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6-13 11:53:35
29# jackloo
在唯物主义哲学中对客观实在没有判断标准,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都是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既无法判断也不需要判断,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16619&page=3&from^^uid=1123236

如果唯物主义可以说:“客观实在既无法判断也不需要判断”——反正“都是客观实在”!
那唯心主义是不是也可以说:上帝既无法判断也不需要判断——反正上帝都是客观实在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13:11:03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1-6-12 20:32


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是需要实证的,而实证就是实践——感知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实证的过程,你怎么知道某个“客观实在”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呢?

所以,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
并非客观实在依赖于“感知”,或者“感知”派生出客观实在;……而是对客观实在的“实证”依赖于“感知”!
也就是说,实证的过程是依赖感知的,但实证的结论是存在不依赖感知。以感知证明了客观实在不依赖感知。

或者:“存在”不是“就是被感知”,而是“存在”被感知到“不依赖感知”,所以,感知说:“存在”不是“被感知”;
感知又说“只要曾被感知”一定“独立于感知”,所以,存在不是被感知。

你相信感知吗?就相信存在不依赖感知吧;你不相信感知吗?又何来相信“存在就是感知”呢?所以相信“存在就是感知”只有相信“存在不依赖感知”,否则,等于相信一个自己不相信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13:15:35
ruoyan 发表于 2011-6-13 13:11

也就是说,实证的过程是依赖感知的,但实证的结论是存在不依赖感知。
过程是由一个个小结论一步步发展出来的。所以实证的过程与“感知”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13:53:31
ruoyan 发表于 2011-6-12 17:37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6-12 13:06
很明显,科学的相信与宗教的信仰是截然不同的。
你说唯物论(具体说是物质不依赖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观点)是一种科学的相信还是宗教的信仰?
不管是唯物还是唯心,虽然都不能自圆其说,但仍然坚信不移.此等非理性的坚信态度与宗教信仰是一致的.与其相反,科学的相信是有条件的,暂且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13:58:01
jackloo 发表于 2011-6-12 16:50
无知求知网友说错了,科学的信仰和宗教的信仰在哲学上是相同的,任何其它学说都必须以哲学为基点,科学就是以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点,如果不信仰唯物主义,那么信仰科学就真的和信仰宗教没任何区别了,因为不以唯物主义为基点的科学,永远无法证明它的正确。任佝科学理论都必须以承认事物发展有规律为前提然后解释具体规律是什么,科学理论的发展只是在不断推翻和建立具体规律是什么,而不可能最终变成没有规律,但是关于承认有规律这一点是永远都无法证明的。一个科学理论无论做多少实证也只能说己实证的无错而无法证明未实证的也正确,所有实证过的星体间都有万有引力规律,是无法证明新发现的星体也一定有万有引力规律的,恰恰相反人类是默认有规律并认为是万有引力规律,然后在这个规律的指导下才发现到新星体的。科学的怀疑态度只是怀疑具体的规律是否如人类的己认知,而不是怀疑物质运动规律本身。如果把这种态度上升到哲学高度,那科学就永远不再是科学了。
如果你知道科学理论的预设为什么是假设,那你才知道我说对了还是说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14:27:15
版主所说的这种把经过实证的东西称为客观实在的实证主义,在我看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会认为是伪哲学,因为这样的实证主义只能说实证过的是客观实在,而不能说未实证过的就不是客观实在,即它不愿不能解释包括未实证的世界本源是什么,而哲学是解释世界本源的学说,所以实证主义不是哲学。它也不是科学,因为科学依据的是实践的一直证实从未证否,而现在不断证实着的“过去己经客观实在”从未证否这一科学依据却不被这样的实证主义认同,所以它也不是科学的。这样的实证主义在我看来,它就纠结于一个词“实在”,把实在等同于存在,其实我认为唯物主义中的客观实在最接近于我们通常理解的词:真实,物质世界中某物的客观实在并不是说物一定存在,而是说一定存在真实,具体物的存在或不存在都是客观实在,都是不依赖于意识的真实,需要被证实的是意识而不是真实,正确反映真实的意识叫看到真相,否则叫看到假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20:02:53
36# jackloo
实证主义只能说实证过的是客观实在,而不能说未实证过的就不是客观实在,即它不愿不能解释包括未实证的世界本源是什么,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16619&page=4&from^^uid=1123236

你说的很对:实证主义只承认经过实证(感知)的是——客观实在,并把未经实证(感知)的归于——未知世界;……从而是一种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
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却高举信仰的旗帜,分别把“未知世界”称之为——不依赖感知的“上帝”,或者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
……所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其实是一家人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20:47:45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1-6-13 20:02
36# jackloo
实证主义只能说实证过的是客观实在,而不能说未实证过的就不是客观实在,即它不愿不能解释包括未实证的世界本源是什么,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16619&page=4&from^^uid=1123236

