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刊
? 服务业增长:真实含义、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服务业的复杂性和研究难点,提出 “真实”与“名义”两类增长因素及其影响,预测达到人均国民收入4000美元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强调加快服务业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关键词:服务业增长改革开放
…………………………………………………… 江小涓 (4)
? 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正和关系研究
内容提要:在传统剩余价值论的架构中,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只存在零和关系。本文试图在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论证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可能存在的正和关系。经历了有关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长期争论,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工人技能升级的长期趋势。这一点为我们运用“成正比”理论奠定了经验的前提。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的理论,在国内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本文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将其运用于分析以技术变革和劳动复杂程度提高为基础的价值形成过程,并据以论述了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正和关系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这种在不同层面存在的正和关系构成了相对剩余价值规律的抵销因素。
关键词:暗默知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正和关系“成正比”理论
…………………………………………………… 孟捷 (15)
?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
内容提要:经济增长质量状态的量化是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的基础。本文从具有明确外延的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出发构建出由28个基础指标构成的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均值化方法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以基础指标的协方差矩阵作为输入,来避免使用标准化方法和相关系数矩阵所造成的对不同指标相对离散程度的低估或夸大。对中国及各地区1978—2007年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结果表明,经济转型30年以来我国总体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却存在很大差异。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质量指数主成分分析法
…………………………………………………… 钞小静 任保平 (26)
? 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行政管理体制的选择
内容提要:经济分权和政治集中的中国式分权在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加剧和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为缓解这些问题,中央陆续在一些ZF部门实行垂直管理。本文运用契约理论建立理论模型对比研究了垂直管理体制和属地管理体制的优劣。研究发现,垂直管理体制在实现地方监管部门否决坏项目上优于属地管理体制,的确能减弱地方ZF的干扰;但当监管任务的绩效难以考核时,垂直管理体制不仅不能改变属地管理体制下监管部门通过坏项目的情况,还挫伤了地方ZF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结果对中央ZF来说反而更糟。最后本文还刻画了适合进行垂直管理的部门特点,并为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推测。
关键词:垂直管理属地管理地方ZF问责
…………………………………………………… 尹振东 (41)
? 出口固定成本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
内容提要:本文以企业的应收账款相对比例作为度量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本文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企业出口固定成本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制约了企业的出口能力。出口退税政策是我国促进出口的主要政策,可以认为出口退税降低了企业的出口变动成本。而本文的研究表明出口固定成本同样对企业的出口行为有重要影响,为ZF制定出口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本文的分析表明针对出口固定成本的出口促进政策相对于针对出口变动成本的出口促进政策,在福利效应和政策成本两个方面都具有优越性。
关键词:出口固定成本融资约束出口行为
…………………………………………………… 于洪霞 龚六堂 陈玉宇 (55)
? 中国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对修正样本结构偏差的尝试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估计中所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并对收入定义、样本权重结构、抽样偏差以及地区间货币购买力差异进行调整,试图得到比较客观的收入差距衡量指标。本文利用了帕累托分布修正住户调查抽样偏差对收入差距指标的影响。本文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达到了较高的程度。高收入人群样本的偏差导致了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严重低估,也导致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和全国收入差距的较大程度的低估。
关键词:收入差距抽样偏差帕累托分布
…………………………………………………… 李实罗 楚亮 (68)
? 养老模式对健康的影响
内容提要: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这给养老、医疗、社会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从居住模式和主要经济来源两个方面来界定中国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利用经济学方法,根据2002年、2005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数据(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从实证角度,讨论了中国不同养老模式如何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且分析了这一关系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年龄段差异。研究发现,养老模式是关系到中国老年人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经济与居住均独立的老年夫妻有最明显的健康优势和主观幸福度优势,而依靠子女供养或ZF补助的个人独居养老模式是最差的。这些经验发现可以为ZF改善老龄人群的健康提供可靠的政策依据。
