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1-7-7 09:12:40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7-7 08:49
完全可以!

我们探讨的逻辑起点因该是现实人→社会经济行为→特定生产方式约束下的价格利润体系→价格即利润的实现→利润和利息是资本再生产的形式→利润和利息既是生产的形式又是分配的形式→利润最大化(?)即最优化→现实人的最优控制问题。
人性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性问题。微观正是因为基于理性的经济人假设,才有后来的形式化的逻辑演绎推理体系。

不知您好是如何理解您的逻辑起点“现实人”的问题或定义的?如果在此我们有分歧,恐怕我们仍然难以继续交流的。

人性表现的复杂不是大家没有认识,而是我们在研究上应该如何处理的问题,而这就涉及方法论问题了。

就我来说,我还是赞同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而且首先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有限理性自从西蒙(好象 是他)提出后,对经济学的研究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不多说了!想听听您的高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7 09:50:01
现实人应该涵盖人性假设的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复杂人和博弈人等,它也涵盖了X、Y和超Y理论。我相信理性历来是历史社会的产物。其中,文化的相对主义对于文化的绝对主义具有优先性。很不幸,您的理性人恰恰是文化绝对主义的产物。在马克思那里,他被称为没有任何前提的“抽象人”或者者真空人。老实说,他没有丝毫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7 10:01:38
顺便说一句,针对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人和经济人,马克思针锋相对提出普通人和畜役人范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7 11:01:26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7-7 09:50
现实人应该涵盖人性假设的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复杂人和博弈人等,它也涵盖了X、Y和超Y理论。我相信理性历来是历史社会的产物。其中,文化的相对主义对于文化的绝对主义具有优先性。很不幸,您的理性人恰恰是文化绝对主义的产物。在马克思那里,他被称为没有任何前提的“抽象人”或者者真空人。老实说,他没有丝毫价值。
我想,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谁也不会否认人性表现的复杂性,也不会否认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就我个人理解而言,如何构建理论,然后让这理论联系实际,确是大有讲究的。
典型的,就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分更细,或者在此主要指长期中的主流),这两种文化当然首先是对世界认识的两种方式,当然同时也是两种理论和两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其所导致的结果上的差异,在科学研究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所以,做研究,我还是主张传统的也是主流的科学方法。
对您的“没有丝毫价值”的说法,我不赞同。我认为他们在认识论上非常有意义。就如物理学上的质点,你说这假设没意义吗?
完全竞争市场,和现实相差甚远,但它对我们认识现实的市场,意义或作用非常重大,我至今没有发现比这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现实市场的方法。

看来,我们的分歧很大!