你说的很对:实证主义只承认经过实证(感知)的是——客观实在,并把未经实证(感知)的归于——未知世界;……从而是一种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
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却高举信仰的旗帜,分别把“未知世界”称之为——不依赖感知的“上帝”,或者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
……所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其实是一家人耶!
滥用辩证法的天才们都会这么说。只是从形式逻辑上没有一个证明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21:11:58
jackloo 发表于 2011-6-12 16:50
无知求知网友说错了,科学的信仰和宗教的信仰在哲学上是相同的,任何其它学说都必须以哲学为基点,科学就是以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点,如果不信仰唯物主义,那么信仰科学就真的和信仰宗教没任何区别了,因为不以唯物主义为基点的科学,永远无法证明它的正确。任佝科学理论都必须以承认事物发展有规律为前提然后解释具体规律是什么,科学理论的发展只是在不断推翻和建立具体规律是什么,而不可能最终变成没有规律,但是关于承认有规律这一点是永远都无法证明的。一个科学理论无论做多少实证也只能说己实证的无错而无法证明未实证的也正确,所有实证过的星体间都有万有引力规律,是无法证明新发现的星体也一定有万有引力规律的,恰恰相反人类是默认有规律并认为是万有引力规律,然后在这个规律的指导下才发现到新星体的。科学的怀疑态度只是怀疑具体的规律是否如人类的己认知,而不是怀疑物质运动规律本身。如果把这种态度上升到哲学高度,那科学就永远不再是科学了。
科学好像和唯物主义没有多少关系,而是和命题本身的可错性关系极大。卡尔波普的科学哲学并没有明确地要求科学家必须坚持唯物的世界观,而只是强调科学假说必须具有可证伪性。其实从你的表述中也可以看出你和卡尔波普科学哲学的相似性,只是个人觉得你把可错性与唯物主义混为一谈。

另外,你的观点“科学的怀疑态度只是怀疑具体的规律是否如人类的己认知,而不是怀疑物质运动规律本身”,意思是你先验地假设物质有一个运动规律,等待人类去挖掘。这也应该是一种没有依据的信仰吧,当然古人靠这种信仰建立了整个科学体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21:44:3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6-13 13:53
不管是唯物还是唯心,虽然都不能自圆其说,但仍然坚信不移.此等非理性的坚信态度与宗教信仰是一致的.与其相反,科学的相信是有条件的,暂且的.
唯物论是一种归纳后未被证伪的信,而宗教的信却是没有归纳作为依据的信。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22:23:10
ruoyan 发表于 2011-6-13 21:4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6-13 13:53
不管是唯物还是唯心,虽然都不能自圆其说,但仍然坚信不移.此等非理性的坚信态度与宗教信仰是一致的.与其相反,科学的相信是有条件的,暂且的.
唯物论是一种归纳后未被证伪的信,而宗教的信却是没有归纳作为依据的信。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说“唯物论是一种归纳后未被证伪的信”恐不妥。象地心说就被证伪了。还有大地是平的。
        对一物描述的纠正就是对该物否定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22:26:42
我觉得好失败啊,说了那么多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并用自认为通俗的语言解释,可还是现在这样的结果,呜呼。

       最欣赏的是soporaeternus 网友的这句话:科学“只能描述的上帝的行为,却想知道宇宙的目的。”走向描述“目的”的科学,真的就不再是科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3 22:49:26
jackloo 发表于 2011-6-13 22:26
我觉得好失败啊,说了那么多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并用自认为通俗的语言解释,可还是现在这样的结果,呜呼。

       最欣赏的是soporaeternus 网友的这句话:科学“只能描述的上帝的行为,却想知道宇宙的目的。”走向描述“目的”的科学,真的就不再是科学了。
您应该向周老师学习其锲而不舍发帖的精神

