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6-16 17:36:09
150# 赫赫铭儿0
=============
版主高见!
再讨论,你真成哲学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6 19:29:59
一点都不高见,请问版主,像爱因斯坦、玻尔这样伟大的哲人科学家算什么? 行走在中间线上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6 19:43:17
152# jackloo
一点都不高见,请问版主,像爱因斯坦、玻尔这样伟大的哲人科学家算什么? 行走在中间线上的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16619&page=16&from^^uid=1123236

据我所知:
像爱因斯坦、玻尔这样伟大的科学家所关注的,都是“感知”之中的客观实在;
并认为争论“感知”之外的客观实在,是——空洞而无意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7 20:46:07
强烈推荐一篇文章《量子物理史话》,将高深的量子力学写得通俗精彩。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74587.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7 23:31:05
jackloo 发表于 2011-6-17 20:46
强烈推荐一篇文章《量子物理史话》,将高深的量子力学写得通俗精彩。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74587.shtml
---------------------------------------------------------------
我相信,LZ看多了这类东西后,会像我一样不再相信国内哲学课程的那套理论。

我不是说你会不相信唯物主义而相信唯心主义,而是说,你不会再相信那套糊弄人的论证方式是真正的哲学。也许你会像我一样,不再对本体论问题抱有确切的答案。

事实上,我用存在即被感知这个理念来攻击你们,并非我真正信仰这种本体论。它对我来说仅仅是一个工具,用以攻击那套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教条。

你读的越多,我担保你越会对那套哲学产生质疑。就像我在之前从来没认真想过,原来外部世界看待自然辩证法竟然与阴阳八卦的态度差不多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0 14:52:14
ruoyan 发表于 2011-6-13 21:4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6-13 13:53
不管是唯物还是唯心,虽然都不能自圆其说,但仍然坚信不移.此等非理性的坚信态度与宗教信仰是一致的.与其相反,科学的相信是有条件的,暂且的.
唯物论是一种归纳后未被证伪的信,而宗教的信却是没有归纳作为依据的信。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无条件的坚信,有条件的暂且相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信就已经奠定了截然不同的真理观.宗教与科学,其根本分歧就是真理观的分歧.不管是唯物还是唯心,也不管是唯先鸡还是唯先蛋,任何一种"唯"都是无条件的坚信,都与崇尚理性的怀疑态度相对立.把那些与科学态度相对立的信都归于一类,那是没有冤枉它们的.

比如说,对于那些谁也没有经历过的历史,唯物史观与基督徒坚信圣经故为真实历史的态度是一样的.与这种坚信态度相反,科学只会对历史提出猜测和假说,而不会唯这唯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0 15:13:1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6-20 14:52
ruoyan 发表于 2011-6-13 21:4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6-13 13:53
而不会唯这唯那.
  可能望文生义了。我理解的“唯”物,只是物质独立于意识而存在的一种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0 15:38:57
梁启超也有过一篇<非“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0 16:04:51
我的理解是,哲学是想要以一种简单的思想,概括所有知识的一种学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0 17:02:26
无知求知网友的说法是错误的。唯物主义哲学只是说存在一个外部的不依赖于意识的真实。当年的历史是真实的、不以现在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某人这么感知,当年的历史就这样,其他人那么感知,历史又变成那样。至于真实历史到底是哪样,这不是哲学回答的问题,而是要由科学去实证。科学的怀疑是怀疑真实是什么样,而不是有没有真实。现在科学中实在论和非实在论争论的哲学焦点在感知是否能达到客观实在,爱因斯坦认为微观世界也符合因果律和定域原理,感知能达到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而玻尔认为微观世界有互补原理,空间和时间无法同时准确测量,感知必须依赖感知的手段,而无法达到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周百五网友未能准确把握这一点,以国内主流思想的教育问题为借口,把唯物主义当成朴素实在论,把实在论和非实在论之争当成了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0 17:10:10
jackloo 发表于 2011-6-20 17:02
无知求知网友的说法是错误的。唯物主义哲学只是说存在一个外部的不依赖于意识的真实。当年的历史是真实的、不以现在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某人这么感知,当年的历史就这样,其他人那么感知,历史又变成那样。至于真实历史到底是哪样,这不是哲学回答的问题,而是要由科学去实证。科学的怀疑是怀疑真实是什么样,而不是有没有真实。现在科学中实在论和非实在论争论的哲学焦点在感知是否能达到客观实在,爱因斯坦认为微观世界也符合因果律和定域原理,感知能达到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而玻尔认为微观世界有互补原理,空间和时间无法同时准确测量,感知必须依赖感知的手段,而无法达到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周百五网友未能准确把握这一点,以国内主流思想的教育问题为借口,把唯物主义当成朴素实在论,把实在论和非实在论之争当成了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
我们讨论的就是这个真实存在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0 18:20:25
jackloo 发表于 2011-6-20 17:02
无知求知网友的说法是错误的。唯物主义哲学只是说存在一个外部的不依赖于意识的真实。当年的历史是真实的、不以现在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某人这么感知,当年的历史就这样,其他人那么感知,历史又变成那样。至于真实历史到底是哪样,这不是哲学回答的问题,而是要由科学去实证。科学的怀疑是怀疑真实是什么样,而不是有没有真实。现在科学中实在论和非实在论争论的哲学焦点在感知是否能达到客观实在,爱因斯坦认为微观世界也符合因果律和定域原理,感知能达到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而玻尔认为微观世界有互补原理,空间和时间无法同时准确测量,感知必须依赖感知的手段,而无法达到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周百五网友未能准确把握这一点,以国内主流思想的教育问题为借口,把唯物主义当成朴素实在论,把实在论和非实在论之争当成了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
-------------------------------------------------------------------
我还以为你读了点科普的东西,思想会有所进步呢。
我再给你看篇这个:http://tech.sina.com.cn/d/2010-10-09/10514726409.shtml