关键词:养老模式健康实证分析
…………………………………………………… 刘 宏 高 松 王 俊 (80)
?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测算
内容提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医疗服务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测度模型,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微观个体调查数据,对医疗服务市场上医患双方的信息程度及其对最终的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医患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因素对最终医疗服务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医生相对于患者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并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2)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将被迫接受一个高于公正基准价格的价格,平均而言达成的医疗服务价格相对于公正的基准价格要高出2661%;(3)年度效应分析发现,1989—2006年,各年度的医疗服务市场价格大致都高于公正基准价格26%左右,换言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并未有效起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作用;(4)患者在城乡因素、医疗保险、工作状况、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上的异质性,对医患双方最终价格的作用是有限的。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强调通过引进竞争,强化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市场中调节作用的改革思路,是否适合中国值得反思。解决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医疗服务价格虚高问题,回归医疗服务的公益性,需要ZF更多地参与其中,并有效发挥价格规制、市场监管以及外部性矫正等功能。
关键词:医疗价格信息不对称双边随机前沿分析基准价格
…………………………………………………… 卢洪友 连玉君 卢盛峰 (94)
? 高管权力与企业薪酬变动的非对称性
内容提要:本文从薪酬变动的非对称性,即薪酬尺蠖效应的角度研究上市公司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拉大的原因。研究发现,业绩上升时,公司高管获得了相比普通员工更大的薪酬增幅,而在业绩下滑时高管的薪酬增幅并没有显著低于普通员工;业绩上升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大于普通员工,业绩下降时,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的粘性特征,普通员工薪酬并不存在粘性特征,而且业绩下降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相比业绩上升时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减少幅度显著超过普通员工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减少幅度,这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薪酬存在较为严重的尺蠖效应。
关键词:薪酬业绩型报酬企业高管权力尺蠖效应
…………………………………………………… 方军雄 (107)
? 心理还是实质:汶川地震对中国资本市场的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汶川地震这一独特自然事件,用公司与震中距离来衡量地震导致的投资者负面情绪(如焦虑和恐惧),研究汶川地震对中国资本市场造成的影响。与现有文献关于投资者情绪能够影响股票收益率的研究相一致,本文发现地震后12个月内(20086—20095),距离震中越近的公司,股票收益率越低。在控制了风险因素后,震中500公里以内的股票收益率显著为负,平均为每月-3%左右,而500公里以外的股票收益率不显著。并且公司与震中距离每增加1000公里,其年收益率平均升高3%。进一步分析发现,该现象地震前不存在,与系统风险的变化无关,并且不能由地震造成的实质经济损失来解释。总之,本文的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导致的投资者负面情绪能够影响股票收益率。
关键词:股票收益率地震资本市场心理距离
…………………………………………………… 山立威 (121)
? 信息传递模式、投资者心理偏差与股价
内容提要:股价“同涨同跌”又称“股价同步性”,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近年来财务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本文收集1994—2004年中国股市的相关数据,用R2度量股价同步性,对股票收益的“惯性”和“反转”与R2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研究发现:(1)总体上,我国股市不存在“惯性”现象,而存在显著“反转”现象,并且反转效应随着R2的上升而逐渐减弱,两者呈负相关关系;(2)不同市场态势下惯性和反转的表现形式不同,且与R2的关系也不同:牛市阶段存在“反转”现象,且R2越高反转越明显;在熊市阶段存在“惯性”现象,且R2越小惯性越明显,说明不同市场态势下股价同步性的生成机理不同。对此,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与心理行为互动关系的新解释,丰富并完善了股价同步性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股价同步性信息传递模式心理偏差市场态势
…………………………………………………… 许年行 洪 涛 吴世农 徐信忠 (135)
? 网络产业组织理论的历史、发展和局限
内容提要: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产业的研究一直沿用着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定,普遍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并依照产品的特征分别侧重对直接网络外部性与间接网络外部性的讨论。经典模型的研究发现,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会影响消费者对网络的选择,以及企业的技术选择和兼容决策,进而影响社会福利,有可能出现并非最优的均衡。早期的拓展模型传承着经典模型的最基本的假定与函数形式,进一步考虑各种竞争状况。近十年,从双边市场的角度研究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业成为网络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热点。本文梳理了传统的网络产业组织理论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种拓展与最近的进展,不仅对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更重要的是对研究的思路与模型拓展的方式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网络产业组织理论网络外部性双边市场
…………………………………………………… 黄纯纯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