从您的表露的话语来看,我感觉您的认识方法属于中国传统的方法——直觉的整体论的方法,当然,也许是辩证法的方法。片言只语,仅是猜测,不足以信。猜错了,请原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7 12:49:24
革命首先意味着经济学术语的革命,而不是在一个自我封闭自说自话的自闭症经济学体系中寻找逻辑的一致性或者自洽。身在五界之内,口发革命宏愿,这是一个骑着自行车前往月球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顺便问一句,为何古典经济学派没有微观宏观之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7 13:05:10
马克思视野中的市场与危机
作者:[加]M.C. 霍华德 [澳]J.E.金 著
关于新自由主义至少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首先,大萧条往往被忽视或否认。[21]第二,得出的结论显然内置于假设之中。我们说“显然”是因为结论的得出不存在任何甚至近似于违反直观的看法。假设有一良好性状偏好的行为人在新古典模式下优化其自身的行为方式,并假设行为人对技术变化产生的商品价格变化比较敏感,同时商品所具有的公共性质、不可分割性和信息不完全的程度很小,可以认为周期代表了市场体系应对外部冲击而作出的有效反应。因此,并不存在诱导危机的内生性因素。第三,许多新凯恩斯学派的学者对此观点做出了重大让步,他们试图证明在短期内上述条件并不能确保市场平稳运行,但从长远来看可以接受价格的灵活性保障了市场出清。第四,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为主要形式的基于微观基础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对新自由主义思想的稳健性产生了怀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7 17:54:21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7-7 12:49
革命首先意味着经济学术语的革命,而不是在一个自我封闭自说自话的自闭症经济学体系中寻找逻辑的一致性或者自洽。身在五界之内,口发革命宏愿,这是一个骑着自行车前往月球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顺便问一句,为何古典经济学派没有微观宏观之分?
不知您是如何看待逻辑一致性的?我是看重的!
顺着您的思路,在西方,您当然还可以问,在古希腊时期,知识为什么只分道德哲学和自然哲学?那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7 18:24:23
我上面所谈的问题不是突发奇想,而是经过长期的思考。逻辑一致虽然非常重要性,但仅仅是在形式逻辑之内而言,当然应包括数理逻辑在内。但是,更为重要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在波普尔的唯心主义证伪之外,还存在系统验证。主流微观经济学恰恰是过不了这一关的。在微观内部这种形式化,尽管在极力效仿硬科学,还是猪鼻子插大葱,已经到了到了病态的程度。新古典经济学被称为坐在轮椅上的经济学,这不是一件好事。在整体面临范式危机的前提之下,再来谈革命还有多大意义,弟是颇为怀疑的。兄是否是仅仅质疑最优化理论这一部分,对别的部分都是认可的吗?恭请兄台解疑释惑!我不想过多的谈论西方的知识谱系,我想最有发言权的因该是福柯了。我的最后一个问题原本是想说,新古典学派仅仅是古典学派的一个分叉,也是其演化的最大的歧路。古典的浑然一体可以说是自然天成。划分为微观宏观是近现代学术智力低下的明证。微观内部千疮百孔,又再来一个为宏观寻找真正的微观基础,靠谱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7 23:37:16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7-7 18:24