你的问题在于,把我们现象世界的知识,当成终极实在。你多了解点物理常识,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今天没有哲学家再把实在论称为唯物主义。关于客体在不被感知时仍然存在的观念,在幼儿时期大约1-2岁时就形成了。所以,如果你认为那是哲学,那全世界人都是唯物主义者。

我简单问你一个问题:时间是客观属性还是先验的属性?请你给出关于时间的定义。我请问你用钟表衡量的时间,是否是涉及运动速度,而速度本身就包含时间,这是否陷入循环论证?
这个例子仅仅是向你说明,那些你看起来如此绝对的真理,其实根本就不是真理。

我引用20世纪著名科学史专家丹皮尔在其名著《科学史》中的话:
“唯物主义天真地、武断地认定现象世界是实在的。它尝试说明意识的努力,如
其他哲学的努力一样,是一个明显的失败。因为无知觉的质点的运动怎样能产生意
识呢?换句话说,所谓赋予物质本身以感觉只不过是把有待说明的东西假定下来,
即把当前的问题重述一番而已。唯物主义甚至不能驳倒另一极端的思想,即贝克莱
的唯心主义。它经不起任何批判哲学的摧毁性的分析。可是,由于它容易“为人了
解”,而不象批判哲学不易懂,于是它就暂时成为除正统教义以外无知无识的人所
可以信仰的最好的哲学了。
而且,要构造科学的进步所必需的——至少在十八、十
九世纪——可理解的世界画面,唯物主义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不令人感到心理疲倦
的方法。在粗疏的日常应用上,它有它的优点,事实上,它在科学的每一细节上是
必需的,但经常有这样一个危险:把它当成整个必需的科学的哲学,而且让它作为
一种哲学把科学各部门的成功所必然带来的威信据为己有。这种情形在十九世期的
一个短时期里就发生过。
  但是如果我们稍加深思,就可以看见物质与其他科学概念一样,只有经过它对
感官产生的影响,才能为我们知道——我们又回到认识的问题上来了。科学世界是
外观世界,它为我们的感官和心灵所揭示与限制,不一定是实在的世界。在后面一
章中我们将看见卢克莱修和牛顿的坚硬、有质量的终极质点,怎样分解为非物质的
、也许只能用波动方程式来表达的质子、电子和其他粒子所组成的复杂体系。从相
对论的观点我们也可以看到物质怎样不复是在时间中存在、在空间中运动的东西,
而变成只不过是相互关联的事件所构成的体系。
十八世纪时这些可能性是隐藏在未
来里面;但洛克、贝克莱与休谟已经表明,通过感官所了解的自然,不一定能揭示
实在。即令就当时已有的知识而言,最后分析起来,唯物主义本来已经不能使人满
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0 19:34:34
周百五网友对我的平价“你的问题在于,把我们现象世界的知识,当成终极实在”,在我看看恰恰是你自身的问题,是对唯物主义哲学理解的错误。我这已经是在重复说第3遍了,唯物主义哲学不会去定义终极实在到底是个什么,而只是说存在一个外部的客观实在,至于这个客观实在是什么,那是科学的事情。如果你的问题继续纠结在这里,我只能不再答复同类问题了。