这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有您这样“信仰”唯物的,也有天生的怀疑主义者,互相无法说服很正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08:41:19
马甲2号 发表于 2011-6-13 21:11
jackloo 发表于 2011-6-12 16:50
无知求知网友说错了,科学的信仰和宗教的信仰在哲学上是相同的,任何其它学说都必须以哲学为基点,科学就是以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点,如果不信仰唯物主义,那么信仰科学就真的和信仰宗教没任何区别了,因为不以唯物主义为基点的科学,永远无法证明它的正确。任佝科学理论都必须以承认事物发展有规律为前提然后解释具体规律是什么,科学理论的发展只是在不断推翻和建立具体规律是什么,而不可能最终变成没有规律,但是关于承认有规律这一点是永远都无法证明的。一个科学理论无论做多少实证也只能说己实证的无错而无法证明未实证的也正确,所有实证过的星体间都有万有引力规律,是无法证明新发现的星体也一定有万有引力规律的,恰恰相反人类是默认有规律并认为是万有引力规律,然后在这个规律的指导下才发现到新星体的。科学的怀疑态度只是怀疑具体的规律是否如人类的己认知,而不是怀疑物质运动规律本身。如果把这种态度上升到哲学高度,那科学就永远不再是科学了。
科学好像和唯物主义没有多少关系,而是和命题本身的可错性关系极大。卡尔波普的科学哲学并没有明确地要求科学家必须坚持唯物的世界观,而只是强调科学假说必须具有可证伪性。其实从你的表述中也可以看出你和卡尔波普科学哲学的相似性,只是个人觉得你把可错性与唯物主义混为一谈。

另外,你的观点“科学的怀疑态度只是怀疑具体的规律是否如人类的己认知,而不是怀疑物质运动规律本身”,意思是你先验地假设物质有一个运动规律,等待人类去挖掘。这也应该是一种没有依据的信仰吧,当然古人靠这种信仰建立了整个科学体系。


唯物主义是基于先验假设的,他和科学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我假设物质有一个不以人意识为转移的运动规律,我认为这个世界是基于物质的,那么这个假设可不可以被证伪呢?我们只要能够证明人类意识可以改变物质运动规律就行了。


科学与哲学其实不过是半斤八两,一个不比另一个更高明。


所以那个卡尔波的什么证伪理论就是扯淡,很多人对他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很多科学假设以人类的能力只能够证明,还无法证伪,我们就认为他不是科学么?甚至有的假设证明能力还没有,这难道也不是科学么?科学在于探索,在于发现,而不是把自己固定在一个模式上。


人类的发展轨迹是不断的实践,也就是不断的证实的过程,证伪仅仅是对原先错误的认识的修正,如果一旦一个科学发现就是绝对真理了,无法证伪了,我们能说他就不是科学么?我们不能排除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吧。


所以我主张证实,在不断证实过程中如果发现反例,那不就自然而然证伪了么?只要在人类认识范围内证实为真,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范围内是真的,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些规律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09:59:04
32# ruoyan
也就是说,实证的过程是依赖感知的,但实证的结论是存在不依赖感知。以感知证明了客观实在不依赖感知。
或者:“存在”不是“就是被感知”,而是“存在”被感知到“不依赖感知”,所以,感知说:“存在”不是“被感知”;
感知又说“只要曾被感知”一定“独立于感知”,所以,存在不是被感知。
你相信感知吗?就相信存在不依赖感知吧;你不相信感知吗?又何来相信“存在就是感知”呢?所以相信“存在就是感知”只有相信“存在不依赖感知”,否则,等于相信一个自己不相信的东西。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16619&page=4&from^^uid=1123236

1 存在不是——感知;
2 存在就是——被感知;
……你能分辨出上面两句话的不同之处吗?

当然,对于一个无法分辨“感知”和“感觉”的人来说,要想分辨出“感知”和“被感知”的区别,……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0:22:37
40# ruoyan
唯物论是一种归纳后未被证伪的信,而宗教的信却是没有归纳作为依据的信。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16619&page=4&from^^uid=1123236

且不说唯物主义“未被证伪” 的信——已经不是科学,而是信仰;
而且说宗教的信“没有归纳作为依据”——也完全没有道理;例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没有归纳?“生死轮回”有没有归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0:43:24
44# hohai_abc
如果一旦一个科学发现就是绝对真理了,无法证伪了,我们能说他就不是科学么?我们不能排除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16619&page=5&from^^uid=1123236

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并且百分百地排除这种可能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0:50:40
版主想不明白的是,如果唯物主义这种先验性假设因无法证明成立那就不被认为成立的话,那所有科学理论会因为一句“我思故我在”使得科学理论因无法证明成立而全都不被认为成立,科学理论无法证明科学规律是物的规律而不是意识的活动,主观唯心主义用一句“我开始换个看法”,一切科学理论将全被清零且永远无法建立,因为他随时都可以换。虽然版主还可以说唯心主义无法证明自己,但科学同样也无证明自己,那么按照版主的说法,科学本身不是科学而是信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2:02:37
再努力一把,呵呵。科学家(简称科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家(简称唯心)交流。

       科学说“太阳和地球之间有引力。”

       唯心说“不对,这个世界只有天堂和地狱,哪来的太阳和地球?”

