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924 11
2011-06-15
在讨论房价问题时,有一个问题绕不过去,那就是住房空置率。有人说有70%、80%,也有说30%、40%的,总之是个未知数。确实统计部门并没有统计这一数据,也就是权威部门公布相关数据。有人以某些小区晚上不亮灯的比例来推算,有的以没有晾晒衣服的比例来推算,由于观察的范围小,不足以作为判断依据。
    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作出判断。一是国家决定未来几年内建设3600万套社会保障房,其中今年就要建设1000万套,这反映了ZF的态度,说明现有住房并不能满足住房需求。如果真的大量空置,那么,ZF不可能作出这样的决定。至于决策根据,我们无从猜测,但可以根据近几年住房建筑面积、峻工面积来作出判断,有心人可以查阅建设部的统计数据。二是目前开发商仍然敢于要地,敢于建房,说明房子并没有多到卖不出的地步,作为业内人员,他们最清楚空置情况,最清楚住房供求的真实情况。
    关于房价的调控,值得讨论的问题N多,包括是否一定拥有住房、我国能否满足每一户家庭拥有住房的要求、住房面积多大合适、购房资金来源、ZF的责任、住房双轨制或多轨制行不行、房价上涨的原因、如何评价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市场供求的实际情况、如何调控等等。撇开具体的问题不说,这里面有几点是回避不了的:分清市场与ZF的责任、信息透明、冷静而非情绪化地讨论问题、公众参与、政策效果的科学评价。情绪化表现得非常明显,动不动就责怪ZF或开发商,甚至幻想退回到福利分房时代,把开发商看成坏人或罪人,如此,是不利于解决问题的。首先,应当肯定,改革以前的福利分房制度是对的,否则,我们不少人还得蜗居,但房价上涨速度超过了普通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这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只能用新办法来解决;其次,开发商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乃至经济的发展是有贡献的,追求盈利也无可厚非,那种提出要无偿收回空置房的说法无异于没收剥削阶级的财产,只能是理想化的情绪宣泄;再次,经济问题得用经济办法解决,也应当承认宏观调控有些晚了,当年温州客到处炒房时就应当予以控制;第四,简单地对骂无济于事,需要用数字说话,科学地分析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用一句老话,要集中全体人民的智慧,解决事关全体人民的大事。进一步来说,要把住房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土地管理体制、户籍管理体制等统筹考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换个思路来思考、分析,是可以作出科学的判断的,这样,就能得出正确的解决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16 18:00:07
现在不管怎么说,空置率还是蛮高的,中国房价已经是一个泡沫,现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造就了这个泡沫,资源的稀缺性及当前的观念,房价是降不起来的,要买观念变,要买体制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7 17:53:26
从研究空置率的视角来判断房价的走势用处不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7 20:16:40
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供求平衡,既然有人炒房,说明房源不足,才敢炒房囤积。建保障房适经房才根本的出路,但在土地这个问题,国家ZF与地方ZF又有矛盾,地方要政绩,国家要抚民。看看目前保障房的动工率就可见一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7 21:35:24
住房空置率可是个国家机密,永远不会让你搞清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8 11:16:20
要问一下开发商的野心有多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