我上面所谈的问题不是突发奇想,而是经过长期的思考。逻辑一致虽然非常重要性,但仅仅是在形式逻辑之内而言,当然应包括数理逻辑在内。但是,更为重要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在波普尔的唯心主义证伪之外,还存在系统验证。主流微观经济学恰恰是过不了这一关的。在微观内部这种形式化,尽管在极力效仿硬科学,还是猪鼻子插大葱,已经到了到了病态的程度。新古典经济学被称为坐在轮椅上的经济学,这不是一件好事。在整体面临范式危机的前提之下,再来谈革命还有多大意义,弟是颇为怀疑的。兄是否是仅仅质疑最优化理论这一部分,对别的部分都是认可的吗?恭请兄台解疑释惑!我不想过多的谈论西方的知识谱系,我想最有发言权的因该是福柯了。我的最后一个问题原本是想说,新古典学派仅仅是古典学派的一个分叉,也是其演化的最大的歧路。古典的浑然一体可以说是自然天成。划分为微观宏观是近现代学术智力低下的明证。微观内部千疮百孔,又再来一个为宏观寻找真正的微观基础,靠谱吗?
1、感觉得出您的学识和对问题的长期思考,虽然我不怎么明白你的各种所思所想;
2、我所质疑和批判的确实是最优化理论,但由于最优化理论是微观的灵魂,所以,在具体内容上改变的就不仅仅是最优化理论,否则,我的理论也不会叫新微观经济学;
3、曾经当然也做过更大综合的梦,虽然我的梦主要是在主流的基础上做的,但我也深感力不从心,估计也只能想想或做梦而已了;但我感觉您要做的和要实施好象比我的梦都要大得多,这在我来说,真是想象都不敢想象;在我理解,在现代社会,要把庞大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逻辑一致地组织起来,其难度恐怕要比早期的那些大综合难得多,真是不敢想象了;
4、经济学发展到今天,说演化也好,路径依赖也好,走的路程已经很长了,就算这条路在今天、在后人看来并不是好的路,好的选择,但恐怕我们也是没法回头重新选择的,更何况,经济学的构建方法,只不过是西方哲学和科学方法在经济学领域的一个运用而已,虽然,也许在很多年以后,后人们回头看现在的知识,会发现许多问题,但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我认为我们只能在目前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更何况,我也认为,当前的科学研究在方法上还是不断在前进的,我不认为我们有什么理由要重新作重大调整和重新选择。
5、总体来说,我们简单交流交流还是可以的,但不会走到一起的,因为我们的分歧太大了!更大的是我没您那么大的抱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8 20:15:05
1.坦言相告,您的帖子的题目恰恰半途而废方法论的一个产物。从表面上看,是没有资源具体用途选择研究。但是,从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来看,正好是有资源具体用途的。您为何不能前进一步呢?
2.我粗略的看过杰佛瑞·A·杰里和菲利普·J·杰瑞的《高级微观经济学》。味同嚼蜡。我注意到一个细枝末节,它使用的是收益最大化。我的疑问是,他们为何不使用收入最大化?
3.区分收入和收益,重要吗,兄台?我窃以为它非常重要。只有在界定收入和收益的前提之下研究最优化才有意义。
4.西方学者提出零财产家庭和零收入家庭一对范畴。我本人非常喜欢,已经吸纳进我的拙作中。当然,这是题外话。
5.顺便介绍一下,我的研究方向是比较经济学。但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是学艺不精,让兄台见笑了。我本人是比较喜欢平衡阅读的。除过释迦摩呢、基督耶稣和默罕默德,其他人的思想体系都并非是有张力的思想体系。要挑毛病,肯定是肯定可以挑出来的。
6.兄台的帖子题目欠准确,以为革命改成“改良”更为适宜。
7.我的一个问题是,最优化理论的对象是消费理论还是厂商理论?我以为,消费理论中并不存在最优化理论。兄台,我的理解对吗?我的感觉是,即便在厂商理论中,也是省去很多中间环节。例如,资本和资本的交换、资本和劳动的交换以及资本和收入的交换等。厂商理论真是宽泛的无边无际!
8.我的一个恳请,能否用兄台的新微观经济学为弟解释一下,欧美消费者为何不食用动物内脏,穆斯林禁食猪肉,而中国消费者却什么都吃?前提是,兄台的新偏好理论是什么?
