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5849 30
2010-08-13

  住房有空置这一点都不奇怪,自古都存在“有房没人住有人没房住”这种情况。紫禁城里据说有9999.5间房子,当年大部分房间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人住,现在还是这样。
  现在,房屋空置率被炒得沸沸扬扬,甚至以“晒黑灯”的方法大家讨伐。但人们为何要关注并讨伐住房空置?什么人关注空置率?房屋空置又伤害到了谁的利益?
  不管空置的房子是在房产商手里还是已经卖给了炒房的人,空置带来的问题都是房子主人的问题,而不是他人的问题。人家手里的东西空置不空置,关乎你什么事儿?如果说空置是市场不畅旺造成的损失,那也是人家的损失,你不是对房产商和炒房团恨之入骨吗?那就让他继续损失呗!损失越大越解气嘛。
  如果说空置是开发商变相捂盘,那也是人家的权利。囤积居奇自古都是商人的惯用手法,只要囤积的不是民生必需品,爱囤积多少就囤积多少,既不违法又不悖理。你千万不要声称北京花园路某地块建造的一定规格的房子是某个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安全的住所是生活必须的,但鼓噪晒黑灯的人有几个是无家可归拍完黑灯照到外边的网吧发帖然后露宿街头的?
  真正没有住所的人在13亿中国人当中的比例是很小的。民政部长李学举年初公布的全国机构收容与街头收容的流浪人员的数目是150万人次,就算没有重复收容,也不过千分之一,而且民政系统用建收容所和遣返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通过给他们建一个固定的家的办法去解决。这些流浪街头者之中可能不会有一个晒黑灯的。

  住房空置这种事情是市场自己造成的,经济学家谓之“生产过剩”。但生产过剩是一个十足的伪问题。任何产品市场在一定时期都是规模一定的,但是这个一定规模的市场如何瓜分却是不一定的。所有的投资者都想独霸市场,都认为自己应该而且有能力多占一点市场份额,因此,每一个投资者所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加起来一定会大于市场需求规模,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过剩”,是自由市场行为的必然结果。
  如同我们上面所问:生产过剩是谁的问题?当然是厂商的问题,不管是盲目生产也好,赌博背运也罢,结果都由其所有者承担。投资人也必须承担这个必然的结果。朱总理当年把减产压库当做一件大事情来抓,其实管的都是国有企业,国家总理对国家的财产状况关心并加以管理,那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现在,对于市场上的私人部门,如果动用国家行政力量去限制其投资流向、为其生产是否过剩而担忧,就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了。

  尤其是那些信奉自由经济理论的人们,就更没有理由去谈论任何生产过剩的问题了。就算是一个问题,他也是投资人的问题,不是需要中立的观察者去着急上火的问题。说得难听一点,这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楼卖不出去,人家楼主还不着急,你急什么呢?

  生产过剩的一个明显的、常见的市场信号是价格急剧下跌,尤其对于一般消费品而言。但是,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出现晒黑灯者希望的价格跳水现象,刚刚公布的同比数据还是上涨的,而且涨速超过GDP的速度。这说明相对于丈母娘的刚性需求来说,生产并没有过剩,如果把房屋交给政府统一面向全民去分配,保证还是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

  很多人从来不懂得需求是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种的,总是试图把处理选择性需求的市场手段用于解决非选择性需求问题。住房需求同样是两部分构成,有的住是一种非选择性需求,住得好则是一种选择性需求。政府应该用非市场的办法解决“有的住”的问题,而把“住得好”的问题交给市场去解决。从这一点看,扩大经适房、廉租房甚至免费公屋的建造规模无疑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思路,它把解决穷人“有的住”这一问题从市场上分离出来了。但是,某些人就是坚持用市场解决一切,反对建造廉租房,非要把“有的住”的问题也交给市场去解决不可。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被无情的市场碰的晕头转向。

  住建部官员已经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了,当前并无统计空置率的标准和方法。其实,即便是将来有了这个标准和方法,它也是一个没有用处的指标。住房是耐用消费品,不怕积压,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年的空置不会对其价值造成什么大的影响,甚至很大可能会出现“被升值”的情况。石油跌价了,欧佩克可以限产,铁矿石降价了,淡水河谷可以暂停开采,铁矿石在地下不会流失。价格不合适,大不了捂上几年盘子,除非政府愿意彻底废除辛苦建立起来的市场法则,没收空置房变成公有制下的分配制度。

  如果你晒黑灯者的目的是希望将之作为一个问题要求政府加以解决,那你就干脆建议再来一次土地革命分房到户吧。否则,即便是空置房不空置,也不会变成你的房子。

  不知道那些讨伐空置率的人们是否在幻想解决生产过剩的渠道就是把产品降价卖给或干脆免费送给消费者,如果是,就太过幼稚可笑了。商品生产的惟一目标就是赚钱,市场从来都是只认钱不认人的,不要再一厢情愿地赋予厂商所问的社会责任心。
  历史上,牛奶倒入大海的事件众所周知。近前这种事情也不断发生,蔬菜卖不掉直接翻耕肥田也不会拿到菜市场送给没有菜吃的城市贫民,西瓜卖不掉就地砸烂也不会送给口渴的人,桃子卖不掉直接倒入河中、粮食发霉转成饲料粮也不会免费发放给抱怨粮食涨价的人……
  当年海南的烂尾楼遍地都是,这是绝对的空置吧?怎么不让海南住房紧张的人都搬进去住呢?那么,现在的房子还不是连所有者都懒得去管的烂尾楼,就更不存在将之用来解决什么人的住房问题之用途了。