       你问我,时间是不是客观属性?我不知道,我不是科学家,我只能从唯物主义哲学的角度说一定存在这客观属性。你说的什么“如此绝对的真理”,完全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你引用的著名科学史学家丹皮尔的话,在我看来,如果是真的,那就表明他的哲学功底很差。

       也跟你说说我看了这篇文章后的心得,当然我是现代理论物理学的白痴,所说的几乎就是胡言乱语,如果不幸恰巧为真,存属巧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已经为我们打开了认知客观实在的门缝,质能方程告诉我们质量就是能量,其实我认为能量才是本质,无论是宏观的物体还是微观的粒子,都是能量的结构,力与场都是能量结构的某种表现,当有朝一日,我们不再是消耗质量获得能量,而是消耗能量凭空制造电子、质子、中子、介子、夸克时,我们就应该真正认识到世界的本质了,才发现波尔所说的波粒二象性仅仅是我们仍然在用宏观的概念对能量表现的一种感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能量就是物质,就是客观实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0 19:42:06
jackloo 发表于 2011-6-20 19:34
周百五网友对我的平价“你的问题在于,把我们现象世界的知识,当成终极实在”,在我看看恰恰是你自身的问题,是对唯物主义哲学理解的错误。我这已经是在重复说第3遍了,唯物主义哲学不会去定义终极实在到底是个什么,而只是说存在一个外部的客观实在,至于这个客观实在是什么,那是科学的事情。如果你的问题继续纠结在这里,我只能不再答复同类问题了。

       你问我,时间是不是客观属性?我不知道,我不是科学家,我只能从唯物主义哲学的角度说一定存在这客观属性。你说的什么“如此绝对的真理”,完全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你引用的著名科学史学家丹皮尔的话,在我看来,如果是真的,那就表明他的哲学功底很差。

       也跟你说说我看了这篇文章后的心得,当然我是现代理论物理学的白痴,所说的几乎就是胡言乱语,如果不幸恰巧为真,存属巧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已经为我们打开了认知客观实在的门缝,质能方程告诉我们质量就是能量,其实我认为能量才是本质,无论是宏观的物体还是微观的粒子,都是能量的结构,力与场都是能量结构的某种表现,当有朝一日,我们不再是消耗质量获得能量,而是消耗能量凭空制造电子、质子、中子、介子、夸克时,我们就应该真正认识到世界的本质了,才发现波尔所说的波粒二象性仅仅是我们仍然在用宏观的概念对能量表现的一种感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能量就是物质,就是客观实在。
-----------------------------------------------------------------------
关于是否存在一个外部世界的问题,不在于存在与否,因为仅仅说它存在,根本没有说服力。你得拿出逻辑的证据证明。你需要证明什么属性属于外部终极实在。如果你对终极实在没有任何了解,你怎么证明它的存在。

我来给你说,没有人会对唯物主义产生误解。因为这个世界上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无法就是说,我们感觉经验外,有一个不依赖我们感知的世界。你去找我那个关于意识源于物质的帖子后面,那里有一个幼儿实验,证明这种观念大致产生于1-2岁。具体多少个月我也忘了。

关于丹尼尔,他比你我对哲学的了解多多了,他的名著叫《科学史-极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你我对康德休谟有什么了解,人家一直浸染在那个哲学和科学环境里。

我希望我的观点不至于伤害到你:在中国学校学习的哲学课程,并非真正的思辨哲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0 19:47:16
关于物理,我不想和你谈论。

我只想提示你,当今世界,没有任何国家的哲学课程会教授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即使中国的专业哲学课程,也没有任何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的。而且世界上没有任何哲学史书籍曾经正面介绍过恩格斯列宁和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被各国哲学家公认为实用主义或工具主义。与本体论唯物主义无关。

这也是我最近辩论过程中,通过上网查找得出的结论。不信你随便找找各学校的哲学专业的哲学课程。

当然,另一个证据我早就和你提示过,今天没有任何实在论再生存叫唯物主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0 19:56:25
关于质能方程,唯物主义者先前声称,质量守恒是唯物主义的证据,出现能量了,就又把质能方程一起纳入自己的成果。

