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代码] | 以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公布的证券代码为准。 |
| [证券简称] | 以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公布的证券简称为准。 |
| [统计截止日期] | 以YYYY-MM-DD列示,前四位表示报表公布年度。 |
| [家族企业类型] | 1:单个自然人企业家企业:即实际控制人为个人且无家族亲属在上司公司或控股股东公司持股/任董监高的家族企业;2:多个自然人企业家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多个自然人,但是实际控制人之间无亲属关系,且无亲属在上司公司或控股股东公司持股/任董监高的家族企业;3:多人家族企业:即除实际控制人之外,至少1名有亲属关系的家族成员持股/管理/控制上市公司或控股股东公司的家族企业;(当亲属只在控股股东单位持股/担任董监高时,控股股东单位的实际控制人需要同时也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
| [公司规模] | 总资产 |
| [总股数] | 上市公司发行的总股数。 |
| [总负债] | 负债各项目合计。 |
| [净利润] | |
| [研发支出] | 资产负债表—开发支出 |
| [研发投入] | |
| [研发人员数量] | |
| [社会捐赠额] | |
| [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净额为固定资产原价除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之后的净额。固定资产是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建造承包商的临时设施,以及企业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也通过本科目核算。2007年新准则后原固定资产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定义的记入“投资性房地产”项目进行核算。 |
| [无形资产] | 公司各项无形资产的原价扣除摊销和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公司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2007年新准则后原无形资产分别在“无形资产”、“商誉”、“投资性房地产”中进行核算。 |
| [员工培训费用] | 统计年度内,发生的用于员工教育、培训等费用金额。 |
| [员工保险费用] | 统计年度内,发生的用于缴纳员工保险、社保等费用金额。 |
| [资本支出] | 资本支出表示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 [营业收入] | 企业经营过程中确认的所有收入之和。 |
| [其中:海外业务收入] | 企业经营过程中确认的所有海外业务产生的收入之和。 |
| [总应计利润]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 |
| [资产负债率] | 计算公式为:负债合计/资产总计。分子为空,零值代替;分母为空或是零值,结果以NULL表示。 |
| [负债与权益市价比率] | 计算公式为:负债合计/市值A;市值A=(总股本—境内上市的外资股B股)*今收盘价A股当期值+境内上市的外资股B股*B股今收盘价当期值*当日汇率;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 |
| [总资产回报率A] | 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资产总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时,以NULL表示。 |
| [总资产回报率B] | 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财务费用)/平均资产总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时,以NULL表示;平均资产总额=(资产合计期末余额+资产合计期初余额)/2 |
| [总资产回报率C] | 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财务费用)/平均资产总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时,以NULL表示;平均资产总额=(资产合计期末余额+资产合计上年期末余额)/2 |
| [管理费用率] | 计算公式为:管理费用/营业收入;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 |
| [净资产收益率A]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股东权益余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 |
| [净资产收益率B]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股东权益平均余额=(股东权益期末余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2。 |
| [净资产收益率C]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股东权益平均余额=(股东权益期末余额+股东权益上年期末余额)/2。 |
| [主营业务利润率] | 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时,以NULL表示。 |
| [投入资本回报率]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财务费用)/(资产总计-流动负债+应付票据+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 |
| [总资产净利润率A]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总资产余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时,以NULL表示。 |
| [总资产净利润率B]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时,以NULL表示:总资产平均余额=资产合计期末余额+资产合计期初余额)/2。 |
| [总资产净利润率C]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时,以NULL表示;总资产平均余额=资产合计期末余额+资产合计上年期末余额)/2。 |
| [息税前利润与资产总额比] | 计算公式为: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 |
| [托宾Q值A] | 计算公式为:市值A/资产总计;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 |
| [托宾Q值B] | 计算公式为:市值A/(资产总计—无形资产净额—商誉净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 |
| [托宾Q值C] | 计算公式为:市值B/资产总计;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 |
| [托宾Q值D] | 计算公式为:市值B/(资产总计—无形资产净额—商誉净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 |
| [市值A] | 计算公式为:(总股本—境内上市的外资股B股)*今收盘价A股当期值+境内上市的外资股B股*B股今收盘价当期值*当日汇率;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 |
| [市值B] | 计算公式为:(总股本—境内上市的外资股B股)*今收盘价A股当期值+境内上市的外资股B股*今收盘价当期值*当日汇率+负债合计本期期末值;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 |
| [营业收入增长率A] | 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本年本期单季度金额—营业收入上一个单季度金额)/(营业收入上一个单季度金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单季度环比指标。 |
| [营业收入增长率B] | 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本年本期金额-营业收入上年同期金额)/(营业收入上年同期金额);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 |
| [基本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该数据直接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的财务摘要。 |
| [股利分配率] | 每股派息税前/(净利润本期值/实收资本本期期末值);当分母未公布或为零或小于零时,以NULL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