  市场就是交换,是两种商品流的对流,不是一种商品流的单向流动。这种生产过剩现象,就是没有交换,没有形成商品对流。住房空置的另一面就是货币闲置,要知道,在晒黑灯者讨伐空置率的时候,房主们一定也在诅咒持币观望呢。
  如果通过晒黑灯可以让城里的房子降价了,晒黑灯的人都买得起了,住房空置率就会下来吗?绝对不会。那些持币观望希望城市里的房子便宜一点好让自己也买得起一套的人,其实都是真正推高住房空置率的人。一旦晒黑灯者买得起房子了,那么他们原来的旧房子或者在农村的房子就会变成空置房,总体的空置率不仅不会降而且还可能升高。
  任志强劝买不起房的人回到农村去,很不中听,但却是解决空置率的一个有效办法——如果住房空置率是一个问题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14 21:10:45
看来,真正要降低空置率的人不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5 00:49:39
当黑灯成为一个长期的普遍现象时,就是一个很严重而且很严肃的问题。哪一个国家的房产市场是这样的?
作者意图说明需求过大引起了供不应求,导致了投机过剩,但,恰恰是这个供不应求应该导致的结果是商品被迅速抢光,而不是黑灯瞎火。
这个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暗藏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中国的金融还很黑暗。这么多的投机者能顶得住利息的长期压力,这真是个奇迹。而当年朱总给国有四大银行注资,解决不良资产,实际上就是全民掏腰包给这些有背景的投机者买单。
大约再过几年,历史又要重演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5 11:17:44
呵呵,我看应该这样说:
回农村去,养好自己的地,种好自己的地,为粮食稳定做贡献。
粮价或许比房价更重要,走着瞧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5 11:45:11
有意思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5 16:23:19
当没有商品交换发生时,用于交换的两种商品都空置着,而不是只有其一空置。住房空置的另一面就是货币闲置,要知道,在晒黑灯者讨伐空置率的时候,房主们一定也在诅咒持币观望呢,一边叫骂:房屋就是用来住人的,凭什么空置?一边回骂:钱就是用来花的,为什么存起来?你有权把钱存起来不花,人家还没权让房子空置不卖吗?大家不都是号称尊重私有权的私有者吗?凭什么你和尚做得我就做不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0-8-18 19:41:5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8-18 12:52
feig 发表于 2010-8-18 05:58
并不是房子、粮食就是必需品。
房子有大有小、粮食有粗有细。
不能把改善性和保障性混为一谈。
农村的房子也是房子。
社会不满也有大有小。如果小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就会积少成多,积流成河。一旦形成洪流,说什么都晚了。
不要笼统地用“社会不满”“人民群众”这类措辞,不要把部分人或阶层表述成为社会。问题永远都是部分人的问题,任何制度都有既得利益者。要看这部分人占多大比例,是何种问题(活得了,还是活得好)。
活得好这种选择性需求问题政府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交给市场去解决。
生活质量问题是应该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教授的这个说法比较合理。
但是,即使撇开必需品问题,垄断也会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健康的市场依赖于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如果某一行业过多地吸收购买力,势必会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有人把一些垄断行业比喻为新三座大山,我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2 00:25:09
feig 发表于 2010-8-18 19:41
但是,即使撇开必需品问题,垄断也会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健康的市场依赖于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如果某一行业过多地吸收购买力,势必会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有人把一些垄断行业比喻为新三座大山,我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垄断会不会阻碍经济发展,看一看经济的主角厂商在谋求什么就知道了。没有一个被看作是理性人的厂商不在谋求市场垄断地位,就是对垄断的最好评价。
如果还要在批评垄断的同时赞美竞争的好处的话,就去赞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吧,赞美大学毕业即失业的无奈吧,赞美劳动力过剩带来的低工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3 22:21:45
房子可以用70年,在过30年,还有多少人要买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3 23:52:06
张建平 发表于 2010-8-22 00:25
feig 发表于 2010-8-18 19:41
但是,即使撇开必需品问题,垄断也会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健康的市场依赖于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如果某一行业过多地吸收购买力,势必会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有人把一些垄断行业比喻为新三座大山,我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垄断会不会阻碍经济发展,看一看经济的主角厂商在谋求什么就知道了。没有一个被看作是理性人的厂商不在谋求市场垄断地位,就是对垄断的最好评价。
如果还要在批评垄断的同时赞美竞争的好处的话,就去赞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吧,赞美大学毕业即失业的无奈吧,赞美劳动力过剩带来的低工资吧。
感觉我们说的不是同一个垄断。
