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参考:
 "资本国际化是资本全球化的前奏,沿着这一点再去思考应该不难。"很有道理。大约国际化相当于马克思原来资本论六册计划的国家+对外(国际)贸易,全球化相当于资本论六册计划的世界市场吧。
 “政经现在越看越糊涂了,究竟应该怎么看呢?”其实只看非原著,我也曾迷茫地感觉----编者“怎样说怎样有(理)”,学者“怎样学都觉得自己没领会,连复述都不可能”,因此冒昧说一下:
 1只有看原著才能最终破解这个怪圈。
 2“职能资本是直接被用于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其资本所有者可以得到平均利润率,如产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商业资本家;而非职能资本不能直接用于生产剩余价值,其所有者也参与分割利润,但其利润率一般不等于平均利润率,如借贷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等。”这类说法可能是政经教材的通用说法,而你看了原著就了解这种说法的片面性和可用性所在了,也可以大胆怀疑一些教材中的名词/提法是否合理。
 3但区分有关资本的几个范畴,必须在读原著第二卷第一篇时特别小心,因为中文的译文处理几个关键的名词很可能有问题,{我不懂德语,只能说很可能},但英文版可以完全的厘清这几个名词,辅以画图的方法可以非常清晰地区分出第一篇的这几个范畴;有了这样的基础,后边基本上只看中文版也很容易看清马克思理论的那些个有关资本范畴的脉络。
 4提示一下,可以尝试分类认识这样一些范畴:商品资本----商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产业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
 论坛速度够慢,领教了。
  [em16]
[em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