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doss087 “一经交换,那么这些劳动就是价值”与“劳动能创造价值么?”这两者之间,怎么统一?这个交换后劳动就是了的价值是什么创造的?
你在这里解释了劳动的消耗具体是消耗什么了,就是消耗的愉悦心理----效用(这里我相信也是口误,因为消耗是减法,负效用是负面情绪,按照你这么一说,变成正了)。但用多数人满足少数人,这个说法就是程度的描述,而以上没有任何对程度描述的逻辑支撑,凭空冒出来的。至于是不是社会节约劳动,社会最大化满足多数人个人的表现,这本身就不是我们讨论的内容。
你的劳动=消耗的理论,如果消耗是相对于效用来说的,那么在价值体系中,如果不能把效用也纳入价值体系中来,这种论述就是与价值体系毫不相干的题外论点。
为雇主提供服务、或者生产物品,在这里对于劳动者而言怎么不是消耗,如果说具体消耗了什么,从劳动者的生理上来说消耗了劳动者的能量,经济社会关系上来说消耗的是时间。个人不是按自身的愿意在支配时间,这是代价,也是一种自由的损失。
在这里是你把效用纳入到价值体系来的,在这里你把价值=愉悦。还好意思在这里指责我。
我并没有把效用纳入到价值体系来说这个问题,因为价值不是效用,而是劳动。至于“效用”这是存在的,但它不是价值(交换价值),我是直接论效用(即物品对人的满足性)而言。
而于“负效用”这是劳动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劳动是具有二重性,当它与资本相交换并通过商品流通出去了,那么它就是价值,这是它的第一重性,第二重性就是生产这种商品的带来的具体的使用价值。
在这里劳动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即劳动消耗即是负效用,正如《资本论》里提到“商品怎样满足人,是依靠胃还是幻觉这与问题的实质无关”,马克思说这不属性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在《资本论》没有论述商品怎么满足人的,这涉及的是商品学的问题。
因此我在这里谈此问题,也没有涉及到政治经济学价值的概念,只是政治经济学以外的补充。在这里必须谈一下商品学的问题。
“你说服务给人带来的愉悦。”但这是对被服务者而言,但是对服务者而言无疑是负效用,
用多数人的负效用换少数人的正效用是社会节约劳动,最大化的满足个人的效用的表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