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有出入,新手有些不解,望高手解答。
①《经济学原理》第26章论述几种对可贷资金市场的影响,进而影响储蓄、投资、产量是这样讲的:
ZF支出↑ → 预算赤字↑ → 公共储蓄(国民储蓄)↓ → 货币供给↓ → 投资↓ → 产量↓
注:曼昆称之为挤出,下面是高鸿业说的挤出。
②《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P523论述财政政策效果的挤出效应时:
ZF支出↑ →物价↑ →实际货币供给量↓ →利率↑ →投资↓ →产量↓
好像分析的角度不一样?一个从货币的名义供给,一个从实际供给?
③财政政策效果:ZF支出增加↑ →货币供给↑ →投资↑ →产量↑
这些效果到底哪个大,是相互抵消还是推出了相反的结论?望高手解答,万分感激
还有ZF支出对货币供给会有影响吗?有同学说只有中央银行可以改变货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