       科学说“太阳就在你的头顶,发光发热。”

       “不,你看到它感到它,它才在你的世界里,我闭上眼,心静自然凉,我的世界就没有太阳,难道我倒立时太阳在地里吗?你先给我证明什么是上。”

       “这是太阳系模型。”

       “这是太阳吗?”“你拿个不是太阳的东西来告诉我太阳的存在?要不要我拿杯水来告诉你天堂的存在?”

       “我这个是真实的反映,你那个没联系。”

       “你先给我证明太阳的存在,然后我们再来谈反映和联系。”

       “天堂不存在,从未被实证。”

       “你反驳我再多也无法证明你正确,再说你的实证不都是拿不是它的东西来证明它,和我拿水来证明天堂有什么区别?对了,世界里没有米没有秒,你说有还请你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2:16:38
25# soporaeternus
=============
是否可以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我的观点:
意识---模型---物质性客观存在;如北极
意识---模型---非物质社会性客观存在;如货币体系
意识---模型---非物质社会性主观存在;如宗教信仰
意识---模型---非物质个体性主观存在;想象、个体体验、精神
等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15644&page=1&from^^uid=1383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2:45:25
48# jackloo
如果唯物主义这种先验性假设因无法证明成立那就不被认为成立的话,那所有科学理论会因为一句“我思故我在”使得科学理论因无法证明成立而全都不被认为成立,科学理论无法证明科学规律是物的规律而不是意识的活动,主观唯心主义用一句“我开始换个看法”,一切科学理论将全被清零且永远无法建立,因为他随时都可以换。虽然版主还可以说唯心主义无法证明自己,但科学同样也无证明自己,那么按照版主的说法,科学本身不是科学而是信仰。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16619&page=5&from^^uid=1123236

1 由于唯物主义的“先验性假设”无法实证,所以它不是科学,而是信仰;……至于最终是否成立,应该属于“未知”的领域吧?
2 科学可以用实证的方法证明自己:例如用电解的方法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用加热的方法可以将碳和氧合成碳酸气……等等。
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属于——信仰,只有实证主义属于——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2:59:25
“问题是太阳确实被感知到了。”

       “那不结了,我感知到天堂,所以有天堂。”

       “可所有人都感知到太阳,只有你感知到天堂。”

       “请你用其他人都有相同感知来证明我就一定有相同感知,但我刚才明确告诉你我没有。我感知到天堂的证明是我自在。”

       “你这不叫证明,证明需要推理和证据。”

       “别说我,只说你,我再不对也无法证明你对。最基本的推理逻辑是因为B所以A,需要B和证据的证明,那不又回到刚才拿不是它的东西来证明它的存在?”

       “可B己经为真了。”

       “请证明B为真。因为B所以A、因为C所以B,可你连存在都无法证明,我看你拿什么来做最终的因为。”

       “它存在着,我们感知到,所以我们证实了它的存在。”

       “脱裤子放P,都己经预设它存在了,那还证明个啥?证不证实它存在又能如何,反正你己经设定它存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3:07:58
fujo11 发表于 2011-6-14 12:16
25# soporaeternus
=============
是否可以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我的观点:
意识---模型---物质性客观存在;如北极
意识---模型---非物质社会性客观存在;如货币体系
意识---模型---非物质社会性主观存在;如宗教信仰
意识---模型---非物质个体性主观存在;想象、个体体验、精神
等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15644&page=1&from^^uid=13834
有没有泰山并不重要,眼前一叶足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3:37:45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1-6-14 10:22

且不说唯物主义“未被证伪” 的信——已经不是科学,而是信仰;
而且说宗教的信“没有归纳作为依据”——也完全没有道理;例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没有归纳?“生死轮回”有没有归纳?……
这里的归纳是指完全归纳。宗教有归纳但没有完全归纳,因为有大量例外,科学是完全归纳没有例外。
未被证伪怎么不是科学?水由水分子组成,未被证伪,是科学还是信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3:38:59
够不理 发表于 2011-6-13 22:23

        说“唯物论是一种归纳后未被证伪的信”恐不妥。象地心说就被证伪了。还有大地是平的。
        对一物描述的纠正就是对该物否定过程。
地心说不是唯物论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3:46:30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1-6-14 09:59

1 存在不是——感知;
2 存在就是——被感知;
……你能分辨出上面两句话的不同之处吗?

