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13 0
2011-06-11
于泽远 北京

  中国ZF承诺在今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目前开工率不到三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前天疾呼,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是中央ZF向全国人民的承诺,“各地必须在11月末以前全面开工。” 按照原定的计划,各地承担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必须在10月底前全部开工。姜伟新的要求不仅将时间推迟了一个月,也将“全部开工”变成了“全面开工”,表明1000万套保障房能否如期开工仍是个问号。 地方ZF和开发商对保障房没积极性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官方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的计划面临严重挑战。因为无利可图,地方ZF和开发商对建设保障性住房本来就缺乏积极性。尽管国务院与省级ZF、省级ZF与市县级ZF层层签下了建设保障房的“军令状”,但资金和土地缺乏这两大难题让一些地方的保障房建设陷入困境。   住建部上月要求各地方ZF在6月6日前必须公布保障房的项目进程,包括年度保障房计划、开工项目以及竣工项目信息等,后又改为6月9日是各地ZF公布保障房建设信息的最后期限。但截至6月8日,仅有天津、合肥等少数城市有所响应。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大部分城市仍未公布保障房建设具体信息。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5月下旬,河北省保障房建设的开工率最高,接近70%;江苏省45万套保障房任务总体开工率约为30%;重庆开工率占保障房总量的41%;浙江省开工率占年度目标任务的33.2%。大部分省市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并不乐观。   官方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未来五年全国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已通过“责任书”形式下达到各省市,并要求本年度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土地面积为7.74万公顷,与2010年实际供地3.24万公顷相比增加了近140%。同时,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所需资金约为1万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2600亿新元)。   各地保障房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中央财政初步安排的资金为1030亿,保障房任务分摊到各省市后,地方ZF只能通过提高土地出让金的方式获得资金。   据新华社下属的《经济参考报》等媒体报道,在中央ZF空前的保障房建设压力下,各地ZF陆续推出商品住宅地块配建保障房的捆绑模式,期望一举解决保障房建设 中土地、资金双重短缺的难题。然而,普遍的土地流拍和低价成交令土地市场步入低谷,捆绑模式遭遇尴尬。

目前,在北京、广州、杭州、石家庄、兰州等地捆绑模式已经陆续推行。西安、福州等地则出台硬性规定,要求新出让的“所有商品房地块”必须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
  但近期以来,福建、杭州、石家庄等地的捆绑地块先后流拍。其它很多捆绑性质的地块出让要么流拍,要么以低价成交,更有一些城市部分保障性质地块流拍后降价入市仍然乏人问津。   捆绑模式地块流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开发商热情不高。保障性质住房项目回报期长且收益不高,捆绑后反而影响商品房的销售收益。   《经济参考报》引述北京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小冲说,ZF将保障房建设任务转移给开发商后,既没有让利,在相关配套政策上也缺乏诚意,仅仅强制性的捆绑配建 ,而没有投融资方面的政策扶植,很难调动开发商参建保障房的积极性。   不过,也有人认为缺乏资金和土地可能是某些地方ZF消极对待保障性住房的借口。按照现有政绩考核体系和官员晋升方式,地方官员更热衷于拆迁拍地和商品房开发,而不是住房的保障功能。就算不缺钱,地方ZF也不情愿掏钱建保障房。因此,官方必须追究完不成保障性住房任务的地方ZF领导人责任,不能让各地签署的保障房“军令状”沦为一纸空文,否则,中央与地方ZF的信用都将受损。 [email=*yuhs@sph.com.sg]*yuhs@sph.com.sg[/email]

联合早报 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