在我看来,房产、铁路、医疗、教育、高职就业都正处于垄断状态。在面对垄断方面,买房、买火车票、就医、高考、求高职,都是同一类型的困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5 19:37:12
看一下,谢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7 12:52:30
楼主大概是从丛林里来的,深得其中生存之精髓。可惜公共政府是要照顾所有人的福利,利益的获得并没有天赋其权,所以才有种种调控措施,在不挫伤积极性与公平之间取一个折中。你不同意也没用,各国都是这么做的。
更何况完全自由的经济,即你所谓捂盘之类都不干涉由市场调节,容易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对谁都没好处,但若你还知道点博弈论,就知道个人是不会愿意做这样的市场,只能靠公共政策强制做一些规定。参见囚徒困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7 12:55:59
这个论坛喜欢吞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7 22:59:34
heather_yao 发表于 2010-8-27 12:52
楼主大概是从丛林里来的,深得其中生存之精髓。可惜公共政府是要照顾所有人的福利,利益的获得并没有天赋其权,所以才有种种调控措施,在不挫伤积极性与公平之间取一个折中。你不同意也没用,各国都是这么做的。
更何况完全自由的经济,即你所谓捂盘之类都不干涉由市场调节,容易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对谁都没好处,但若你还知道点博弈论,就知道个人是不会愿意做这样的市场,只能靠公共政策强制做一些规定。参见囚徒困境。
过去说我是左派的人多,现在又冒出个说我是右派的,真有意思啊。
给你看看老帖子吧:
1、从哪里可以证明我是左派?http://www.*****.com.cn/articles/8342.html (其中*号为“经济学家”的首字母)
2、我是中间派,也不认识刘国光。http://www.*****.com.cn/articles/7837.html(其中*号为“经济学家”的首字母)
3、G7,囚犯被困在了哪里。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5/29/66707_2.html
4、向左走,向右走。[url]http://ecoblogger.bokee.com/2522210.html[/ur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19:50:41
好想法  , 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9 16:58:59
呵呵,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问题。但是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年轻工薪阶层面临的是“有的住”的非选择性问题,但是市场貌似不会因为他们的第一套住房而对房价手下留情吧……总不能年轻人都去廉租房和免费公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9 21:15:58
雁南飞LH 发表于 2010-8-29 16:58
呵呵,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问题。但是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年轻工薪阶层面临的是“有的住”的非选择性问题,但是市场貌似不会因为他们的第一套住房而对房价手下留情吧……总不能年轻人都去廉租房和免费公寓?
市场从来都不会有柔情,市场从来只考虑有效需求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北京上海的年轻工薪层现在住在哪里?不会是马路上吧?为何年轻人不能去租廉租房或公寓?何况还是免费的?
不愿意回农村,就只能说明现在的城市环境综合起来还是好过农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0 07:42:25
不愿意回农村,只是因为收入问题,捡破烂都比农村收入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0 18:00:35
feig 发表于 2010-8-30 07:42
不愿意回农村,只是因为收入问题,捡破烂都比农村收入高。
决定行为的,是综合的效用比较,不是单方面的。人不能样样都要得到,那样只能得到痛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5 22:53:26
有意思。就跟买贵衣服不穿一样,摆在那儿不用是谁在受惠?对衣服而言,卖家赚钱了,买家要么后悔了要么衣服太多根本不在意。房子呢?房产商先赚一笔,买家还想再多投资几套赚一笔。再说不管谁有钱,看这形势都会去炒房产。道德上谴责没有啥作用,想要遏制房价上涨就要多提供买得起的住宅,并提供给没有房的人。何况就是源源不断提供,也会有人恶意炒作从中获利的。政府要多盖普通人能买得起也能买得到的房子才是正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6 11:50:58
湖心 发表于 2010-9-5 22:53
有意思。就跟买贵衣服不穿一样,摆在那儿不用是谁在受惠?对衣服而言,卖家赚钱了,买家要么后悔了要么衣服太多根本不在意。房子呢?房产商先赚一笔,买家还想再多投资几套赚一笔。再说不管谁有钱,看这形势都会去炒房产。道德上谴责没有啥作用,想要遏制房价上涨就要多提供买得起的住宅,并提供给没有房的人。何况就是源源不断提供,也会有人恶意炒作从中获利的。政府要多盖普通人能买得起也能买得到的房子才是正理。
有啊!农村不是大把的嘛。农村住房的空置率在有些地方相当高,要不怎么会有什么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6 17:31:24
有道理,相当的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6 17:40:04
嗯,所以說在一個地方買不起房的時候,就搬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5 22:47:17
房子,有钱人的游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2 16:53:14
张教授的书读得好,从理论上说,我赞同你的观点,但从现实中看,我们乡下人有个不好听说法:叫读书读到牛屁股里面去了。太理想化了,我建议你下下基层,调查下,研究下中国的老百姓现在是怎么活的,不要老站在上面讲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被人称为“砖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跳至第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