆、大蒜、在菜市中出尽风头:大价钱追赶一斤鸡蛋的价格、大蒜价格贵过……其他品种的蔬菜也或多或少跟着起哄。 2010年5月11日公布了4月主要经济运行数据。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蒜”你狠的菜价,让老百姓在掏荷包里的银子买蔬菜时,想了又想,算了又算,最后只能感慨:“什么都涨了。” 菜价上涨,引发了舆论热潮,也引发了喜忧参半的阵阵反思。 可喜的是,在全国菜价飙升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时代国人生活重心和营养观念的转换:从昔日的吃不饱、端起碗吃肉、到痛恨肉价飞涨,再到今天的“菜比肉贵”,我们在恍然间已走过了粮荒、肉荒、菜荒三个阶段,老百姓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同时折射出老百姓在吃饱之后,进入了注重营养搭配、追求健康饮食的新层次。
    令人担忧的是,过快上涨的菜价实实在在地加重了消费者的菜篮子负担,持续上涨的菜价让人望“菜”兴叹。对于这轮菜价上涨,有关部门给出了如下理由:天气异常,西南干旱、北方倒春寒影响农产品收成。
   在市场经济下,菜的价格由市场来自由掌控,供大于求,价格会下降,而大蒜显示是遭遇了供小于求,市场需求的大蒜量不足,导致市场杠杆进行了价格调结,官方说法是农产品欠缺导致价格失衡,这的确是一个可以称为市场原因,但如此价格的疯涨下,或许隐藏着部分投机商的炒作行为在里面,市场产生的价格还是由市场这双无形的手来自由调控吧。
   7月26号“蒜你狠”继续发狠. 前阵子曾被媒体多次报道的“蒜你狠”最近猛发力变得更“狠”了,在短短半个月时间,从之前的6元一斤猛窜到10元一斤,在南京部分超市,甚至买出了12元一斤的高价,比上好的五花肉还要贵。“我上次买蒜还是6元一斤,这次就变成10元一斤了。”一市民无奈地说。
        涨价原因.天气确实会影响蔬菜的产量,却不是价格上涨的唯一原因。
  蔬菜供应短缺,天气只是短期因素,长期因素是随着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蔬菜产区和销区脱离,导致城市蔬菜的自给率大幅下降。供需矛盾加剧,是推动蔬菜价格持续走高的主因之一。
   菜价的不断上涨,供应数量减少,反应出蔬菜在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失衡。“菜价忽上忽下,心里没谱,还不如种茶叶赚钱。”笔者了解到,由于利润低廉,使不少的菜农转向种植其他经济作物。
   在这个“肉多菜少”的时期,相关部门应当反思,如何引导群众走向农业经济产业化,如何根据当地实情,在解决好群众吃饭问题后,助推地方,如何切实促进增收致富。
    国家统计局的相关人士则表示物价的涨幅“比较温和,可以容忍”。国家统计局统计出的数据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 和炒蒜团也有原因炒蒜团因炒卖大蒜得名,2009年全国大蒜半年上涨40多倍,游资投机甲流疫情助推,投机者获取了大量的利润和价值,很多中间获得了巨额利润。炒蒜并没给农民带来好处,消费者就得为“超额利润”带来的高物价买单。据悉,炒蒜团将转战市场。09年初,金乡县五名装卸工人见到大蒜便宜,合资买入七百多吨大蒜,当时价格仅为每公斤2角4分,今年8月以每公斤5元6角出货,他们立刻变身百万富翁。 暴富的传奇吸引着更多的人投入炒蒜的队伍.如今,这股炒蒜风也延伸到了网络,11月28日,在“”上,有人兜售大蒜,一个苍山的“大蒜头”已索价7元。这些抄蒜的投资者们被称为“炒蒜团”。 凸显定价体系缺失
  “蒜价的起伏也印证了我的观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开始明显强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姜长云指出,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大上快下”,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根据公布的统计数字,前两年大蒜价格的低迷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2007年全国各地共计种植大蒜1010万亩,2008年降到555.5万亩。而正是这一波下降导致了大蒜的紧缺和价格的飙升。“今年的行情并不可怕。”[url=http://www.huizhibanlc.cm/][url=http://www.huizhibanlc.com/]灰纸板[/url][/url]说,最可怕的就是农民由于蒜价上涨而盲目扩种,再度陷入“蒜贱伤农”的轮回。梳理一下这几年的蒜市行情,不难划出一条过山车般突兀的——2004年和2005年,蒜价持续增长,到2006年达到顶峰。于是,大蒜种植面积随之年年扩大,直接带来了随后两年的蒜市低迷,最低时甚至一分钱一斤蒜。大蒜滞销,坑了农。去年,大蒜价格到了谷底,不少农户血本无归。
  可是,当他们决定不再种蒜时,供求关系倾斜的天平再一次带来了蒜价的暴涨。一旦大蒜价格泡沫崩裂,最终的风险会不会还要由蒜农来承担?与业界专家的看法不同,身为大蒜经营者的王翠英相对乐观。“预计明年的行情会维持在每市斤3元左右。”说,稳定的大蒜种植面积是自己的理论依据。“大蒜 都是每年9月种,来年5月收,也就是说,明年的蒜现在都已经种完了。”王翠英表示,由于金乡县的蔬菜种植采取了规范化管理,加上ZF的调控,因此不会出现大批农民种植大蒜,导致“蒜贱伤农”现象的出现。姜长云表示,本轮大蒜价格暴涨凸显了农产品定价体系的缺失。在丰收—跌价、减产—涨价的轮回中,农民每次都滞后于市场的脉动,永远“踩不准点”。此前,这种情况在等多种农副产品市场均有体现。他建议,国内亟待建立有关交易市场,以规避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的一再发生。此外,还应该积极组建农产品联盟性质的组织,防止因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而造成农产品积压贱卖的情形,促进市场运行的稳定。
“甲流”成大蒜涨价推力
  蔓延全球的疫情,成为了蒜商们继续拉升价位的心理支撑,自出现流感疫情起,国内就盛传大蒜具预防甲型流感的功效,甚至有媒体称专家也把大蒜列为九大消毒蔬菜之首。吃大蒜预防甲流之说愈演愈烈,显然起到了一定效果。第十五中学就率先要求学生每人每天定时吃大蒜。该校一次性就采购了200多公斤大蒜,要求每天中午的时候和同时送到,并规定每位同学都必须要吃。尽管此后,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多位医学权威均表示,“大蒜确实有杀菌的作用,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大蒜有预防甲流的功效。”但由于没有直接否定,并没有为这股大蒜热潮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