9.我的一个恳请,能否用兄台的新微观经济学为弟解释一下,为何国人的工资赶超非洲,物价却远超美国呢?我很困惑,恳请兄台解疑答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1:57:55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7-8 20:15
1.坦言相告,您的帖子的题目恰恰半途而废方法论的一个产物。从表面上看,是没有资源具体用途选择研究。但是,从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来看,正好是有资源具体用途的。您为何不能前进一步呢?
2.我粗略的看过杰佛瑞·A·杰里和菲利普·J·杰瑞的《高级微观经济学》。味同嚼蜡。我注意到一个细枝末节,它使用的是收益最大化。我的疑问是,他们为何不使用收入最大化?
3.区分收入和收益,重要吗,兄台?我窃以为它非常重要。只有在界定收入和收益的前提之下研究最优化才有意义。
4.西方学者提出零财产家庭和零收入家庭一对范畴。我本人非常喜欢,已经吸纳进我的拙作中。当然,这是题外话。
5.顺便介绍一下,我的研究方向是比较经济学。但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是学艺不精,让兄台见笑了。我本人是比较喜欢平衡阅读的。除过释迦摩呢、基督耶稣和默罕默德,其他人的思想体系都并非是有张力的思想体系。要挑毛病,肯定是肯定可以挑出来的。
6.兄台的帖子题目欠准确,以为革命改成“改良”更为适宜。
7.我的一个问题是,最优化理论的对象是消费理论还是厂商理论?我以为,消费理论中并不存在最优化理论。兄台,我的理解对吗?我的感觉是,即便在厂商理论中,也是省去很多中间环节。例如,资本和资本的交换、资本和劳动的交换以及资本和收入的交换等。厂商理论真是宽泛的无边无际!
8.我的一个恳请,能否用兄台的新微观经济学为弟解释一下,欧美消费者为何不食用动物内脏,穆斯林禁食猪肉,而中国消费者却什么都吃?前提是,兄台的新偏好理论是什么?
9.我的一个恳请,能否用兄台的新微观经济学为弟解释一下,为何国人的工资赶超非洲,物价却远超美国呢?我很困惑,恳请兄台解疑答惑!
问题较多,故也只能简单排序一下与兄交流您的帖中相关问题。
1、就我的新书来说,我的书仍然是关于微观基础理论的,这与目前微观理论是相似的。也就是说,主要是研究原理的,不研究专门领域的问题;
2、我曾说过,我只是更换了微观的灵魂,并由灵魂的更换,导致了一些其他的更换,比如,边际分析法基本被废弃,进而所有与边际有关的概念都基本被废弃,如果说这还有其他什么理论价值的话,那我的方法的采用,自然批判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我认为我的这些批判是非常彻底的。如果也要联系应用的话,那我的理论在微观经济政策规上与目前的大不相同;
3、关于效用或使用价值,我与现有观点并无区别,如果要作研究的话,可以放到消费者消费行为中作专门研究,我这儿有这样一本书,好象是英国人写的,在这样的专门性的著作中,你当然可以去研究“欧美消费者为何不食用动物内脏,穆斯林禁食猪肉,而中国消费者却什么都吃”的问题。我不否认这些问题从一些角度看的重要性、必要性,但作为基础理论,就算你在此方面有很深厚研究和造诣,也不应把这些内容放到基础性的书中;
4、杰佛瑞·A·杰里和菲利普·J·杰瑞的《高级微观经济学》我也只是简单看过。按照微观理论的习惯,收益是用于厂商的,收入是用于家庭的,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妥;
5、最优化理论是微观的核心,厂商和消费者的最优化行为,在现有理论中有,在我的理论中也有,你说消费者不存在,我不理解;
6、顺带说下,我早年还算读过不少书,近10年已经很少读了,原因多方面。所以,关于什么书、什么人等事项,我一般都很难回答;马的理论我10年前作专门研究,研究后持基本否定态度;
7、比较经济学只知道有这名词,别的我就不知道了。你帖中的8、9问题是不是应该是您的比较经济学应该作专门研究的话题呀!而我的理论并不能直接回答这些问题。但用D的话说,这是国情,需要把一般理论具体化到国情上来。我不觉得 这有什么不能解释的。
先说这些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6:57:37
70# yiweiluoye