当然,对于一个无法分辨“感知”和“感觉”的人来说,要想分辨出“感知”和“被感知”的区别,……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耶!
一样的结果啊。换一下:

你相信感知吗?就相信存在不依赖感知吧;你不相信感知吗?又何来相信“存在就是被感知”呢?所以相信“存在就是被感知”只有相信“存在不依赖感知”,否则,等于相信一个自己不相信的东西。
至于对于感觉与感知的区别,已经分析过了,还被你“学究”了一把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7:10:23
56# ruoyan
你相信感知吗?就相信存在不依赖感知吧;你不相信感知吗?又何来相信“存在就是被感知”呢?所以相信“存在就是被感知”只有相信“存在不依赖感知”,否则,等于相信一个自己不相信的东西。
至于对于感觉与感知的区别,已经分析过了,还被你“学究”了一把哦。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16619&page=6&from^^uid=1123236

“存在就是被感知”——我们可以举出一千个、一万个实例:
例如我们“感知”到高山大川,江河湖海,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以及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电子、光子……等等;所以可以把它们统统纳入“客观实在”的范畴。

“存在不依赖感知”——莫非你能举出任何一个未被“感知”的实例,可以被纳入“客观实在”的范畴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7:24:36
54# ruoyan
这里的归纳是指完全归纳。宗教有归纳但没有完全归纳,因为有大量例外,科学是完全归纳没有例外。
未被证伪怎么不是科学?水由水分子组成,未被证伪,是科学还是信仰?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16619&page=6&from^^uid=1123236

1 不仅宗教没有“完全归纳”,科学也没有“完全归纳”;……例如“水往低处流”就有例外,“蛇有一个头”就有例外,“天鹅是白色”也有例外……等等。
2 有可能证伪而未被证伪的是——科学,不可能证伪的(例如唯物主义或者上帝)是——信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7:25:17
当我引出这个关于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话题时,其实是想证明,中国学校里教授的那些洗/脑的哲学,根本不是哲学。
我有能力证明又黑格尔开创的辩证法在适用于自然时,纯属胡说八道,但是确实无力证明唯物唯心的本体论问题。这些问题,即使今天在专业的一流的哲学家那里都是争论不休。
我只是觉得可笑的时,这个关于实在论的本体论问题,即使当今世界上专业的一流哲学家都是争论不休,而我们这里那些学过一年半载伪哲学的人,用一种纯粹业余的方式,竟然以为可以无可辩驳地证明唯物主义的结论。他们不知道,当代一流哲学大师,既有实在论者,也有反实在论者,而北大专业哲学系的学生们,学习这些反实在论大师的哲学所花费的时间,比学习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所花费的时间多多少倍(马克思不能被称为本体论唯物主义者,这是学界公认的)。
更可笑的是,他们甚至还在用中世纪的思考方式,以为反唯物主义就是信仰宗教或相信上帝一类

我引用百度百科里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虽然新的实在论者用更复杂的方式诠释量子力学,并且与反实在论者有更深刻的争论,但那不是这里的业余人士可以理解:

自三十年代以来,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对立斗争日趋尖锐,量子力学中的某些发现使反实在论获得新的动力。海森堡宣称,基本粒子的客观现实性已不复存在,数学公式描述的不是基本粒子的行为,而是对其行为的认识。爱因斯坦玻尔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观点之争,由于贝尔不等式被否定而有利于玻尔。有人把这一结果通俗地表述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不存在。”反实在论常以工具主义的名称出现,它主张,科学理论不是在描述微观实体,它们不过是将一组可观察情况和另一组联系起来的方便手段或工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4 17:37:46
500年前,伽利略认为,物质的第一性是广延性。而像颜色,声音,冷暖,等等都是第一性在人脑里的映像,不是真实的存在。在他的年代,在科学未研究明白电磁波和声波的原理时代,他的这一区分是多么有想象力和才智。
可惜我们这里很多人以为,他们看到的色彩和听到的声音,都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当然,这是朴素唯物主义。就好像那些声称恶狗是客观存在的人,都属于朴素唯物主义。他们比500年前伽利略的实在论都相差很远。

牛顿力学之后,唯物主义者进一步完善第一性,把广延性,速度,时间,空间,质点等等物理属性作为客观存在,而把声音颜色等等主观体验作为第二性。

但是第一性被两个20世纪的科学理论所怀疑,相对论对时间和空间的绝对存在提出质疑,而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的实在性带来最令实在论者头疼的麻烦。
当然,新的实在论者仍然可以用更复杂的理论容纳实在论,而这一争论仍然没有结果。

问题不在于实在论正确还是反实在论正确,而在于,你们真的没意识到在学校学习的那种所谓的唯物主义与5岁孩子信仰的朴素唯物主义没什么区别吗?你们真以为那就是哲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