就好像辩证法,随处事后诸葛亮,把成果纳入自己囊中。

这些都不足以论了。质能在我们这个宇宙是守恒,如果科学家尝试多宇宙或五维宇宙,那它就没什么好守恒的了。

当年文革时,批判爱因斯坦为唯心主义,却没有人批判量子力学是唯心主义。因为相对论没有量子力学实用。可是如果有人胆敢尝试解读量子力学的哲学内涵,他一定会被投入监狱。

斯大林时代,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硬是搞出个李森科遗传学,为此还逼死了一个遗传学方面的开拓性科学家,使得苏联的遗传学落后西方几十年。为什么,如果后天获得性不可遗传,就意味着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破产。因为阶级斗争理论宣扬,一切社会问题,都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与个体的本性无关。

历史证明,作为本体论的自然辩证法,除了阻碍科学发展,没有任何价值。而作为朴素唯物主义观念(相信外物不依赖感知)的科学价值,其实人人都有,不需要从辩证唯物主义那里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0 23:13:50
jackloo 发表于 2011-6-20 19:34
当有朝一日,我们不再是消耗质量获得能量,而是消耗能量凭空制造电子、质子、中子、介子、夸克时,我们就应该真正认识到世界的本质了,才发现波尔所说的波粒二象性仅仅是我们仍然在用宏观的概念对能量表现的一种感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能量就是物质,就是客观实在。
你想说的是用纯能转化为质量吧。
不用有朝一日了,人类一出生就会通过消耗能量的方式制造光子,而光子是有一定的相对论质量的。太阳帆就是利用光子的相对论质量的动量来作为航行动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0 23:51:45
是啊,目前仅仅消耗能量,人类能够凭空制造的质量只有光子,我觉得将来还能够制造电子等其他一切微观粒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1 00:01:47
“作为朴素唯物主义观念(相信外物不依赖感知)的科学价值,其实人人都有”,有周百五网友的这一句就够了,看来你也是不得不承认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了。至于165和166楼的其他内容,在我看来完全不值一驳。

       呵呵,哲学这东西,永远都是自圆其说的,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是无法立足的。不仅仅是唯物,唯心其实也是,所以我从来不争论唯物与唯心,只强调自己信仰唯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1 02:15:57
jackloo 发表于 2011-6-20 17:02
无知求知网友的说法是错误的。唯物主义哲学只是说存在一个外部的不依赖于意识的真实。当年的历史是真实的、不以现在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某人这么感知,当年的历史就这样,其他人那么感知,历史又变成那样。至于真实历史到底是哪样,这不是哲学回答的问题,而是要由科学去实证。科学的怀疑是怀疑真实是什么样,而不是有没有真实。现在科学中实在论和非实在论争论的哲学焦点在感知是否能达到客观实在,爱因斯坦认为微观世界也符合因果律和定域原理,感知能达到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而玻尔认为微观世界有互补原理,空间和时间无法同时准确测量,感知必须依赖感知的手段,而无法达到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周百五网友未能准确把握这一点,以国内主流思想的教育问题为借口,把唯物主义当成朴素实在论,把实在论和非实在论之争当成了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
那个"不依赖于意识的真实"又是如何被意识得知的呢?

镜子反映的是镜子以外的景物,而不是镜子自身.镜子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哈哈镜.也只有镜子与周围景物之间出现了第三者,中立者,客者,它才能够以客的身份和立场来观察镜子与周围景物,它才能够知道镜子的误差到底有多大.这就叫客观.

生命在观察非生命物,但生命却无法脱离生命立场去观察生命事自身,它根本不可能知道生命立场的偏见到底有多大,它根本无权去唯物或者唯心.除非在生命事与非生命物之间出现了第三者,客者,中立者,只有它有权宣称唯什么.人类能够象上帝那样脱离生命立场去观察生命事与非生命物吗?

基督教规定了上帝作为生命与非生命之外的绝对客观者,而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都在宣称自己就是这样绝对客观者.

科学是这么种崇尚理性的怀疑态度.这种态度自知自己的偏见,因此它不会去断言和坚信什么,它充其量也只会提出猜测和假说,而不会唯这唯那.对于那些谁也没有经历过的历史,科学只会提出猜测和假说,而不会像唯X史观那样去断言和坚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1 02:25:16
jackloo 发表于 2011-6-21 00:01
“作为朴素唯物主义观念(相信外物不依赖感知)的科学价值,其实人人都有”,有周百五网友的这一句就够了,看来你也是不得不承认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了。至于165和166楼的其他内容,在我看来完全不值一驳。

