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loo 发表于 2011-6-20 17:02 
无知求知网友的说法是错误的。唯物主义哲学只是说存在一个外部的不依赖于意识的真实。当年的历史是真实的、不以现在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某人这么感知,当年的历史就这样,其他人那么感知,历史又变成那样。至于真实历史到底是哪样,这不是哲学回答的问题,而是要由科学去实证。科学的怀疑是怀疑真实是什么样,而不是有没有真实。现在科学中实在论和非实在论争论的哲学焦点在感知是否能达到客观实在,爱因斯坦认为微观世界也符合因果律和定域原理,感知能达到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而玻尔认为微观世界有互补原理,空间和时间无法同时准确测量,感知必须依赖感知的手段,而无法达到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周百五网友未能准确把握这一点,以国内主流思想的教育问题为借口,把唯物主义当成朴素实在论,把实在论和非实在论之争当成了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
-------------------------------------------------------------------
我还以为你读了点科普的东西,思想会有所进步呢。
我再给你看篇这个:
http://tech.sina.com.cn/d/2010-10-09/10514726409.shtml
你的问题在于,把我们现象世界的知识,当成终极实在。你多了解点物理常识,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今天没有哲学家再把实在论称为唯物主义。关于客体在不被感知时仍然存在的观念,在幼儿时期大约1-2岁时就形成了。所以,如果你认为那是哲学,那全世界人都是唯物主义者。
我简单问你一个问题:时间是客观属性还是先验的属性?请你给出关于时间的定义。我请问你用钟表衡量的时间,是否是涉及运动速度,而速度本身就包含时间,这是否陷入循环论证?
这个例子仅仅是向你说明,那些你看起来如此绝对的真理,其实根本就不是真理。
我引用20世纪著名科学史专家丹皮尔在其名著《科学史》中的话:
“唯物主义天真地、武断地认定现象世界是实在的。它尝试说明意识的努力,如
其他哲学的努力一样,是一个明显的失败。因为无知觉的质点的运动怎样能产生意
识呢?换句话说,所谓赋予物质本身以感觉只不过是把有待说明的东西假定下来,
即把当前的问题重述一番而已。唯物主义甚至不能驳倒另一极端的思想,即贝克莱
的唯心主义。
它经不起任何批判哲学的摧毁性的分析。可是,由于它容易“为人了
解”,而不象批判哲学不易懂,于是它就暂时成为除正统教义以外无知无识的人所
可以信仰的最好的哲学了。而且,要构造科学的进步所必需的——至少在十八、十
九世纪——可理解的世界画面,唯物主义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不令人感到心理疲倦
的方法。在粗疏的日常应用上,它有它的优点,事实上,它在科学的每一细节上是
必需的,但经常有这样一个危险:把它当成整个必需的科学的哲学,而且让它作为
一种哲学把科学各部门的成功所必然带来的威信据为己有。这种情形在十九世期的
一个短时期里就发生过。
但是如果我们稍加深思,就可以看见物质与其他科学概念一样,只有经过它对
感官产生的影响,才能为我们知道——我们又回到认识的问题上来了。
科学世界是
外观世界,它为我们的感官和心灵所揭示与限制,不一定是实在的世界。在后面一
章中我们将看见卢克莱修和牛顿的坚硬、有质量的终极质点,怎样分解为非物质的
、也许只能用波动方程式来表达的质子、电子和其他粒子所组成的复杂体系。从相
对论的观点我们也可以看到物质怎样不复是在时间中存在、在空间中运动的东西,
而变成只不过是相互关联的事件所构成的体系。十八世纪时这些可能性是隐藏在未
来里面;但洛克、贝克莱与休谟已经表明,通过感官所了解的自然,不一定能揭示
实在。即令就当时已有的知识而言,最后分析起来,唯物主义本来已经不能使人满
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