一篇关于中国房价的分析,挺不错的文章!供参考!
中国房价真相大解密 “买房养老”早晚害死你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31785-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49:20
遍寻你的博客,未见邮箱。不会是blog.sina.com.cn/hhgxyzp 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13:19
奇怪呀!博客首页的公告里就有嘛!

你有自己的博客吗?特别是在新浪有没有呢?

不过,我上博客要比到邮箱多不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51:00
已找到并发出!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11:24:18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7-9 09:51
已找到并发出!谢谢!
我已经回了您的邮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0 10:03:07
顶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0 11:21:47
75# yiweiluoye

百度了一下兄台的情况,对兄台的学问深表佩服、折服!!愿兄台早日大成(假设以流行的成功标志为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0 12:42:25
承蒙抬爱!我相信,学术和政治信仰是统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0 16:07:45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7-10 12:42
承蒙抬爱!我相信,学术和政治信仰是统一的。
我没达到这样的层次,所以就产生不了这样的感觉!!我只以是否符合某种逻辑来判断,而不以信仰来判断!不过,好象我也没信仰什么,至少现有的宗教或者宗教化了东西,我是不信仰的。也许没信仰也是信仰!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0 16:08:15
第九页开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0 20:17:46
我的一个新的讨论思路

能否各自先暂且放下自己的套套,寻找一个新的第三方著作为基础?例如,可否以威廉·J·鲍莫尔和艾伦·
S·布林德的《经济学:原理与政策》为基础?第一步,先寻找共识,第二步再找出差异。可否?兄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0 20:24:01
威廉·鲍莫
  尔(William J. Baumol),曾任美国经济协会主席;艾伦·布林德(Alan S.
  Blinder),曾任美联储副主席和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此书着眼于政
  策制定者的角度,许多问题都来自历史事实,还经常让读者想办法制定对策,--
  国务院总理岂不就是这样炼成的?例如下册宏观经济学开头就是美国从1870年到
  2003年的经济史,包括实际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随时间变化的两张图。这才对
  嘛,从原始数据出发,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Thomson Learning 2005年第
  九版,方齐云、姚遂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0 20:26:42
《经济学:原理与政策》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和布林德两位教授的联袂力作,作为西方国家的主流经济学原理教材,本书包括——认识经济学;供给与需求的基本构成;从竞争到垄断的市场;收入的分配;ZF与经济;宏观经济学:总供给与总需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世界经济中的美国等八个部分。全书语言生动流畅、案例鲜活具体、体例编排合理完备,概念解释详尽透彻、理论前沿介绍全面、课后练习针对性强、教辅材料丰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济学入门教科书。
  主要特色:
  ◎叙述上的“问题导向”和“政策导向”;
  ◎写作结构上强调以“学生为导向”;
  ◎写作内容上注重体现出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0 20:27:33
目录
上册
 第1部分 认识经济学
第1章 经济学是什么?
第2章 稀缺和选择:经济学问题
第3章 供给与需求:一个初步分析
 第2部分 需求和供给的基本构成
第4章 消费者的选择:个人和市场的需求
第5章 需求和弹性
第6章 生产、投入和成本:供给分析的基础
第7章 产出、价格以及利润:边际分析的重要性
 第3部分 市场,由竞争到垄断:优点及缺点
第8章 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与商业
第9章 价格体系与自由市场的情形
第10章 垄断
第11章 介于竞争和垄断之间
第12章 市场机制:缺陷及完善措施
第13章 “新经济”的微观经济学:创新和增长
第14章 现实中的厂商及其融资:股票和债券
 第4部分 收入的分配
第15章 生产要素的定价
第16章 劳动:人力投入要素
第17章 贫困、不平等与歧视
 第5部分 ZF与经济
第18章 限制市场势力:管制与反垄断
第19章 税收与资源配置
第20章 外部性、环境和自然资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0 20:31:23
鲍莫尔和布林德是摆出一副更加中立和深沉的姿态,对意识形态比较低调,有各打五十大板的精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0 20:32:53
兄台:奇怪。它得第一册没有使用微观经济学,而第二册却明确使用宏观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0 23:11:23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7-10 20:17
我的一个新的讨论思路

能否各自先暂且放下自己的套套,寻找一个新的第三方著作为基础?例如,可否以威廉·J·鲍莫尔和艾伦·
S·布林德的《经济学:原理与政策》为基础?第一步,先寻找共识,第二步再找出差异。可否?兄台?
1、这书我没看过;
2、这书的基础原理是不是西方经济学的原理?与你的观点有很大相容性?
3、如果能够完成第一步和么二步,那么第三步做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1 07:59:42
我说过,我喜欢兼收并取的。这本书是典型的主流经济学著作。其次,我还主张平衡阅读。第三步,我们就相互开火呀。兄台,这是戏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1 09:01:32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1-7-11 07:59
我说过,我喜欢兼收并取的。这本书是典型的主流经济学著作。其次,我还主张平衡阅读。第三步,我们就相互开火呀。兄台,
这是戏言!
就是做相互的批判者,对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