       呵呵,哲学这东西,永远都是自圆其说的,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是无法立足的。不仅仅是唯物,唯心其实也是,所以我从来不争论唯物与唯心,只强调自己信仰唯物。
我无意颠覆你的信仰,因为那是十分残酷的,就像颠覆基督徒的信仰一样残酷.唯物唯心,先鸡先蛋,这里没有一种观点是能够自圆其说的,按理说这些观点都无法立足,但你居然会坚信其一(惊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1 07:36:10
jackloo 发表于 2011-6-21 00:01
“作为朴素唯物主义观念(相信外物不依赖感知)的科学价值,其实人人都有”,有周百五网友的这一句就够了,看来你也是不得不承认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了。至于165和166楼的其他内容,在我看来完全不值一驳。

       呵呵,哲学这东西,永远都是自圆其说的,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是无法立足的。不仅仅是唯物,唯心其实也是,所以我从来不争论唯物与唯心,只强调自己信仰唯物。
---------------------------------------------------------------------------------
在你看来完全不值一驳,是因为你根本没有哲学概念。

就好像我提到时间,你就无话可说。可是你提到存在,哪有不涉及时间空间中的存在的。

唯物主义能满足所有人的理解,而又避免陷入有神论的迷信,这就是它的优点。但是如果你稍了解哲学,它就非常值得怀疑。

而如果科学不仅仅满足于经典科学的范围(牛顿力学以外),那唯物主义就成了大问题。

但是如果人人都有外物不依赖感知这种信念,那么这根本算不算哲学。但你可以说,哲学P用没有,那也无需证明所谓的唯物主义了。

关于"外物"不依赖感知的证明,我给你个类似霍金的"证明",比你们那些证明都强许多:
假设你家里的桌子上面有吊灯,在你不在家时,吊灯掉下来砸在下面的茶几上。如果在你不感知茶几时,茶几不在了,那么吊灯就不会砸在茶几上。所以,最后是设想,你不在家时,茶几仍然在吊灯底下。
我们不感知时,我们预期存在的变化仍然会发生,这就证明我们不感知时,这些东西仍然在那里

但是如果你真相信这就是哲学,那2000年来无数顶尖思想家的争论,都不如一个5岁孩子的智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1 11:10:34
soporaeternus 发表于 2011-6-20 17:10
jackloo 发表于 2011-6-20 17:02
无知求知网友的说法是错误的。唯物主义哲学只是说存在一个外部的不依赖于意识的真实。当年的历史是真实的、不以现在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某人这么感知,当年的历史就这样,其他人那么感知,历史又变成那样。至于真实历史到底是哪样,这不是哲学回答的问题,而是要由科学去实证。科学的怀疑是怀疑真实是什么样,而不是有没有真实。现在科学中实在论和非实在论争论的哲学焦点在感知是否能达到客观实在,爱因斯坦认为微观世界也符合因果律和定域原理,感知能达到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而玻尔认为微观世界有互补原理,空间和时间无法同时准确测量,感知必须依赖感知的手段,而无法达到不依赖感知的客观实在。周百五网友未能准确把握这一点,以国内主流思想的教育问题为借口,把唯物主义当成朴素实在论,把实在论和非实在论之争当成了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
我们讨论的就是这个真实存在的问题。
这个"真实存在"就象上帝一样,它只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是不能成为讨论内容的.如果非要讨论,那就一定会陷入先鸡先蛋的困局.唯物与唯心之争,实际上就是先鸡先蛋之争的翻版,所不同的只不过是名称.不管唯物还是唯心,不管唯先鸡还是唯先蛋,那都是无法自圆其说的观点.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坚信其中观点.这明白是一种非理性的态度,但在中国,这种非理性的坚信态度居然是用宪法所规定的教育去强加于国人的.别小看我们中华先哲的智慧,其实这一困惑人类至少两千年的思维困局早在两千年前已经为中华先哲李耳所突破.抛弃唯先鸡唯先蛋的观点,那才能够产生出先有鸡的祖先这一更合理的猜测;抛弃唯物唯心的观点,那才能够产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类更能自圆其说的观点.任继俞前辈就曾经坦言,在唯物主义的局限下,他们连先秦哲学史都无法写了.

如果宪法是国民的共同约定,所反映的也是国民的意愿,那么,诸如唯物主义之类的那些让绝大多数国人都不知所云的东西就不会被写进去,中国教育就不会如此失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3 15:24:04
哲学,一个怎么讲也讲不明白的问题,凡是看明白了一点东西的人就是超凡于世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